关灯
护眼
字体:

冲喜之后(238)CP

作者: 封十一 阅读记录

姜余立马就明白了文承哥的意思,他跟着道:“自从我和文承哥去了外面以后,我就见那些大家族里都有私塾。一个家族只有后辈有人,才能做到长盛不衰,否则只是昙花一现。”

说着姜余叹一口气,“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以后怎么样。我在京中事听到个案子,一位在工部任职的五品郎中被一个场贪污案波及,那位工部郎中原本是要即刻被判抄家的,但就是因为和那位大人同宗的一位兄弟在大理寺任职,硬生生保了那工部郎中三天。就在这三天内大理寺找到了一些关键证据,这才保住那位工部郎中。”

众人听着心里一紧,就听姜余继续道:“要说那位工部郎中还真是有点冤,他是主管监察的,结果手底下一个司务官打着他的旗号在外县欺上瞒下,才导致发生贪污案。若不是最后三天大理寺找出证据把那司务抓了,工部郎中说不定真的就被抄家流放了。”

顾母连忙问道:“最后呢,那个郎中大人,官复原职了没有?”

姜余摇头,“没有,这件事说起来也是工部郎中监管不到位,最后朝廷把他的官位降了两级后,让他外放做官去了。”

金氏一脸庆幸,“阿弥陀佛,好歹官位没丢,那就比咱们老百姓强。”

顾里正听到姜余和顾文承二人的一番话,脸上出现一阵恍惚。

“是啊,只有咱们顾家后继有人,才能做的真正的崛起。若是家中再多出几个做官的,那在官场上就又照应,家里也能更安稳。”这才是真正的宗族。

晚上,姜余趴在宣软的被子上,惬意的道:“还是回家好。”

顾文承笑着:“今天挺机灵的嘛?”

姜余笑着道:“那是,也不看是谁教出来的。”

两个人笑着滚成一团,顾文承靠坐在架子床的床头,姜余靠在他身上手里捧着府城铺子的账本看的仔细。

顾文承道:“族里卖糖生意做的不错,一年怎么样也能有个将近三百两银子。咱们顾家有二十户,一户光在卖糖上每年也能赚将近十五两,俗话说‘穷人乍富,挺胸凸肚’,咱们得把人引到正途上。”

姜余点头,“往族里盖个学堂挺好的,让小一辈多读书,读书识字以后就能去做很多普通农户干不了的活。之前我还在大伯家的时候,一直偷偷认字,因为县城铺子里只收识字的伙计,只有能去上工,一个月就有半吊工钱拿。”

说着姜余咯咯笑起来,“我那时候觉得半吊钱好多啊。”

顾文承目光柔和的看着姜余,他知道姜余后面没去成县城铺子打工,因为姜余被他强险一步聘来了顾家。

顾文承慢慢俯身想要去亲姜余。

姜余突然坐直身子,道:“完了,我差点就把府城铺子的事给忘了。”

说着他还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账本。

“这些日子我都要忙晕了,咱们要去上京,那府城的铺子肯定就开不下去了。肥皂铺子还好,到了京城继续做肥皂,还可以慢慢往府城那边的铺子运着买,就是饸烙面馆和卤肉铺子有些麻烦了。”

顾文承心中那点旖旎的心思顿时被打散。

看着姜余苦恼的皱眉,他提议道:“把府城和县城的肥皂铺子交给周航,至于卤肉和饸烙面馆,我给你出个主意。”

第二天,顾文承和姜余两个把转让铺子的事情和顾父顾母说了以后,就去了顾大伯家。

因为顾文承回村,这些日子家里不少亲戚都来了长坪村,顾里正的大儿子顾文思也回来了。

顾文思是顾里正的长子,比顾文承大八岁。

顾文思一样遗传了顾家高鼻梁宽额头的长相,又因为常年和账本打交道,让他看上去很是儒雅。

“文承。”顾文思笑了一下,“没想到再次见面就得尊称一声顾大人了。”

顾文承摆手,“大哥你就别笑我了。只要我在家就永远都是咱家顾家的二小子。”

顾文思的妻子张氏,是个很温婉的女子,她家里是开药堂的,顾文承和姜余这些年开卤肉铺子里面用到的香料都是从她娘家弄的。

“大嫂。”姜余乖乖叫人。

张氏怀里抱着个小丫头,大眼睛白皮肤可爱极了。

“哇,铃姐儿都长这么大了?快让我抱抱,还记得我吗?”

张氏把怀里的小姑娘递给姜余,笑着道:“我每次见小余,都觉得小余变了个模样,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漂亮~香香。”铃姐儿笑着在姜余脸上亲了一口,然后就抱着姜余不撒手。

姜余有些手足无措,张氏看见这一幕笑的直开心。

顾文承轻轻捏了捏铃姐儿的小脸蛋,“你这个小家伙刚刚亲的地方可是属于我的,不能乱亲知道吗?”

铃姐儿转身给了顾文承一个后脑勺。

姜余抱着铃姐儿,闹了个大红脸,狠狠的瞪了顾文承一眼。

张氏笑的前仰后合,旁边的顾文思悄悄从后面搂住她的腰,让她别跌倒了。

姜余:……

此时外面传来金伯母的声音,“你们几个在笑什么呢?”

紧紧接着一个小炮弹朝顾文承这里冲过来,“文承叔,文承叔你回来了。”

跑过来的这个是顾文思的长子,年近七岁的顾玟。

顾文承一下把顾玟提起来,“不错,长高了不少。”

玟哥儿兴奋极了:“我听小叔说府城可热闹了,东林书院特别大,能带我去那边看看吗?”

张氏道:“我不是和你说过吗?你文承哥考上了进士,过段时间要去京城赴任,以后就不去府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