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财娘子(345)

作者:扬帆 阅读记录

“哼,赔罪倒不需要了,只要殿下以后不要再来就可以了。”陈锦鲲仰着脸对着墙角说,可墙上的那个人影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阿瑜白了他一眼,这个男人,怎么成亲后越来越小心眼起来,“人都走了,你还瞎嘟嘟啥?”

陈锦鲲背着影子看向院墙,煞有介事的说道:“娘子,看样子我明天要叫侯管家找人把这院墙给再砌高一尺。”

“哟,你还当真了?人家六皇子来找我可是为了正事,又不是做什么偷鸡摸狗见不得人的,你还不依不饶了?”

陈锦鲲回过头来,“正是因为他是找你说正事,我才让他把话说完。要是他怀着其他心思,我早就吩咐这府上所有的下人把他撵出去了,管他是不是什么皇子!”

阿瑜一愣,觉得自己怀孕之后,陈锦鲲好像成了一只护着幼崽的母鸡,不让生人靠近一步,这样的心思是即将做父亲的男人应该有的心态吗?

阿瑜的眼眸轻轻一转,像哄孩子一样哄着陈锦鲲,“相公,你跟他都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怎么这样小心眼?你这个样子,会吓坏我肚子里的宝宝的。”

陈锦鲲转过身子,轻轻的抱着阿瑜,“娘子,你和孩子都是我现在最珍重的,可不要太过操心,影响了身体。司徒玉是什么样的人,我也是清楚的,你帮他也是为了帮陛下,帮这个国家,否则要依朝中那些酒囊饭袋的话,又要给百姓增加赋税了。只是我不喜欢你跟他走得太近,更不喜欢他半夜三更还翻墙而入,他若是为了你,就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名声,我这才看他不顺眼的。”

阿瑜听完陈锦鲲的话,知道他是为什么生气,难得他年纪比自己轻,考虑的却比自己还要多,这件事情确实是司徒玉做得有些过分了。看样子陈锦鲲入朝为官之后,心性比之前更加成熟,考虑事情比以前更加全面。

“嗯,你说得对,以后我有机会再跟他说说。”阿瑜笑着倒在陈锦鲲的怀里,居然觉得无比的温暖。

陈锦鲲把手放到阿瑜的小腹上,轻轻的抚摸一下,“马上就过三个月了,孩子在你的肚子里面应该越来越大了。”

想到生孩子,阿瑜有一些畏惧。都说女人生孩就像过鬼门关,在医疗设施全面的现代可以用剖腹产,可是在古代全靠女人自然分娩,这里面有一定运气的成份,搞得不好,碰上难产很可能会要人命的。

“阿鲲,我好怕生孩子,听说生孩子特别的疼,要是运气不好,还会要人命的。”阿瑜捧着小腹担心的说。

陈锦鲲用手指撩开阿瑜面庞上的秀发,轻笑着安慰说:“傻阿瑜,生孩子肯定疼。但平时多听大夫的话,好好进补,勤加锻炼,应该也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

“阿爹阿娘最近天天盼着抱孙子,每天念叨着这一胎会生个男孩,你是想要男孩还是女孩?”在这个世界,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是挺严重的,阿瑜也怕陈锦鲲是这样的人,所以事先试探一下他。

陈锦鲲弯起嘴角轻轻一笑,如同蜻蜓点水般的在阿瑜的额头上轻轻一吻,“阿瑜,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喜欢。生儿子像我,生女儿就一定像你,我只希望你和孩子都平平安安的,只要你好好的,我们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孩子。”

阿瑜听完,起初有些开心,但仔细琢磨一下,又发觉这话有些不对,“‘以后还有更多的孩子’?你是说,以后还要我再生?陈锦鲲,你把我当什么了?真当我是母猪,是你传宗结代的工具,天天没事给你生孩子?”

陈锦鲲一瞧阿瑜气极败坏的样子,又忍不住从心里面笑出来,“阿瑜,我可没把你当母猪,是你自己说的。”

“哼,你才母猪呢!”阿瑜忍不住在那牙尖嘴利的家伙胸口上捶上一拳。

陈锦鲲却把怀里的人搂得更紧了,他马上就要当父亲了,他们将会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治国之策

朝廷里的将军催着要涨军饷,那边司徒玉就找司徒复山商量,把拆掉前朝旧址重新建房的事情一说,司徒复山一听,眉头打了一个死结。

“那地方可是前朝遗址,多年来未有人靠近,要在这地方大兴土木,只怕会招来非议。”司徒复山心有顾虑的说,显然不是很赞同。

其实自古以来,在前朝遗址上大兴土木都是一件忌讳的事情,古代的人迷信,觉得在亡国之君的地盘上建房子,会被冤鬼索命。每个朝代更替,都是踏着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走过来的,要是在那种地方建房子,只怕已经死去的亡魂会缠上自己,正因为如此,京都郊外的遗址才荒废这么久。

可司徒玉昨天已经向阿瑜讨教一番,再说他也不是那种迷信的人,他自然不相信这种鬼神之说,便向徒复山劝道:“父皇,如今军费吃紧,朝中大臣又吵着要加军饷,儿臣一直想着做什么生意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筹到足够的银两,思来想去,只有在京都建房才是良策。京都地少人多,且是大渝国都,来来往往的商人和富人不计其数,买下一间房至少要数百两银子,租下一间房一个月也要几十两,做什么生意都没有建房赚钱。”

司徒复山一听儿子这样说,倒是颇感意外。他虽然做了十几年的皇帝,但天天都是在宫中处理着政务,根本不知道民间的事情,听司徒玉一讲房价,两只眼睛精光一闪,吃惊的问:“这京都的房子真的值这么多的钱?”

“父皇,上回我将自己府邸旁边的那条街收回来,做成店面租售出去,一下子便有数万两进项,相当于一个小镇几年的赋税。如果我们能在那块地上建房,至少能建数万幢宅院,绝对比儿臣的那条街收入还要多,而且那里临近山川湖泊,环境清幽,卖给京都的富人,至少要卖五百两纹银,只需一年便可以解决数年的军费问题。而且那些房子我们可以只租不卖,就如同抱着一只下蛋的金鸡,收益将会更多。”

司徒玉这样一说,倒真的让司徒复山有些动心,“你真有这把握,在那里建房真能赚这么多?……可是,只怕在那里建房会风水不好,为何不挑过一块其他的地方?”

司徒复山是老一辈人,考虑问题毕竟有些守旧,就担心动了前朝的遗址,会影响这朝的龙脉,说来说去还是迷信的问题。

可司徒玉早有准备,又劝司徒复山道:“父皇,前朝的皇帝能在那里建宫殿,必定之前是考察过那里的风水的,那遗址离我们的宫殿也有几十里,根本影响不到我们。儿臣也考虑过其他的地方,但这京都地方小,能建房的地方本来就少,有空地的地方不是成为了农田,就是不适宜建房,哪里还有现成的地?唯有这前朝遗址足有几十万亩般农田大小,且临近山丘,建个一万幢房不在话下,如果这里都不行,只能挑选远之又远的几十里的山外,只怕那里就算建好了房,也没有人肯搬过去住呀。”

司徒玉说了这么一大堆,说得司徒复山心里面痒痒的。一方面,他既希望那里建了房真能够为国家赚来那么多的银两,解决他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又有些担心动了前朝遗址,真的会给自己的国家引来什么灾祸。

“父皇,筹军费的事情是儿臣在朝廷上答应父皇的,儿臣愿为这件事情赴汤蹈火,前期建房所需要的银两儿臣愿意先垫付一半,房子破土动工之后再由国库付另一半,等房子全数卖出去之后,军费应该所差不多。儿臣算了一算,只需要卖掉数百幢房,一年的军费便不成问题。”

司徒复山见儿子这么有雄心壮志,又肯出一半的银子来建房,一拍桌子便答应他:“好,玉儿,就按你说的办。”

在前朝的遗址上建新房,这是从古到今都没有的新鲜事,一说出来只怕会有不少的士族大臣反对。可是,这些天朝廷上却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发生激烈争论,因为所有大臣的注意力都放在另外一件事情上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