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倓点头道是,“晚辈明白。”
晏南镜见过崔倓,说得有些口燥舌干。崔倓一个劲的想要找话,她很配合的把他的话都接过来。一番下来头昏脑涨,力气都不够用了。
阿元把北芪汤送过来,让她喝点,好补充□□力。
“那事怎么样了?”
晏南镜屏退婢女,询问道。
阿元迟疑了下,旋即很快笑道,“女郎放心,中郎将一切安好。”
晏南镜眉头微蹙,“阿元没必要瞒我。”
阿元连说不是,“这种事我没有什么必要隐瞒女郎的必要。”
晏南镜叹了口气,她指了指自己的嘴角,“阿元恐怕不知道,阿元紧张的时候,这儿就会紧绷。我方才就看到了。所以阿元必定是对我隐瞒了什么。”
阿元嘴唇翕张两下,最终还是叹口气,“郎君说,既然女郎都已经和崔家定亲,中郎将那边的事再问,就是自寻烦恼。不如干脆什么都不知道。”
齐昀对杨之简有知遇之恩,不过遇上晏南镜的事,齐昀还是要往后挪一挪。
晏南镜沉默好会,“他是不是伤势不轻?”
若是只是不重的伤势,她知道了也就知道了,不会如何。如此反而是说明这里头的确有内情了。
“这我也不知道,崔缇他们几个也没有说过。”
阿元搓着手,满脸的为难。
“不过郎君那话说得也很有道理,毕竟女郎已经崔家郎君定亲。着实也不好再有什么牵扯。”
“即使女郎只是好心问一问,但是旁人可不一定那么想,万一出了什么事,那就不好了。反正亲父子之间,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活活打死。”
阿元把之间崔缇转述的话,一五一十的全都说给她听。
崔缇转述的那些话语,都是杨之简说的。
“这也是郎君的意思。郎君不管如何,都是为女郎着想。不会害女郎的。”
阿元小心的觑着她的面色,“不如就这么算了吧。”
第132章
崔倓来的次数比以前多多了,每次过来和晏南镜说说自己这儿发生的新鲜事,例如长辈们引见他到某位位高权重的臣子,又或者是学富五车的大儒。
崔倓对学识渊博的大儒大为赞赏,“不知道何年何月我才能有这样的成就。”
“看你的天赋了。学有所成,天赋和刻苦缺一不可。”她手里摇着葵扇,今日里天气不错,昨日起了凉风,把暑气吹刮的干净,早上起来,连着日头都已经被藏在了云层后。人都不用躲在屋子里,可以出来吹着凉风。
“不过你要入仕了,到时候公务繁忙,恐怕精进学识难了。”
她说话可不没有什么客气,更不会和那些人一样追捧他,说些让他高兴的话。顿时崔倓愣在那儿,面上有些难以言喻的尴尬。
“知善难道对我这么没信心?入仕为官之后,就不能增进学识了?”
少年人对公务繁忙这四个字还没有贴身感受,他摇了摇塵尾,“知善不要小看我。”
晏南镜也不和他多说,顺着他的话点头,“好,那到时候证明给我看就是。”
这话依然没有半点安抚,不过倒是激起他的好胜心。
“一言为定。”
晏南镜点了点头,他看了看头顶的天色,迟疑了下,面上浮现出羞敛的神色,“今日不热,我们出去走走?”
见着晏南镜看过去,他连忙道,“毕竟这一连连着几日炎热,今日凉爽了,倒是适宜出门散心。”
说话里,恰巧一阵风拂过,带来丝丝凉爽。
“好啊。”
这段日子热得人都不敢伸头,她也是一口气连着在屋子里待着,只有太阳下山了,才敢从屋子里冒头。就算这样,刚入夜还有白日里残留的暑气,到了亥时之后,才能有丝丝凉爽。
人闷久了,难免有些烦躁。听他这么一说,顿时来了些许精神。
褚夫人对此倒是很赞同,“少年人还是在外多多走动的好,有季安陪着,我也放心。你们就去吧,只是路上要小心。”
晏南镜在车里看着崔倓上了后面那辆辎车,“他不会骑马啊。”
她见多了齐昀,杨之简等人骑马,见着崔倓不骑马坐车有些意外。
“毕竟是世家子。”阿元在一旁道,“骑马也不舒服的,久了腿上的皮肉都能磨破。大家子弟受不了这个的。”
晏南镜听后哦了一声,靠在车壁上。
“崔郎君看着脾性还不错,虽然稍微有些争强好胜,但在女郎跟前还行。”
阿元说起这个,满面欣慰,“原先我还有些担心,现如今看着崔郎君我放心了。”
这时不时过来看看,又带上些许小玩意,看上去是真花了心思的。
“能好好相处就行。”她对阿元的感叹并没有太大的感触。
阿元怔怔的望着她,想要说什么,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
今日的确是凉快,到了城郊外之后,凉风习习,比在府邸里更为舒适。
晏南镜扶着阿元的手下来,举目看了一圈,没有刺眼的阳光,也没有燥热的风。格外的令人舒适。
她见到一行人牵着马匹在远处,隔得有些远,看得也并不真切。但是那些马生的体格健壮,不像是庶人百姓们用的驽马。
那里头有个身影看上去有几分眼熟,她不由得多瞟了眼。然而还没等看清楚,那身影前有人过来,恰好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