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逃荒,不死就行(281)+番外
梁半仙儿道:
“要不是农市打过照面,今日你们进不了我梁家的门。”
堂远态度很是谦卑:“我知道。”
对面的人话锋一转:
“但是你们运气好,我家老爷子难得愿意看别人刻木头。”
堂远是谁?杆子都递到手边了,不爬还等什么呢!
“福禄,快跪下磕头啊!
梁伯伯,梁先生~”
梁半仙儿起身让开半步道:
“我话还没说完呢!你们这是干什么?”
堂远道:“那肯定是拜师的呀~
您放心,不管咱梁家什么规矩,我这兄弟绝对能守得住。”
梁半仙儿伸手虚点堂远二人:
“福禄,你先起来。
我们梁家的手艺不外传,我自己有儿有孙,用不着收徒弟。
我们家老爷子愿意看两眼,也只是觉着孩子有点天分在身……”
堂远一拍巴掌道:
“您看这不就是天赐的缘分嘛?
梁先生,我们呐,不求什么绝学秘法。
就让我弟弟留下烧火打水,您雕刻的时候,许他看两眼就行。”
喋喋不休的叶堂远和沉默寡言的叶福禄二人,性格相差千里。
梁半仙儿内心也是挣扎的,为什么呢?
这话还要从半月前说起,赶上农忙,梁愚的老丈人家种着十几亩地,就说请梁家去帮把手。
梁半仙儿的名声别说桃李庄左近了,就是在白狼县也是响亮的。
能嫁进梁家做媳妇,谁不说她一声好福气?
可也只有进门了才知道,梁家看着有房有地,出去人人敬着。
其实内里真是啥也没有,一家子吃穿杂事都在她一个人身上,日子久了难免有怨气。
得知梁愚难以继承家传手艺,梁愚的娘子更是对以后的日子没了指望。
梁半仙儿想让四岁的孙子拿刻刀,做为儿媳妇,她不敢顶撞公爹。
但是做娘的,心疼孩子乃是常情。
恰好娘家捎信,梁愚在孩子的事情上不松口,梁张氏一气之下带孩子回娘家去了。
梁半仙儿上有老子要照顾,下有愚笨儿子要操心,这段时间已是心力交瘁。
梁老爷子可能也是感知到自己大限将至,深夜难眠时,父子俩闲聊还真说起过收一个敦厚灵秀之人传承手艺。
等梁愚的儿子长大一些,即便梁半仙儿自己拿不动刻刀,也还能有个师兄能指望。
不过父子俩最初把目光放在本族之人身上,奈何梁氏族人从三岁到三十,没能选出来合适的,一个都没有。
第253章 梁家窘境
梁愚自然也知道自己天赋有限,家中来来往往的年轻人,都是闻着腥味的猫。
他倒不是多舍不得,只是作为唯一子嗣,从小到大被寄予厚望。
到如今赤裸裸的现实摆在面前,坚持了二十年呐,突然间难以平常心接受罢了。
父亲要收徒,他怎可能不知?
梁姓人没有合适的,选一个外人,心里还是过不去那道坎儿。
叶家兄弟上门的时机很巧妙,难保不让人怀疑,是否是善于钻营打听之辈,在哪里听到什么风声了。
而且更巧的是,叶福禄这个孩子,就像凭空送来的好徒弟人选。
这么多巧合,梁半仙儿心中打鼓。
福禄跪在地上没动,观梁半仙儿神色就知道,收徒之事不是没得谈,是他还有顾虑。
“梁先生,我叶福禄可起誓:
一,此生绝不外传先生所授技艺;
二,若学有所成,将来定悉数还给梁家后人,直到有人能继续传承;
三,不会以此技法行不义之事。
福禄所钟爱,唯机巧木刻本身,无其他杂念。
梁先生若不放心,自可留福禄在侧考验积年。
福禄,愿行弟子之礼待先生。”
一番话,撼动三个人的心。
梁半仙儿心中愿意了九成,还有一成是对人性的提防。
堂远则是感叹,他六弟啊,豆丁大的一个,就这么一眨眼间长大了?
门外的梁愚,内心是最复杂的。
被祖父和父亲放弃,他不甘。
同时让至亲失望,是他无能。
可以有个中意的徒弟,他为父亲高兴。
若是个本分守诺之人,他也算上对得起列祖先,下无愧子孙。
梁半仙儿终究还是收下了叶福禄。
不过因为福禄年龄小,一般孩子这个年纪尚未定性。
所以他提出几个附加条件。
第一条是要随他一起扶助贫弱。
第二条是福禄可以叫梁愚师兄,可以叫他师父,但是喝下拜师茶之前,叶福禄只能算是挂名弟子。
堂远有点不舒坦,六子跪了,磕了,咋还能差一步呢?
至于梁半仙儿的要求?在堂远看来都不是事。
赚钱有他叶堂远,种地有大哥,将来承哥再去衙门谋个差事,家里用不着六弟出力。
福禄欢喜地喊了师父,小少年就算开心,也是含蓄地笑,看着秀气腼腆。
梁愚适时敲门而入,言道住处都收拾好了。
福禄正式见过师兄,从此他们便是同门了。
兄弟俩被安排在厢房睡下,堂远以为六弟还会保持毫无波动的样子。
结果关了门窗,这小子开心的在床上打滚儿。
“啧啧啧~哎呀,我还以为你不在意呢,到底还是个孩子。”
福禄单手趁着撑着头看堂远笑,十岁的男孩儿,只有面对兄弟姐妹时,才会放下防备和疏离。
“三哥,我就说能成的吧,这下放心啦?”
堂远躺在福禄身边,俩人横在床上聊天。
“你呀,应该是走了狗屎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