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号情人(145)
“别呀,我知道你这个人嘴硬心软。你来骂我,不就是担心我被姓林的拉下水嘛。”许阳秋很轻地用肩膀撞她一下,“公安一共收到了两通举报电话,第一通是我打的,等林总监把待'裁'羔羊们安排好,偷偷打第二通举报电话的时候,公安已经到那家会所门口了。唔,估计那时候媒体也快到门口了。”
她这么轻飘飘的几句话,说得张璃半晌没出声。
这一套计划要想成功,每一环都要花很大功夫,且不能有一丝差错,根本没有她说得那么轻松愉快。
出警速度、舆论走向、时间节点、甚至姓林的这个行走的“大嘴猴”,这些完全不可控的因素,怎么可能被她牢牢把控?
换言之,就算她是算卦的,都很难保证这事一次就成功,一次就把卡索腐朽的树根挖出来,暴露在阳光下。
她怎么能老谋深算到这个程度,一次就成功?
张璃问出了这个问题。
许阳秋摇摇头,“不对。”
“什么不对?”
“都不对。”许阳秋说,“谁跟你说,我只有这一个计划和一次机会?我有无数次的失败,掩藏在你没看到的地方,也有无数个计划,想要在未来实施。
看似是我碰上了凑齐天时地利人和的这一天,但其实,我只是等到了。”
只是等到了。
哪有运筹帷幄,只有永不放弃。
张璃其实最烦她说话的调调,第一次见就烦得要死。
声音又虚又轻,说出来的话又假又软,有时候还总是笑着说,表面上一副任由人搓扁揉圆的样子,但心里又是另外一回事。
接触多了她慢慢发现,虽说她这人嘴上假惺惺,但心不坏——仅限于不坏,并不是个多有主见,多能成事的人。
看她的样子就知道,满身都是光芒万丈的标签,名校毕业,家境良好自然也就教养良好,再加上长得不错,还缺什么呢?
这样的人,哪里需要什么棱角或是野心?
就如登一座山,要是从悬崖一侧攀爬上去,需要利爪和胆量,因为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但要是坐缆车上去,什么都不需要,最多带个相机,拍拍美景什么的。
像许阳秋这种人,必然会被顺风顺水的二十余年人生塑造成一块温吞的树脂,经年累月化作琥珀,精致芬芳,过着工艺品一样的人生。
张璃本以为许阳秋不愤怒、不挣扎也不痛苦,但这一刻,她很突兀地从她身上嗅到了同类的气息。
唯一区别是,她向外生长出尖锐的刺,而她将温吞的树脂,炼作点亮火把的燃料。
可她想照亮什么呢?
照亮之后呢?
她还要做什么?
第82章 无声惊雷
◎猜得很好,下次还这么猜。◎
卡索的负面新闻愈演愈烈,网上甚至有人扒出一年多以前信杨集团收购卡索的新闻,舆情逐渐被引导到信杨集团身上。
在一水儿痛骂卡索的言论中,逐渐出现了另一种声音:裁员是母公司信杨集团的意思,那么设局坑害员工,必然也是信杨集团的意思。
原本在圣巴特岛度假的宁总连夜乘私人飞机赶回来。许阳秋跟着宁总几乎连轴转了三天,最终敲定一版舆情应对方案。
信杨集团的最终方案不算高明:他们在官方账号发布了脱敏后的近三年集团和名下全资子公司的裁员名单以及裁员补偿标准,以此证明信阳集团从未以任何方式规避裁员补偿金。
这个方案毫无疑问被网友群嘲,包括但不限于:
【哈,年年裁员的无良企业还有脸出来说?】
【发补贴不是理所应当的吗?什么时候给我们这些牛马本来就该给的,变成值得拿出来说的事了?】
【裁员补偿就是最低标准嘛,那么大企业趁早倒闭。】
......
诸如此类。
信杨集团的末位淘汰制几乎是职场人尽皆知的“秘密”,虽说网上骂声不断,但那之后再也没有人将卡索的丑闻怪到信杨集团头上。
毕竟那封名单发出来之后,网上没有半个人出来指责名单不实。
当然,帮助信杨集团将自己从舆论漩涡里摘出来的,还有另一部分因素。
有网友把卡索丑闻里那家涉黄场所的营业执照发到了网上,法人上面赫然写着卡索董事长小徐董的大名。
“现在大多数网友都没脑子吗?法人后面那三个字跟别的字都不是一个字体,P图痕迹不要太明显。再说了,但凡上天某查搜一下,也能知道谣言纯粹是胡说。那家涉黄场所的法人分明是一个叫周闽的人,目前我看也有一部分辟谣帖,这些网友效率倒是高,已经开始扒周闽这个人了。”
午餐时间,陈经文跟许阳秋一起在茶水间吃饭,边吃边吐槽道。
许阳秋说:“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很能共情被算计裁员的打工人,他们肯定巴不得证明卡索坏事做绝,不仅裁员还涉黄,只想把事情闹的越大越好。”
“现在网上两种声音,一种说卡索就是涉黄,还用自己的涉黄企业陷害员工,另一种说卡索裁员是真,带员工嫖/娼后报警是公司的意思,但那家涉黄场所是另一回事。”陈经文放下筷子,“这就很奇怪了,这两种舆论方向对卡索都没什么好处,卡索跟哑巴了似的。”
“确实。”许阳秋点点头。
“我们信杨这边决策是撇清关系,配合调查,因此没有帮忙压热度,但卡索怎么也一点反应都没有,哑巴了似的?卡索方既不跟涉黄企业撇清关系,也不把整件嫖/娼的事推到那个林总监头上。就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一样。”陈经文不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