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之后(36)CP
王氏的女儿在一边看见顾文承以后,有些害羞的直往她娘的身后躲了躲。
她从来没见过这种模样的男子,怪不得那些阿叔阿婶讲的乡野故事里,狐狸精都喜欢找书生成亲呢。
顾文承在一边见礼:“晚辈顾文承,见过几位长辈们,这次晚辈到小河村是带着小余一起来回门的。”
村里人都是常年在地里刨食的农户,见过最大的官,就是每年农忙过后来村里受田税的官吏,他们哪里见识过这样的礼数。
王氏有一瞬间慌乱,然后才笑着道:“回门好啊,我刚刚还看见桂花在田里忙活呢,现在估计是回家了,你们去家里,肯定能见到人。”
姜余的大伯母名叫王桂花,顾文承也知道,闻言到了声谢。
姜余道,“李叔、王婶、王嫂子,那我和文承哥就先去大伯家了。”
王婶摆摆手,道:“去吧,去吧。”
当驴车走远以后,他们一家才回过神来。
李叔有些奇怪的道:“当初咱们村里不是都传顾童生要病死了吗?我现在怎么看着不像呀?”
王婶道:“嗐,村里那些胡说八道的话你也敢信?那群人连黑猫都能说成是白猫,还有什么事是她们不敢瞎说的。”
李叔想了想,也对。
村里那些风言风语可不就是一群人闲着没事干瞎传吗。
“也是,听说那顾屠子家可是长坪村的富户,小余过去以后日子可算是好过了。”
“谁说不是呢。以前小余在王桂花手下讨生活的时候,瘦的跟个猫崽子似的,冬天连双像样的鞋都穿不上,这才嫁过去几天啊,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顾家日子好过,也不知道王桂花现在后悔没后悔。”
王婶的媳妇在一旁插话,道:“我听说,姜婶子家的大姐儿,好像要和县城一个秀才成亲了,日后想必过的差不了吧?”
王婶摆摆手,“你还年轻,很多事不清楚,有些秀才就是驴粪蛋子表面光,秀才又不是官,有些人过的还没咱们这些农户日子好呢。”
王氏的女儿有些奇怪母亲的话:“秀才老爷家过的日子还能比咱们差了去?”
王氏肯定道:“怎么不会。和姜家大姐儿要结亲的那个秀才的老家,和我娘家原本是一个村的,那秀才家里就有一个母亲,虽说现在是住县城了,但日子可没顾童生家富贵。”
王婶子咂咂嘴,“你刚刚没看见那驴车上放的多少东西?顾屠子杀猪宰羊的手艺,在十里八村都是出名的,这种人家,那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呢。”
王婶子的儿媳妇虽然嘴上没有反驳婆母,但是心里却不认同。
她觉得,县城里人的日子过的怎么也得比村里人的日子好。
姜家大姐儿嫁的又是个秀才老爷,秀才比童生高一级,所以她还是感觉姜家的大姐儿嫁的好,不过这些心里的话没必要说出来。
而且,她觉得村里大多数人的想法都和自己一样。都能嫁给秀才了,谁还愿意嫁给童生呢?
第17章 回门
姜余和顾文承两个人很快就到了姜家大门口,姜余看着面前有些破旧的木门,神情一瞬间的恍惚。
顾文承刚把驴车停稳,下去后,伸手去扶姜余下驴车。
此时,正好一个中年妇人从里面走出来,然后就看见了眼前这一幕。
那妇人看见姜余以后,惊讶的睁大眼睛,然后又看向姜余身边的顾文承。
姜余看见眼前的妇人,表情却的淡淡的。
“大姨。”
王大姨好似猛然回过神一般:“小余!你怎么回来了?”
姜余脸上扯出一个笑容,“这不是半月回门吗。”
顾文承看见这一幕,便察觉这不是姜余真心实意笑的,恐怕他以前和这个妇人关系并不好。
他主动开口,道:“小余,这位是?”
姜余垂眸,“这是大姨,大伯母的亲姐姐。”
姜余不喜欢眼前这个人,这人是他大伯母的亲姐姐,曾经这位大姨还提议让大伯母把他送去县城的戏曲班子。
姜余从小就知道,那些戏班子的人大多都是贱籍,对方这提议分明就是想把他给卖了。
于是他就拼命反抗,大伯母家的三弟姜知遇当时已经开始读书,大伯母也不敢把事情闹的太大,担心影响儿子以后的名声,见姜余反抗的太激烈,便只是打了姜余一顿,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姜余就一直有意避着这位大姨,不再和她接触。
王大姨上下打量了几眼顾文承,“你又是谁?”
说着王大姨眼睛一转,“难不成……”是姜余在外面的姘头?
姜余不喜欢对方这样打量顾文承,对方的目光就像是在挑选集市小摊上的物件似的。
他向前一步挡住王大姨的目光,“大姨可能不认得,这是我相公,今日特意来陪我回门的。”
顾文承听到姜余的称呼,微微一愣,但是没有反驳,只是目光含笑的看着王大姨。
原来自家的小余,也是会发脾气的啊。
嗯…还挺可爱的。
王大姨本来就尖锐的嗓音突然抬高:“什么!?他就是那个快病死的顾童生!”
姜余眉头一皱,有些生气。
“大姨!我相公身体康健,哪里是什么快……”后面“病死”两个字他实在没能说出口。
顾文承向前一步,“小生前些日子的确生了一场大病,可也没到病死的地步,想必大姨是在哪里听岔了吧。”
说着他语气温和的对姜余道:“小余,咱家进去吧,别叫大伯一家等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