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财娘子(153)

作者:扬帆 阅读记录

“春暖花开,想必我们书院外的那座大山上的野花一定开了。我听同窗的学子说过,每到春天,那里遍地是野花,景色绝美。”陈锦鲲眼神飘向窗外,隐隐有些期待。

“那我们明天一块去赏花吧。”

“好。”

翌日清晨,阿瑜和陈锦鲲两个准备好了食物和水,就想出发。

可是,阿九却拦住了他们:“大东家,少爷,你们两个出门我不放心,我要跟着你们一块去。”

上回遇袭的事情令阿九记忆犹新,他哪怕是去做讨厌的电灯炮,也不想让大东家再遇险。

“你要是一块去,那茶楼里谁来照应?”陈贵和李氏虽然也能帮忙,但终归是上了年纪,阿瑜有些不放心。

可阿九却说:“东家你忘了,开春你收了那么多的流民充当伙计,有几个有眼力劲的干活还不错,不需要老东家和老夫人劳累,他们只需要坐在那里收收钱就够了。我们只去一天,快去快回,再说了,我跟着你们一块,还可以帮你们驾马呢。”

见阿九硬是要去,阿瑜也不好阻拦,等他们走出来,阿九便把马车也准备好了。

可是,当他们刚要出发,陈瑶婷又赖上了车,“哼,叫哥哥去赏花还是我提议的,怎么能不带上我?”

就这样,四个人架着一辆马车,沿着山路一直来到渝县外的山谷里。

出门的天气也好,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陈瑶婷像一只欢快的小燕子,看着路边的风景,兴奋的说说笑笑。

而阿九好像天生就是她的克星,无论陈瑶婷说什么,总能抓到她的错处,直把小姑娘气得直瞪眼。

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拌嘴,一路上倒也热闹。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惊天秘密

几个人驾着马车,来到目的地,书院不远处的一处山谷。

这里真如陈锦鲲所说的那样,遍地开满了野花。

红的似火,黄的似金,蓝的似海……各种颜色的野花各开一片,各有各的美,远远的聚在一起,倒也不突兀。

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总让人有一种不敢置信的美。

阿瑜看着这一切,心情莫名雀跃着,竟有一种难以表达的小激动。

上一世她也喜欢旅游,但跟那些后天营造的景观相比,眼前这种浑然天成的美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可惜手中没有照相机或是画笔,无法把这景色变成图片,真想永远的留住这一刻。

“阿瑜,你喜欢这景色,那我每年都带你来看。”

陈瑶婷跟在他们后面,一听到他们撒狗粮,又有些不乐意了。

“哥哥就记得阿瑜姐,怎不说带阿爹阿娘一块来?”

“你阿爹阿娘自己难道不会来吗?还需要少爷带着来?倒是你,长着一张麻雀一般的嘴,只怕将来没人愿意带你来。”阿九一安置好马车,马上又取笑起陈瑶婷来。

陈瑶婷很是不服气,双手一叉腰,小嘴一嘟,“你凭什么说我是麻雀?”

阿九奸诈的一笑,眼神里面尽是玩味:“就凭你成天叽叽喳喳的,没个消停。”

“哼,我叽叽喳喳跟你何干?你能说话,我就不能吗?”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怎么老是吵架?不是说出来一块赏花的吗?要是这样,你们还不如回去呢。”阿瑜这样一说,两个人便暂时闭了嘴。

这山谷处在两座山的狭缝间,平时很少有人来,也正是因为如此,山谷里面的花才开得这样美。

阿瑜和陈锦鲲看了几处不同的野花,欣赏了各种不同的美,看得有些累了,便找一处空旷的地方吃点东西。

阿瑜带来了茶楼里做的糕点和一壶茶水,几个人刚想坐下来。

却听到靠在山壁上的陈瑶婷突然大惊失色的说:“哎呀,这里有血!”

这山谷里极少有人来,怎么会有血?

几个人走过去一看,就见陈瑶婷刚才背靠的山壁下方,居然淌着一抹血迹。

那血迹未干,看上去像是刚刚蹭上去的。

阿九意外的问:“这到底是什么动物的血,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陈锦鲲仔细看了一眼,“这血色鲜艳而没有腥臭味,而且周围也没有什么动物的毛发,很有可能是人血。”

人血?

陈锦鲲的话引起了所有人的警觉,上回就是在这附近,阿瑜和陈锦鲲被人偷袭,要是还要什么歹人藏在这里,真的是要小心提防。

“我们两个人为一组,到这周围巡一遍,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受伤的人在这附近?”阿瑜这样一提议,四个人便分开寻找起来。

阿瑜跟陈锦鲲一组,阿九跟陈瑶婷一组,过了没多久,便听到阿九呼唤的声音:“大东家,人找到了。”

声音是从山谷深处的一处小溪边找到的,等阿瑜和陈锦鲲来的时候,就见有一个身穿黑衣长袍的中年人正躺在地上,眼睛闭着,身后又是一淌血迹。

陈锦鲲来到那人的身边,试了试那个人的鼻息,又检查那个人的伤势,摇一摇头说:“这人背后被人刺中,像是被人偷袭,伤口太深,只怕是好不了。”

流了这么多的血,能好才怪。

只是这荒郊野外,是什么人把他刺伤,确实耐人寻味。

突然,那个人的眼皮微微动了一下,然后虚弱的睁开眼睛。

陈锦鲲忙问:“你是什么人?怎么受的伤?要不要我帮你找到家人?”

那人却摇一摇头,问陈锦鲲:“此处离鱼龙书院还有多远?”

“不远,至多再走半个时辰就到。只是,你这样的伤势……”

那人又从身上摸出一封信,“少年郎,我看你相貌堂堂,是个值得托付之人,能否帮我办件事,把我身上这封信交给鱼龙书院的耶律大人。”

“耶律大人?耶律旭阳?可以倒是可以,只是现在鱼龙书院还未开学,需到殿试之后才会开课,也不知道耶律大人此时在不在书院里。”

那人脸色有一丝异样,“你怎么会对鱼龙书院的事情这样清楚?”

“我是鱼龙书院的弟子。”

那人马上面带惊喜,“那我满村的冤情有望昭雪了。”

“冤情?什么冤情?”陈锦鲲脸上有一些迷惑。

那位伤者便慢慢道来:“我叫曾延亮,是渝县辖内曾家村的村长。原本我们村生活富足,村民们安居乐业,倒也过得舒心自在。但是去年年底的一场雪灾,把我们要收的粮食全部冻死了,村民们没有收成,却还要被逼着交人头税。”

“我知道朝廷一向有个规矩,天祸之年可以减税,可是今年这样大的雪灾,我们的赋税一丁点也没有少。而且救济粮一点也没有发下来,村民们日子难熬。”

“渝县的县令跟我同姓,算起来还是远亲,看着村民们的日子这样难熬,我便到渝县衙门走了一趟,拜会了县令大人。可是县令大人说,救济粮是发下来了,但今年受灾的村子多,粮食有限,只能先帮其他村子。”

“我一向了解曾县令人品,知道要想先得到救济粮,便要贿赂这曾县令。我凑了一百两银子送给他,可曾县令银子收下了,却没有分发一丁点粮食给我们村子。后来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曾县令的亲戚在渝县开了两家粮铺,朝廷发下来的那些救济粮早就被放在粮铺里,当成私家的粮食售卖。”

陈锦鲲听到这里,不由的有些愤怒:“岂有此理,我知道那贪官素来爱受别人的贿赂,却没有想到他的胆子居然这样大,连朝廷的救灾粮也敢贪!”

“我当时也气不过,就想着弄到证据,到时候告他一状,就算不要回我送的银子,至少也逼着他发放一些粮食。我跟他开粮铺的亲戚见过几面,便攀了一点关系请他喝酒,灌醉他之后,他便酒后吐真言。原来这两家粮铺表面上是曾县令的亲戚在经营,实际上幕后老板却是曾县令,每个月他们都要向曾县令上交银子,还要把帐本拿给他看,那帐本上就有曾县令私自扣下的救灾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