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五筒子楼日常[九零](368)
实在是看不得女儿这么辛苦。
王梦梅觉得一切都有点反过来了。
原本她跟简锋是想着让女儿不要太辛苦,结果现在女儿整天忙的每个歇下来的时候。
“不然你出国去一年?或者是要不要申请一下外国的学校。”
反正家里现在有钱,简锋的生意越做越顺利,去年跟下面的市县也达成了合作。
女儿出国的费用,家里完全可以负担。
简梨想了想:“妈妈,或许后面我会考虑,但是现在暂时还不用。”
她学的不是商科和别的学科,比起出国,她现在需要的是扎下心去。
简梨的成绩在大学里反而成了常驻第一名,专业课更是每次从不请假。
大二下学期没多久,几个专业课老师就旁敲侧击的问她未来的打算。
“咱们学校的历史研究还是靠前的。”
话里话外,是想让简梨留在学校继续搞研究。
学院里年纪最大的老教授,是学校退休返聘的人物。平时一周只上那么几节课,简梨的小作业交上去,对方也表示了这个意思。
简梨跟父母商量过后,给了老教授一个肯定的答复。
简梨对于读硕士和读博士都没有太大的抵触,大学两年的学习,已经让她坚定了自己喜欢什么。
大二的暑期,简梨就被老师留在了学校。
老教授收学生少,简梨前头只有一个博士师姐,一个博士师兄,剩下的就是一个硕士的二师姐。
老教授姓董,银发满头,一辈子没结婚,精神头却不错。
给简梨开了一系列的书单,然后让她有不懂的就去找两个师姐问。
至于为什么不问师兄,简梨一看对方的样子就知道了。
对方的头发乱蓬蓬的,一副被科研折磨的不像话的样子。
两个师姐:“写不出论文就是这样。”
简梨:……
大概是说完了这句话,两人都知道自己说错了,赶紧找补,把话题转到彼此的个人生活中去,互相介绍起来。
“我叫韩丽。”
“我叫何阳。”
简梨伸出手:“我叫简梨。”
韩丽和何阳笑了:“如雷贯耳。”
未来还要相处很久,简梨也不装:“那……师姐要签名吗?”
韩丽揉揉她的脸:“咱们董老师可是捡到宝了。”
何阳:“她那是生怕有人抢了。”
不用问也知道,简梨这样的,老师们都抢着要。
要不还没大三呢,就把人留学校?
干活多少都随意了,只是想要这样来让别的老师知难而退。
韩丽和何阳话里话外对董老师都十分亲近,这无形中也让还在观望的简梨松了一口气。
她也是上辈子看多了导师压榨学生的事,读研当然可以,但要是碰上一个黑心的导师,那就不好了。
韩丽和何阳都是目光澄澈,一看就心正不移。
简梨:“师姐,我这个暑假就只看书吗?”
如果只有看书的任务,她想把书带回家去看。
韩丽大惊小怪:“董老师跟你说的什么?只看书?你听她瞎说呢!”
何阳苦逼的拿出了文件:“咱们学校几个老师,现在都在忙着这件事,你最好先看看,要不了几天,董老师肯定抓你壮丁。”
简梨打开一看,红色的大标题。
《关于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重组合建章程》。
何阳好心为小师妹解释:“说是重组,其实是打算把这部分塑造成为国内最大的博物馆。所以任务是从去年就开始了,老董最近一直出差,就是去考察核定。”
有些文物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很多地方都有谬误。这次不光是把博物馆合并,更多的是要勘定一些错误。
正因如此,前期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手。
历史,考古,文献……
跨专业的忙碌。
简梨看到上面的时间跨度,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一个五年的计划。
也就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在她未来的读研生涯,这个项目基本会成为日常工作。
韩丽安慰她:“看开点,以后咱们就业也有对口单位了。”
整个暑假,简梨就在忙碌中度过。
以至于到了开学时候,简梨得到了两个消息。
一个消息是,程瑜要出国交换一年。
另一个消息是,王云云也要出国交换一年。
王云云和程瑜之前就问过简梨,简梨说自己不打算去。
可程瑜打算从事游戏行业,不出国,国内实在是没有更多业态能让她参考学习。
王云云的出国则是出乎了简梨的意料。
王云云跟父母已经做过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往外走走,于是跟简梨差不多的时间,她辅修了外国文学。
王云云现在的收入,完全可以承担一年在外的费用。
临别之前,王云云难得喝了点酒,酒精的微醺让她神色恍惚。
“我想再看看更远的地方。”
走到更远的地方去。
王云云时常觉得割裂,在大学里,她感受到了什么叫自由。但每年回到家乡,很多人还是问她车子房子票子,是不是谈恋爱了,将来分单位能分到哪里去,有没有可能给弟弟安排工作……
这些话题让她不胜其扰。
如果读书只是为了这些东西,那意义又在哪儿呢?
王云云跟母亲沟通了一次,没多久之后,她就选择了出国留学。
在原地找不到的答案,她希望在更远的地方找到。
简梨理解她姐的想法,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
“多带点老干妈,对了,我爸那儿东西全,我让他选点即食的调料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