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科举我种田,塑料夫妻闯荒年/深山开荒避乱世,全家顿顿有肉吃(301)+番外
为了给全家人解暑,吴氏花了大价钱从南方集市那买了绿豆,每天煮上一锅,吊着井里冰着。
每天喝上一碗,既能解暑也能开胃。
除了绿豆汤,上次老大等人回山里割了麦子后,还把山里的西瓜都给摘了回来。
有了井水冰西瓜,夏天好似就没有那么难过了。
宋家族人这个夏天都不缺西瓜吃,这可把城里其他吃不上西瓜的百姓给馋坏了。
于是大家一商量,便决定‘勒紧裤腰带’,每家每户稍微控制下吃瓜的频率,把多出来的西瓜放在城里去卖。
这样不但缓和了大家的关系,还能挣些银钱换买其他的东西。
宋家人也深知不能吃独食的道理,便打算借着阿彻孝顺的名义,送些西瓜去金陵给她母亲。
赵元明本就因为上次‘横刀夺爱’拿了姐姐珠钗的事心怀愧疚,听了宋家人的提议后,当即又自掏腰包买了些西瓜。
最后两家人凑了满满一船,让士兵走水路一直送去了金陵。
王后收到西瓜之后大为赞赏,当即便分了些给自己的亲戚,以及要拉拢的人家。
别看只是几个西瓜,却给她帮了不少的大忙。
当即便托人送信过来,邀请宋家人下月初秋来金陵做客。
初秋是王后的生辰。
如今吴王仍然在外征战,他是肯定来不及赶回去了。
所以原本赵元明就打算带着阿彻一块回去的。
而自打上次和宋冬梅确定心意后,赵元明也一直为带冬梅回金陵见父母的事准备着。
宋冬梅一直都知道,也一直在发愁。
若是有家人陪同还好,只她一个人过去,实在是没什么底气。
听说王后主动送信邀请家人,当即便把‘算盘’打到了宋砚和江清月两人身上。
“三嫂,你和三哥吹吹枕边风,这趟你们俩陪我们一块去金陵吧?不然我真怕自个在那惹下什么大祸,连累了咱们一家?”
江清月故意打趣,“你一个丫头片子能惹下什么大祸?再说那赵元明不是一直在给你铺路吗?他若是连这点事都打理不好,我们怎么把你放心交给他?”
宋冬梅听后觉得江清月说得也有道理,差点都点头了。
忽然又反应了过来,“话也不能这么说,难道你就放心让我一个人跟着去了?”
江清月抿嘴笑了笑,“行了,不逗你了,我和你三哥老早就打算陪你走一趟了,还用你说。”
宋冬梅一听,激动地抱着江清月撒起娇来,“三嫂,还是你最疼我。”
江清月佯作嫌弃地推开她,“我们这趟去也不光是为了你。”
第264章 南下金陵
江清月这话不假。
早在前几天她就已经和宋砚商量好了,无论这次王后的生辰宴不会邀请两人,她们都会陪着宋冬梅一起去金陵。
如今得了邀请,自然是更加名正言顺了。
只不过,这趟南下除了给宋冬梅撑腰、带阿彻回去参加他母亲的寿辰,还有一个目的。
那便是,徐婉凝的婚期快到了。
江清月一直放心不下,便打算趁着新铺子开张的机会,过去看一看。
正好把第一批的香皂也亲自给送过去。
反正从江都府一路水路到金陵,然后再到姑苏,也是顺路。
确定要南下之后,宋家一家人便又围坐在一起开始商量了。
眼下赵元明要走,宋大川自然要接过他的担子,留下来继续守城和维护城内秩序的,肯定走不掉。
想到前去路途遥远,宋大川便主动提议,“南下是大事,我怕阿砚一个人照顾不了她们两个,要不然老二也跟着一块去吧。”
宋春山也是不放心,便随即附和,“这样也好,家里这边有我和爹,老二就跟着一块过去。”
宋夏江知道江清月她们还要继续南下去喝徐婉凝的喜酒,当即便有些迟疑。
“赵元明不是也一块去吗?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吴氏不赞同地摇了摇头,“赵将军公务繁忙,只怕不能陪着他们去姑苏吧?到时候阿砚一个人带着她们俩能行吗?”
宋夏江低头沉思片刻,猛地点了点头,“好,我去。”
反正天天待着城里也闷得很,不如出去转转。
确定好南下的阵容,大家便开始忙着收拾行李,张罗要一并带去的东西。
毕竟是去金陵见达官贵人们,之前穿得那些打补丁的旧衣服自然是一件都不能带的。
所幸上次宋家在徐婉凝那买了不少的料子,这些天吴氏便带着张素娘几人没日没夜地赶制。
终于在出发前将几个人的衣服给赶制了出来。
虽说款式花样比不得金陵,但是好歹也算是合体大方,也算符合眼下大家平民的身份。
除了衣服,去金陵做客赴宴自然免不了要准备礼物。
太贵重的他们也没有,就算有也不适合拿出来。
一番商量,江清月便提议把第一批做出来的香皂单独拿些出来送礼。
一方面,这礼物也不至于寒酸。
另一方面,还能顺势帮她们的香皂提前在金陵打开市场。
大家听后都纷纷表示赞同。
只不过,王后的生辰礼肯定还要另外费些心思,不能统一也送香皂。
见大家为此发愁,江清月便直接从空间扒拉了两罐面膜出来。
再用干净精致的陶罐子装上。
像王后那样的身份地位,金银财宝肯定是不缺的,但是试问哪个后宫女人能逃过容貌焦虑?
面膜对她这样年纪的女人来说,是最好不过的。
一切准备妥当,四个人便带着阿彻,跟着赵元明的人一块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