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68)

“……公子?”长川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看着他。

沈缇抖了抖衣摆:“走吧,回去。”

这回终于是正常的步速了。

长川还是忍不住问:“公子,刚才怎么了?”

沈缇没有回答他,反而问他:“你刚才怎么跑到院门口去了?”

“是照香姐姐喊我过去的,她说公子和冯姑娘要说重要的事,叫我别偷听。”长川气鼓鼓,“我哪有偷听,平陌哥哥教我的,我们跑腿的,就要在窗户底下听唤。”

沈缇道:“你既知道,怎地还跑远?”

“啊,是照香姐……”

“照香是你什么人?你要听她的话,不听平陌的话?”

长川:“啊?”

沈缇绷起脸:“罚你抄十页字,明天交给平陌。”

长川瞠目结舌:“啊?!”

沈缇问:“以后知道该听谁的话了吗?”

长川蔫了:“知道了。”

沈缇“哼”了一声,放缓步速,恢复了他读书人的从容仪态。

太阳渐西,虽还没落,但光都是铜金色的了,甬路像洒了层金。

沈缇缓缓走在上面。

对后宅女子来说,孩子真的很重要。

母亲只他一个孩子。他出生后没多久,亲祖母便去世了。母亲头上没有婆婆,但隔了房的几位同族的伯祖母、叔祖母联手给母亲施压,要母亲给父亲纳妾,开枝散叶。

只祖父和父亲都是曾经差点死在流放之地的人,颇看得开,替母亲挡下了,才有了家宅安宁。

母亲很多次告诉他:【幸好你立住了。】

【她们哪是为着什么开枝散叶呢。】

【不过是看不上我罢了。】

【幸亏我有你。】

所以,沈缇虽然斥退了冯洛仪,但是并不想过度苛责她。因为能理解。

冯洛仪抱着他的时候,也是羞耻的,她的身体和声音都在发抖。

她也曾是读诗书、知礼仪的女子。因在闺中有才名,母亲托人弄了她的诗来给父亲和他看,他们点了头,认可了,才订了她。

沈缇的脚步顿了顿。

因他忽然想起来,他的母亲沈夫人其实对儿媳也是有期望的。她因为自己读书不多出身又低,曾被沈氏族中妇人轻视、排挤,所以一心想给他找个真正有学问的读书人家的女儿。

旁人听得这次他订亲的女方是舅家表姐,都撇嘴角,自是都以为这桩婚事是沈夫人占了大便宜,拿他的终身去拉扯低微的娘家。

可其实,在这件事里,沈夫人也是放弃了自己的多年的期望,也是为了他妥协了的。

其实这件事里,每个人都在妥协,不是只有他。

沈缇沉默良久,轻轻叹了口气。

自己从前,确实不够成熟。

他缓缓走着,又想到了怀溪的表姐,他如今的未婚妻殷莳。

冯洛仪想要个孩子他能理解,因这是冯洛仪的利益所在。

那表姐呢?

表姐在当时,在他们俩的事还未定的时候,就大胆而直接地建议了他给冯洛仪一个孩子,最能保证冯洛仪的利益。

她能给出这样的建议,自然是深刻明白后宅的利害关系。

明明她才是正妻人选。

她建议他娶她,因为她所求并非什么琴瑟和鸣伉俪情深。只不过是既然谁都逃不过婚姻,不如找个合适的,携手合作,搭伙过日子。

其实在当时,沈缇的心里对她所说的这一套,依然是有疑虑的。

因他和她都明白,这桩婚事是殷家的女儿高攀的一桩婚事。因两家差距过大,所以对殷家女儿的吸引力必然很强。

不能排除她为了得到这桩婚事故意做出这种姿态来迷惑他。

可现在,沈缇负手缓行,呢喃了一句。

长川垫上一步:“什么?”

“表姐……”沈缇望着橘红夕阳,轻叹,“是君子啊。”

她的建议荒唐,却恰证明了她说的话真。

“长川。”

“在呢。”

“以后冯姑娘那边有事,照香来找你,你把话问清楚,转达给我就行。”

“是!”

“她们若要见我,拒绝掉。”

“哎?”

“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小院房中,冯洛仪伏在床上掩面呜咽,羞耻极了。

照香不敢相信:“他怎么会拒绝你?他怎么……”

怎么做到的?

下人之间不像千金小姐们那么讲究。婆子们聚在一起,常说荤话。她们说男人都是猫,闻着腥儿就走不动路。婆子们说这些荤话的时候,常挤眉弄眼还哄堂大笑。

照香半懂半不懂的,后来慢慢也懂了。

还有公子哥们,大多十五六就该有通房了。因为这年纪就是憋不住的年纪。

沈公子和别的公子不一样,他十二岁就游学去了,等到十五六的时候就赶上冯家败落的事。他又跟沈家老爷做了关于科考和纳她们家姑娘的约定。他关起门来专心读书,并不沾丫头们。

沈家对他中进士这件事是势在必得,不像旁的人家,初次下场不过试试水,后面还有二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六七八九十次。

沈家是要一击必中的,不允许“落榜”的存在。

所以过去的这一年多里,沈家也并不给他安排通房,恐分了他的心思。

这样的童男子如今十七了,血气方刚的年纪。她家姑娘又是这般的花容月貌,我见犹怜。照香想不明白沈缇怎么竟能拒绝得了冯洛仪。

不该是干柴烈火,一触即燃才对吗?

“到底怎么回事?”照香急得团团转,“你跟我说说,沈公子他是怎么个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