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之后(240)CP
当天夜里,姜余比任何时候都要乖巧,顾文承却一改往日的温柔,动作有些生猛且凶狠。
幸好他们这段时间回来后,一直睡在东厢房的屋子,否则这动静肯定会吵醒顾父顾母。
夜里,顾文承起身去厨房烧水,姜余迷迷糊糊的感觉有人把自己收拾干净。
但是姜余实在太累了,最终还是昏沉的睡了过去。
…
这次顾文承考上进士,成了大官,村里人却发现顾家人反而低调了不少,没有继续在村里办流水席,而是在顾家祠堂旁边的空地上起了一座房子。
“这是谁家要起房子啊?”
“是啊,这地方都快到村外了,谁家把房子盖这啊?”
“你们不知道,这不是谁家起房子,这是顾家在盖私塾呢。”
“私塾是什么?”
“就是顾家学堂。听顾里正说,这顾家祠堂可是顾大人点名要修的,修好了以后就去聘个夫子过来讲学,让顾家的所有孩子都来这边读书识字。”
“这么说咱们村,就要有学堂了?”
“这可真是了不得了,没想到咱们村还能有学堂。”
“原先我还想着把我家孩子送去小河村的邹夫子那边读书,如今咱们村有了学堂,我让孩子直接在咱们村读书更好。”
“李嫂子,你想把你家虎头,送来读书?”
李嫂子笑笑:“这两年地里收成好,家里有些余钱。”
虎头是她的小儿子,这几年家里收成不错,她家那口子又是个勤劳肯吃苦赚钱的,就想着把小儿子送去读书。
这几年她眼瞧着顾屠子家的儿子成了大官,那么多有钱人真金白银的主动往顾屠子家送,谁看了不眼馋。
这时人群里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人家这是顾家学堂,不收外姓人。”
众人向后看去,就看见了周嫂子。
一时间竟没人说话,周嫂子左右看了看,翻了白眼,“这是顾家人盖的私塾,顾家人去外面聘的夫子,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不会让外人进去读书。”
“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等私塾建好了,当然可以一块进去读书。”
众人听见一个清亮的男声纷纷转头看过去,发现说话的人竟然是姜余。
姜余看向李嫂子,“我大伯说了,等学堂建起来,若是村里有其他人家想过来读书也可以,一年只要三两银子的入门费。”
李嫂子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之前她可是打听过了小河村的邹童生那边入门费得四两银子一年,镇上的几乎也都是这个价,县城随便一个学堂入门费就没有低于六两银子的,顾家学堂只要三两银子一年,可真是比其他地方都低了。
“小余,你说的都是真的?”李嫂子忍不住开口问道。
姜余点头,“是真的。”
李嫂子笑着道:“那可真不错,我家虎头正到了入学的年纪呢。”
姜余笑着道:“我记得您家虎头才五岁吧,读书可不轻松,您真的舍得把虎头送过来?”
李嫂子摆摆手,“我听人说,小孩都是越早识字越好,你家顾大人也是五六岁就被送进学堂读书识字了,如今这不是成大官吗。我不求着我家虎头能做大官,他能考上秀才,我这辈子就满意喽。”
听着李嫂子的话,周围一些人家也忍不住有些心动。
姜余道:“其实稍微大一下的孩子也可以送来学堂的识字,比如八九岁,十一二岁这种都可以,女孩也可以来学。”
有人疑惑的问道:“都十一二岁了,去学堂有啥用啊?”
姜余不急不缓的道:“各位婶子有所不知。县城铺子里的伙计,大部分都是需要识得千字文,会简单算术的。只要能去铺子干活,一月就能赚半吊的工钱,要是干的时间长了,说不定还能升成管事,管事一个月最少也有一吊工钱。
十一二岁的孩子,在学堂里学个两三年,等学会千字文,懂了如何算账,这种大姑娘小伙子去县城找活干,那些铺子都是抢着要的。”
众人听完一阵惊呼。
“还有这种事?”
“原来学堂不仅教识字,还教算术啊?”
“……”
姜余点头,“我就在咱们县城开过铺子,自然不会骗各位婶子。咱们县城有那些女子顶门户开的铺子是专门收女工的,一个月也是半吊月前,还有绸缎铺子,胭脂铺子也都收女工。”
“若是不想去铺子干活,还能自己做些小买卖,只要自己识字又会算账,就不怕做小买卖时被骗。”
姜余这句话让不少人恍然大悟的同时忍不住想到,姜余他自己好像是就是这样开始做生意的,她们还听说姜余都在府城开了两三年铺子了。
姜余说完看向周婶子,“周婶子家的儿子都娶妻了,年岁太大自然没法入学堂。不过我听过你家还有一个小闺女,不如把闺女送来学堂吧。”
周婶子扭头就走,嘴里嘟囔着,“什么女工,我才不让她去呢。”
姜余看着周婶子的背影,他记得周婶子,当初周婶子想把女儿嫁给文承哥,结果文承哥就病了一次,她就开始在村里到处胡说八道,编排文承哥要病死的消息。
后面他被聘到顾家,那周家大姑娘还跑过来找过文承哥,可惜文承哥压根不认识她。然后没多多久他和文承哥就去了县城,之后再回来时他听说那周家大姑娘已经嫁出去。
姜余撇撇嘴,就这战斗力还想背后编排人,周婶子还是省省吧。
…
一个月后,顾家祠堂旁边的学堂盖起来,姜余在府城那边的铺子、宅子和庄子都卖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