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就是这样的,只要不是在宫中当值,自然准时放班。”沈缇道,“通政司每天要处理各省府州县递上来的奏折,略一积压便能累死人。父亲每天不知道要审阅多少奏折,跟我当然不一样。”
他不紧不慢讲了一路,让殷莳终于搞明白翰林的工作到底都干什么了。
“原来是这样啊。”殷莳道。
殷莳肯定是有一定的历史常识的,但也只限于常识和大局观,细到某个官职具体是做什么的那就不清楚了。
现在沈缇给她讲明白了。
怪不得大家提起“翰林”都是那种羡慕的表情。
真的是既清且贵。
对比之下,沈大人就可怜了,简直老黄牛,怪不得每天回家都不准时。
沈缇侧头打量了她几眼。
殷莳问:“怎么了?”
沈缇矜持称赞:“穿得很得体。”
好漂亮,闪闪发光。
殷莳道:“出去赴宴,当然得盛装。不过也累,头上特别沉。还得一整天,还得端庄,脖子都酸了。好在没出什么问题,也没洒汤洒水的,备用的衣服也没用上。我看到有人就洒上了,还去换了裙子。”
一路说着,就到了璟荣院。婢女们分头伺候沈缇、殷莳换衣服。
脱了官服,人就显得放松多了。沈缇坐到贵妃榻上,看葵儿给殷莳拆头发。女子可比男子麻烦多了。
但沈缇喜欢看。
他喜欢她衣着华丽妆容精美地被婢女们围绕着服侍。
他会在仕途上努力耕耘,争取后半辈子给她更好的日子。
他更喜欢自己是她的夫君,虽尚无实分,但至少有名。有名就行,作为夫君,他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坐在内室里,正大光明地看她脱簪卸环。
镜子里的殷莳忽然看过来,好像发现了他的偷看,不,发现了他在正大光明地看她。
她瞥了他一眼。
沈缇微笑。
小两口离开,老家伙还没回来的空档,沈夫人也换衣服——一回来就姑侄两个说话还没把赴宴的衣裳换成家常衫子。
刚换好,婢女拿来一个托盘,托着一个小布包袱:“冯姨娘白日里使人送过来的,说给夫人做的。”
沈夫人怔住。
第97章
冯洛仪先给殷莳绣的鞋面,然后才给沈夫人绣的鞋面。绣好了,让婢女把鞋子缝好,派了照香给沈夫人送去。
照香自从前两日被冯洛仪敲打了之后,终于从“我主子得宠,我是我主子旧人”的臆想中算是醒过来了。
她是旧人没错,但主子不是不可以有新人的。
如今月梢被冯洛仪点名进屋里伺候了,她一人独大的局面再也没有了。
就老实了。
但冯洛仪还是派她去给沈夫人送鞋。
一个是因为不想让旁的人知道这件事,再有就是也的确因为她是冯家旧人,希望沈夫人能回忆起旧情。
但运气不好,沈夫人出门了。
妾室是哪个牌面上的人物,两个主母出门赴宴,当然没有必要跟妾室打招呼。冯洛仪和她院子里的人根本不知道。照香过去,正好就扑了个空。
来也来了,也不能再把东西带回去,便交给了沈夫人的婢女。
待沈缇和殷莳离开,沈夫人也换了衣衫喝了水润喉咙,婢女将小包袱奉上来:“是姨娘院里的照香送来的,便是那个跟姨娘一起来到府里的照香。”
秦妈妈接过来放在桌子上,解开包袱皮。
是一双配色很好,绣工也很精致的鞋子。
沈夫人看着这双精心制作的鞋子,没吭声,过了半晌,才道:“这不该给我,该给莳娘。”
妾室的上级是正妻,而不是正妻的婆婆。妾室不是正经儿媳,没资格到婆婆跟前去。
她这么说,秦妈妈便放心了:“就是。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正儿八经的夫人,谁个跟儿子的房里人纠缠不清的。让人知道了以为咱们家里没规矩呢。”
殷莳对秦妈妈一向尊敬有加。
她那沈缇进屋都抬不起来的屁股,若是看到秦妈妈,反倒会抬起来。
秦妈妈因此十分体面。
老奴要是被少主人撅了面子,往往意味着晚景不好。在夫人这里体面,在少夫人这里也体面,才是真体面。
秦妈妈肯定要偏着殷莳。
其实在殷莳真的进门之前,沈夫人的心是偏着冯洛仪的。
一是怜悯同阶层的女性跌落。
另一个则是这个女孩还不是旁人,是她亲自相中的未来儿媳妇。
怎能不怜呢。
在殷莳过门之前,她考虑的甚至是如果未来殷莳和冯洛仪发生冲突要怎么去调解。
但人的心是肉长的,人的感情都是在陪伴中产生的。
殷莳日日来伴她,陪她解闷,听她讲古。
沈家人口这么少,老宅在城外京畿地带,沈夫人日常连个可以串门子的妯娌都没有。殷莳的到来极大地消除了她的寂寞。
常常觉得,这哪里是媳妇,甚至不是侄女,竟像个女儿一般的贴心了。
原是没察觉的,直到冯洛仪僭越至她面前。一个妾室跳过了正妻来讨好正妻的婆婆。
当选择摆在面前的时候,沈夫人才感觉出来自己更想疼谁。
她叹息一声:“我和沈家,没有对不住她的地方吧?”
秦妈妈断然道:“当然没有。”
沈夫人松了一口气:“我觉得也是。我们已经仁至义尽了,如今她也做了跻云的妾,大家都安了。跻云为着她,甚至放弃了在京城结亲,这还不够吗?难道是莳娘对她不好了?”
秦妈妈摆手:“从未听说过。倒是听厨房说,少夫人自从接手厨房,便给姨娘提了份例。因姨娘饮食不好,给加了两份点心呢,就为让她少食多餐,养好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