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冲喜之后(300)CP

作者: 封十一 阅读记录

刘总督大喜,大肆褒奖了顾文承,并直接了当的说要把水泥上报给陛下。

知州大人和总督大人二位如同一阵风似的来了又走,但是他们二位的到来确实把禹州城的官员惊的不轻。

在禹州城门口送走知州大人和总督大人之后,顾文承起身准备回去,然后就看见王清廉大人跪在地上还没起来。

“王大人?”顾文承走过去,就看见王清廉脸色苍白满头大汗。

此时顾文承脑子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往府衙告自己状的领头人找到了’。

第二个反应是‘如今自己没事,这老东西不会直接气死吧?’

王清廉如今完全是被吓的,之前江右等三地大案,地方四品以上的官员被处置了十几个,五品地方官员被处置二十多名,而五品以下不记名的官员更是被处置了一大堆。

王清廉之所以能在那次‘浩劫’中作为一州的州判存活下来,不是他多么清廉,而是上一任禹州知州够贪,而他足够谨慎胆小。

之后禹州的知州和州同全部被抓。知州砍头,州同全家流放,江右官场缺官,他做了十几年的禹州州判,又是禹州本地乡绅出身,熟悉禹州事务,本人清廉无比,他认为朝廷会看到自己,他觉得自己能升成知州是十拿九稳的事,再不济也能升成州同。

可结果呢,皇帝为了尽快补齐官员,今年春天额外开了一次恩科,来选拔人才。

府城直接调过来一位李大人做禹州州同,紧接着朝廷又派过来一位顾大人做知州,他王清廉完全是白高兴一场。

王清廉心中开始不满,后面更是发现自己视为“囊中之物”的金银被顾文承私下昧,他就更不爽了。

于是他几次出手搞事,不是被顾文承简单化解,就是被顾文承直接无视,后面自己手里的权利更是被顾文承分化,他又气又无力,因为顾文承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虽然他之前就听说顾文承这人后台硬,但州判有监督知州的权利,他作为州判发现不对有权向府城弹劾知州。

但如今他看见顾平仪自然又亲近的与知州大人和总督大人交谈,看见顾平仪弄出来的水泥路真的入了部堂大人的眼,他害怕了。

王清廉收回思绪,听见顾文承的声音后慢慢抬头,他刚想开口说话,就见顾文承‘蹭蹭’退后几步,朝着周围人大喊。

“王大人身体不适,快来人扶王大人回去歇息。”

王清廉看着顾文承脸上明显排斥的表情,终于一翻白眼晕了过去。

等姜余终于集结好商队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的事情了,天气渐渐转凉,顾文承开始忙碌禹州秋收的事情。

在一日清晨,顾文承穿着一身官袍看着姜余带着二十多个人的商队,队伍里的人骑着马,驾着驴车缓缓离开。

顾文承闭上眼睛,垂在身体一侧的手死死握住,此刻他多么想让姜余回来了。

良久,久到顾文承身边的引泉提醒他今日州衙还有要事处理,顾文承这才转身返回州衙。

姜余没有去太远的地方,他直接去了江右府,但是即便是这样,从禹州到江右府也是十天后的事情了。

一行人进府城的时候恰逢中午,姜余看向顾兴旺,“兴旺叔咱们是不是应该先找个客栈住。”

顾兴旺点头,“先找个客栈修整一下,再去找人牙子租个院子。”

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商量好了对策,先在客栈整修,然后租个院子即可以放货,又能住人,一举多得。

到了客栈一伙人在上面整修,姜余和顾兴旺两个先下来吃饭,客栈的小二口齿伶俐的介绍本店的特色菜。

姜余给了小二一把铜钱,“请问小二哥,这府城那条街最繁华,那条街上人最多?”

小二收了铜钱,脸上的笑容更加真诚了,“要说江右府那条街上人最多,必须得属西城门那条街了,古玩字画,吃食杂耍,各种店铺小摊,那是人来人往。几个客人来的巧了,三天后府城有庙会,庙会三天,每年这时候街上都有免费唱大戏的,到时候才是真的人山人海呢。”

姜余完全没有想到这么巧,他点点头,“多谢。”

小二走了没一会儿,就有人给他们端来两碗素面。

顾兴旺一边吃面一边道:“下午就去找房,等安顿好以后,咱们就开始卖布吗?”

姜余点头,“对。”

顾兴旺还有些担忧,“咱们真的要那样卖?”

姜余道:“街上叫卖虽然方法笨了些,但是却是咱们能快速卖出去的方法。

而且咱们这次来的正好,干啥老百姓刚刚把粮食收了卖出去,手里有闲钱不说,还碰上庙会,这机会难得咱们得抓住。”

顾兴旺听姜余这么说,也下定了决心,“行,咱们就这么干。”

第二日下午,房子找好。

顾兴旺租了一个二进的小院,一堆人勉强能挤一挤,而且常年走镖风餐露宿的都习惯了,还觉得这房子住的不错。

第三天,姜余起了一个大早,上午先去府城衙门在西街临时租了个摊子,然后就手里拿着摊牌去站地方。

看着一片小空地,姜余道:“用木板简单搭一个四米宽、三米长、半米高的台子,后面用竹竿撑起背景布。”

“是。”几个商队的汉子开始干活。

明天开始正式过庙会,今天不少摊贩都开始支起自家摊子,在察觉旁边巨大的动静之后,周围的摊贩都忍不住望过去。

有好事的问姜余是卖什么的?

姜余告诉他们自己是卖布的,于是周围人纷纷疑惑,姜余只是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