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270)

给沈缇的那封信就收在璟荣院里。殷莳使人去取。

等待的期间,又与偏将问了些冯翊的事。

偏将十分骄傲:“便是将军生擒了伪帝。”

哦豁,那是很大的功劳了,怪不得都是将军了。

殷莳说:“我们是去年十月里收到了冯家大哥的回信,得知了冯大人故去的消息,自那时候起,冯姑娘便开始为父守孝了。衣食住行上,从未亏待过她。只她丧父丧母又丧兄丧姐,一直郁郁,这实在没有办法。”

“这些,希望都能与冯将军说清楚,以免有什么误会。”

偏将心想,你连你未育都与我说了,绝不会有误会了。

他保证道:“凡夫人与少夫人与我说的,我都一字不改传达就是。”

殷莳道:“多谢。”

信取了来,偏将郑重放进怀里,道:“京城刚定,事情太多,将军恐怕一时半会脱不了身。请夫人少夫人不要着急。”

殷莳道:“好。”

待回到沈夫人那里,沈夫人正唏嘘。

殷莳道:“也该与冯氏说一声。”

沈夫人道:“正是。”

派人去请。

沈当养在沈夫人院子里,冯洛仪从未来过。因儿子的妾实在不该出现在公公的居所。

都是秦妈妈和奶娘定期抱了去给她看。

忽然沈夫人派人来请,这种情况从未有过,冯洛仪大惊,以为是沈当出了情况。

小孩子易夭折的。

她匆匆跟着婢女来到了上院。

自她生产后,沈夫人又半年没见过她了。

打量她,道:“气色比以前好了。”

她儿子坐牢,妾室反而养得比以前气色好了。怪哉。

冯洛仪给沈夫人见礼,紧张地问:“夫人,可是松哥有事?”

沈夫人和殷莳对视一眼,道:“不是。”

殷莳道:“是好事。”

冯洛仪诧异。

沈夫人道:“真是好事,你二哥冯翊,他还活着。”

冯洛仪闻言呆住:“他,他不是……”

殷莳道:“他没死,他还活着呢,他投靠了信王。冯氏,信王如今破了京城。你哥哥生擒了伪帝,立了大功。”

冯洛仪身子晃晃,秦妈妈忙扶住她。

沈夫人喊婢女拿了锦凳来。

但殷莳尚站在沈夫人身侧,冯洛仪也不坐,只扶着秦妈妈站稳,摇摇头。

不说话,落下泪来。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她所期盼,不过是老皇帝殡天,新帝登基,大赦或者平反,还她一个身份。

谁想到死去的哥哥竟能生还。

一直到回到自己院子里,都还和做梦似的。

照香得知了消息,也是又惊又喜:“二公子?”

她拍手道:就“二公子竟然做了将军?信王是不是要做皇帝啦?那二公子以后富贵啦。姨娘以后有娘家啦。”

冯洛仪抬起眼,泪眼模糊中看着这个从大牢里跟过来的婢女高兴得手舞足蹈。

……以后?

她忽然迷茫。

第147章

沈大人回来,沈夫人忙将这事告诉了他。

沈大人恍然大悟,对沈夫人说:“我就说那日远远见到一个人,总觉得眼熟,一时想不起来,原来是他。”

他道:“他是跟在信王身侧的,看得出是十分受信重的。”

沈夫人问:“那冯家以后会平反吗?”

沈大人道:“信王若登基,必要大赦一批的。”

沈夫人又问:“跻云呢?跻云什么时候能放出来?”

沈大人道:“这不急。”

沈夫人恼怒:“都什么时候了,伪帝都被捉了,又不急起来!”

沈大人道:“你不懂,恰是因为伪帝被捉了,才不急。”

并不是说信王入主京城,沈缇就能立刻放出来的。

太多事了。得先做大事,然后才是其他的。比起诸如收编京军、布防宫城这样的大事来,刑部大狱里的这些人都是小事了。

同时,这些人若在这混乱的时候随意地放还,也太对不起坐的这半年大狱了。

这须得信王亲自知道,亲自指示放出来才行。

人生的这半年才能变成优良的政治资产。

沈夫人甚为痛恨男人们的这些坚持和算计。她对殷莳垂泪说:“我只想让跻云早点回家。”

殷莳道:“只怕跻云和父亲他们想的是一样的。”

沈夫人顿时噎住。

细想,恨恨道:“说不得,八九不离十!”

那个偏将又登了一次门,这次,带着丰厚的礼物,转达了冯翊的原话:“伯父、伯母高义,侄儿顿拜。待事定,必登门叩谢。且嘱二妹,勿急勿躁,亲人终有团圆之时。”

事情得一项一项地完成。

首先是给伪帝定罪。

生了小皇子的婕妤是伪帝所献,给皇帝炼丹的方士也是伪帝安排的人。先帝遗旨是假的。

又有一说,说小皇子并非是老皇帝的种。不过是用这种手段迷惑老皇帝,让老皇帝觉得自己“很行”,更加宠爱婕妤,信任方士。

只是婕妤自缢于宫中,小皇子也下落不明。此一说未能证实,后世多见于稗史。

总之,宁王狼子野心,老皇帝嗑药而亡与他脱不了干系。

京军收编,暂由信王亲领。

而后便是此次一同进京的兄弟们,自然要分一杯羹。

虽然大家都是王爷,但王爷跟王爷也不一样。有的世袭罔替,有的代代降爵,端看皇帝怎么个封法。大家来了京城,不能白来一趟。

信王却根本没打算让他们再走。

他的父皇们觉得把儿子们都踢到封地去才安心,信王正相反,觉得这些跟地方军队勾结过的兄弟,要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