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九五筒子楼日常[九零](367)

作者: 酥肉锅 阅读记录

串现成的腌过的串,直接放在火上烤,烤熟就能吃。

王帅吃着吃着就突发奇想,觉得自己要是在学校周围开个这样的摊子,也不错。

简梨:“……你现在挣的钱还不够啊?”

小灵通店开业这半年,王帅真是削尖脑袋往里面扎。

一开始简梨说他一个月能卖出去一百个就不错,后来王帅一个劲的折腾,终于在过年前,两个人在目标上翻了番。

年底一算分成,除去明年进货的钱,简梨拿了八十多万,王帅拿了三十多万。

三十多万啊,王帅捏着钱,下意识就要往银行存。

后来被王云云敲了一下,王帅这才认真考虑起后面的事。

他跟他姐一商量,两人都觉得应该把父母接到首都去。

王跃东和孙翠芳现在是还年轻,但是王帅和王云云都希望父母能够早点去城市,早点适应城市的生活。

王帅手里的钱,和王云云这一年多挣的稿费,足够在首都买下一套大房子。

姐弟两个商量的初衷,除了希望父母不再在家里下地劳作,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王帅的店面也忙不过来。

店里放着那么多的货,王帅不敢找人看店,只能自己住店里,他的学校跟京大是两个方向,每天早上都要骑自行车跑老远。

因为他姐说过的不准挂科,王帅甚至不敢多翘课。

短短的一学期,王帅钱是挣到了,但人瘦的手腕上的骨头都清晰可见。

王云云思来想去,觉得让父母到首都去生活是个好事。

可谁料,这个提议一说,王跃东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我不走,家里的地离不了人。”

不管女儿怎么劝,王跃东都是一句话,舍不得家里的地。

倒是孙孙翠芳,一听女儿说自己在首都赶稿晚上没夜宵吃,又听儿子说每天早晚赶场太辛苦。

孙翠芳动心了。

王跃东皱着眉:“那咱们走了,我妈怎么办?”

赵春兰年纪大了,根本离不了家乡。

这里有她熟悉的一切,去了外地,她这个岁数了,难道还要重新适应一遍?

孙翠芳知道丈夫说的是对的,但是她心里油然而生一股不平气。

“从年轻时候我要去市里,你就不让去,非说要照顾你老娘。现在我闺女让我出去,你还让我待在这里,我待够了!”

孙翠芳想去。

王跃东:“现在还不是时候。”

“那什么是时候?”

等到她七老八十了,头晕眼花了,到时候她就跟现在的赵春兰一样,也手脚不再协调。那时候去哪儿呢?

儿女显然是不会再回到农村来了。

等到几十年后,他们都会适应城市的生活。而如果王跃东和她只守着这里,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出去了。

现在四十多岁还能再干几年。

孙翠芳看着大姑子小姑子学开车做生意,她不像是李霞那样嫉妒,但心里也多了一层野望。

她当够了人家的媳妇和儿媳,她想出去看看不一样的天地!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王云云提出让父母去一趟首都。

“去看了之后再决定吧。”

父母之间,王云云更心疼母亲。

从小时候,孙翠芳就总是说她想出去,但这么多年,她连市里都很少去。

人的一辈子太短了。

王云云见到了更大的天地,就巴不得把父母都拉出来。

于是年后没多久,王跃东和孙翠芳出发去了首都。

王云云和弟弟带着父母逛遍了北京城。

等到了开学时候,王跃东独自回了家。

孙翠芳则是留在了儿女身边。

京大旁边的小灵通店多了一个胖胖的中年女人,渐渐地,没多久,孙翠芳就打电话给王梦梅。

王梦梅很意外,等到挂了电话,她才稀奇的对着丈夫说道:“她说想要问问你的串啥价,她想在那边开个炸串的店。”

第202章

二零零二年,钱苹终于毕了业,在省医当了医生。过年期间,大人们说些自己的话,钱苹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一张碟片。

钱苹神神秘秘拉着简梨和王云云看碟片。

“这个可火了。”

伴随着“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的歌声,钱苹看的如痴如醉。

整个过年期间,钱苹和王云云都在一个劲的追剧。

等到了年后,简梨到了学校,很多女同学都在讨论起杉菜和道明寺。

这几年电视剧大爆发,像是蓝色生死恋,家有仙妻,鱼美人……

这些剧在大学生群体里也是很受欢迎。

简梨对这些也看也讨论,但她更多的还是忙课业。王梦梅偶尔来首都陪她住几天,忍不住跟简锋打电话。

“以前上高中也没看她这么努力,现在从早到晚的,累的脸都瘦了。”

王梦梅心疼女儿,心说这书怎么还越读越累了?

拉着在图书馆泡了一晚上的简梨问她怎么忙成这样。

简梨:“我今年课多啊,然后周末还有辅修的课程。上完课之后还要画漫画……”

去年她开了两次天窗,姜柔追到学校来催稿,偏偏简梨那个月作业超多。

大论文一篇,小论文三篇,还有课外书的观后感,以及六级考试。

姜柔找来,简梨只能把自己的作业摊开。

“我实在是抽不出时间了。”

简梨倒是没觉得后悔,课业是她自己要加的,也是她喜欢的。但累也是真累。

王梦梅:“……你爸说,不然你歇歇,你们学校大三不是可以申请出国交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