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158)

恨恨。

“昨天睡的可好?”沈缇问。

他特意为她合的多伽罗对照香效果很好,对她效果不好。但冯洛仪不想让沈缇知道,只侬语道:“没有你在的时候睡的好。”

沈缇只当她撒娇,说:“用完了再与我说,我再给你合。”

冯洛仪抿唇笑:“好。”

她视线抬起:“这朵芍药开得真好。”

“是。我也很喜欢。”沈缇别开视线,“最近是花开时节,大家都在簪花。”

“这个时节可不就是这样。”冯洛仪很久没有看到沈府以外的世界了,回忆,“满大街都是簪花的人。宫里的芍药开了,陛下赐下来,各家都打听,谁家得了。”

“学士昨日去宫中便得了。”

“这会子便有了?今年宫中的芍药开得有点早。你这朵也是宫里的吗?”

宫里的芍药就开了那么几朵,其他的还得等几天才会次第开。刘学士是赶上了,才得了一朵。

其实是殷莳从怀溪带来的芍药开得早,可能是因为南北方有差异。

但这朵芍药是殷莳让他给冯洛仪的,被他半路侵吞了。沈缇含糊道:“不是,是别处的。”

他抬眼看到了榻几上的砚台,正好找由头转移了话题:“怎有笔砚?写什么了?”

“随便写写。好久没动过笔了,字都变丑了。”冯洛仪牵他到榻上坐,说,“我去看看茶,怎么还不来。”

说吧,转身出去了。

故意把沈缇一个人留在了次间里。

她那首默写出来的诗就压在针线箩筐下,露出了大半页,很容易看到。

这样,让他自己看到,总比猴子献桃似的托到他面前要自然。

第84章

冯洛仪从照香手里接过了茶,再进到次间的时候,果然沈缇已经捏着那张纸在读那首诗了。

见她回来,沈缇问:“你写的?”

“嗯。”冯洛仪给他斟茶,“下午闲来无事,随便写的。沈郎点评一下?”

沈缇道:“字还好,没什么变化。可能太久不作诗了,但意境还是不错的。”

字是身体的记忆,就算很久不写,乍一写生疏,但稍写写就恢复了。

太久不作诗,是说诗才退步了。她默的是她嫂子的诗,的确嫂嫂的诗才是不如她的。

但意境不错。因为嫂嫂那时候的确是过得幸福美满,即便欠了几分才情,但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意表达了出来。那便是意境了。

冯洛仪坐在他身边:“你给改改。”

打开砚盖,还有存墨,略加水,冯洛仪轻捏袖口,纤纤玉腕,稍研磨便可用了。

沈缇提笔,改了几个字。

虽还是闺中诗,但用词忽然就精妙起来了。

冯洛仪赞叹不已。对沈缇的才华,她是真心佩服的。

她靠在沈缇怀里:“昨天听闻你升迁了,我给院里的人发了赏钱,大家都很高兴,纷纷来恭喜我。沈郎,你不知道我有多骄傲。”

沈缇嗯了一声,搂着她,轻轻抚摸她的鬓发,望着砚池里尚未干涸墨汁。

她给他红袖添香,她对他满眼敬慕,就连她写的诗里都充满对眼前生活的满足。

且夫贵妻荣,她为他感到骄傲。

他少年时对婚姻的想象也差不多就是这样了,每一条都实现了。

可沈缇心里奇异地并没有什么特别高兴的感受。

就像升迁一样,对他来说,都是到了时候就该来的、就可以拥有的。

那他……究竟想要什么呢?

……

沈缇清晨起来穿戴好,问:“我那朵芍药呢?”

婢女忙去床头取来。

本就是剪枝插瓶的鲜切花,一夜未沾水,虽没有干枯,但没有昨日那么鲜嫩了。

沈缇捻转一圈,正要往官帽上簪,忽然心中一动,把花放下了:“走了。”

冯洛仪送他,而后再梳妆,今天是二十五了,她该去给殷莳请安了。

照香捻了那朵芍药过来:“姨娘看,这朵开得真好。”

虽不及昨晚鲜嫩了,但依然开得很好。

冯洛仪接过来捻转着看了看,的确是很美的芍药。

照香说:“仍了怪可惜的,姨娘簪上吧。”

是沈郎昨日簪过的花。冯洛仪道:“好。”

照香给她簪在了鬓间。

殷莳刚起床梳好头,正准备穿了衣服去晨练,听见院子里有响动,好像听见了沈缇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荷心进来了,她问:“刚才怎么回事?”

“翰林刚才过来了。”荷心道。

“……他大早上过来干什么?”

“翰林摘了一朵芍药走,说要簪花。”

殷莳始终觉得男人簪花是个有点逗的事,便啧了一声:“竟偷我的花。”

这跟三郎有什么分别。

荷心道:“翰林让我与少夫人说,可以记账。”

殷莳:“……”

好吧,比三郎强一点,有限。

殷莳晨练完用了早饭,婢女进来禀报:“姨娘来请安了。”

殷莳道:“让姨娘到明间里坐。”

婢女出去了。

殷莳漱了口,去到了明间。

她既然说了让姨娘坐,婢女们自然会给冯洛仪锦凳。

然而殷莳出来,却看到冯洛仪站在锦凳旁,双手微微交叠在腰间,并没有坐。

此时女子不讲究挺胸抬头的,讲究含胸驼背。也不能说驼背,总之螓首微垂,胸微含,从后颈到腰是一条曲线。这种仕女姿态,有一种含蓄感。

像古画。

这是自敬茶礼之后,殷莳第二次见冯洛仪。

大宅门的一个好处就是,大家不想碰面,就可以真的很少见面。譬如如果不是有特别的安排,譬如家宴之类的,她跟沈大人一年也见不着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