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263)

“姨娘醒来之前,少夫人遣人过来说,夫人是怕姨娘休息不好,所以把小公子抱去照顾的。让姨娘别着急。等翰林回来再说。”

“翰林……”冯洛仪如梦初醒,“翰林回来了吗?”

月梢道:“没呢,只说是暂时安全,还被关着。大人应该在想办法了吧。”

冯洛仪又闭上了眼睛。

她的父亲兄长也被抓起来过,然后就没在见到了。如今父亲和二哥,已经阴阳两隔。母亲和大姐追随了他们去。

小妹不知道流落到何方。

只她在沈家这跨院里,虽活着,却总找不到活着的感觉。

“姨娘,姨娘快别说话了。”婢子们瞧着她脸色不对,赶紧道,“先休息,先休息,莫为这些事伤精神。自有大人、夫人和少夫人呢。”

但冯洛仪不想躺着,她已经躺了太长时间了。

婢女们拿来大的引枕垫在她后背,让她靠着。

冯洛仪觉得身上不舒服:“能不能擦擦?”

婢女却拒绝了:“秦妈妈说,先忍这几天,骨头缝大开着呢。等恢复两天,可以稍稍擦洗。但不能洗澡的。”

冯洛仪无奈,扯了扯被子,却忽然指尖作痛。

举起来一看,有一只手上崩裂了两个指甲,有流过血的痕迹。

“指甲还痛吗?”月梢问。

那崩裂的指甲已经给她修剪过了。

冯洛仪道:“还好。肚子痛。”

照香道:“肚子痛那没办法。秦妈妈说,得痛一阵子呢。”

冯洛仪点点头。

但她忍不住抬起手,就着灯光看那指甲。

生育后麻木空洞的脑子慢慢回忆起了什么。

有谁在她耳边说话——

冯洛仪,换皇帝了你知道吗?

你不能死为官奴婢。

你能行。

冯洛仪!

那是谁的声音呢?并不熟悉。

因为见的次数太少。

逢五逢十才请安,但旬日是休沐日,她又会出门,便免去请安。

所以一个月其实才见三次面。

每次说两三句话,便让她回了。

冯洛仪抬起眼。

是她啊。

少夫人小殷氏。

第143章

初八早上,殷莳来到沈夫人的上院。

她其实是想来见见沈大人的。然而沈大人竟然去上班去了。

殷莳愕然:“已经都恢复办公了吗?”

“不知道呢。”沈夫人道,“你公爹说,大家昨日商议来着,今天都去公署。见面更方便。”

实际上,各个公署都挨得非常近。大部分都在承天门南。

通政使司挨着太常寺和五军都督府。东边就是六部和宗人府,再东边是鸿胪寺、钦天监和太医院,再东边就是翰林院。

大家聚在一起走动起来反而更方便。

反倒是各家各府散落在京城各处,奔走起来费时费力,还很容易扑空。

是以,宁王虽一时腾不出手说什么,大家初六被放出来,初六初七奔走了一天半,到初八这日,便已经自发地或者相约地,一起回到公署的岗位上了。

一个国家终究不是靠皇帝一个人运转的。

老皇帝许久不上朝,国家依然运转良好,是因为有完整的官僚体系在不停地运转着。

只是现在这体系的龙头全没了。

沈大人任通政使司右通政,掌内外奏疏。他的上司就是通政使,位列朝廷大九卿之一。

人没了。

那日死在了宫中。

自通政使往上,全没了。

沈大人其实就算现在重新投入工作,也没有汇报工作的上级了。

回到公署纯为了方便跟别人碰头,通消息。

殷莳问沈夫人:“那跻云那边?”

沈夫人眼眶一红:“已经在打点了。昨晚回来报的,刑部那边只是占了大牢,负责看守的全是五军营的人。刑部自己的衙役一律不用。你公爹说,还是得从五军营那边找找路子。”

“如今,许多人家都在找路子呢。只咱们文官人家,与京军三大营实在没什么来往的。如今又是非常时刻……”

非常时刻便处处敏感。

被关押在刑部大牢的这些人属于政冶犯。

宁王未必是想杀他们,想收服他们的可能性倒更大一些。但终究是政冶犯,这个时候“立场”这个东西就特别重要而微妙。

平时可以联络得上的关系、走得通的路子,这时候为了避嫌,都走不通了。

殷莳想到了什么,先按下,安慰了沈夫人一通。然后问了问沈当:“冯氏还没看过。她昨日几乎是直接睡过去了,像昏过去一样。”

沈夫人允了:“让奶娘抱过去给她看看。看过了便好好坐月子,等出了月子让她过来看,别老让松哥儿在外头太长时间,容易受凉。”

殷莳便和秦妈妈一起,陪着奶娘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沈当,往冯洛仪那里去。

月梢和照香又惊又喜:“小公子来了!姨娘,小公子来了!”

秦妈妈喝道:“关好门,别让凉风进去!”

大家赶紧把正堂门关上,才敢开次间门,然后再是内室门。

秦妈妈念叨:“你们年纪小,不晓得厉害。月子里受了风,以后骨头缝疼。”

内室里,冯洛仪包着头,裹着衣服,躺靠在床上:“少夫人,妈妈。”

殷莳道:“夫人让把松哥儿抱过来给你看看。”

冯洛仪重复道:“松哥儿?”

殷莳道:“他乳名松哥儿。他祖父亲给他赐名一个当字,担当的当。沈当。”

冯洛仪咀嚼这个名字:“沈……当。”

她的儿子,叫作沈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