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逃荒,不死就行(282)+番外
在梁家,嘴要甜,眼要活……”
堂远把能想到的处事经验都絮叨一遍,一直到子时才睡下。
翌日清晨,兄弟俩起床等候梁半仙儿。
福禄要留在梁家,堂远得回家收拾福禄的换洗衣裳和口粮。
堂远回到家时,地里的草还没拔完。
主要的都在五里川,十几亩麻田虽然不用管,但是种了粮食的几亩很荒。
开荒地头一年的累,超出了他们几个孩子的想象。
那土里像是埋藏了数不尽的种子,就算天不下雨,野草该长还是长。
反观那些孱弱的苗,不救一救真看不下去。
得知六子真的可以向梁家学习雕刻,一家人开心了好几天。
那晚去练功时,万成还问起家里有啥喜事,值得他们几个都扯着腮帮子乐。
叶青竹道:“师父,福禄跟梁半仙儿学雕刻去了。
那是他最喜欢的事,还请师父别生气。”
万成:“匠不入下籍,相当于平民百姓多了一项活命糊口的本事。
这是好事啊,我为何生气?”
菱角:“说书的都讲,忠臣不事二主,当徒弟的认俩师父,你不介意吗?”
万成用木棍敲了敲菱角的腿,让她把马步扎好。
“人生那么长,我终究不会是你们唯一的师父。
福禄先于你们找到自己所钟爱之事,其实是幸运的。”
当晚,叶青竹又问万成:
“师父,我曾想过,弟弟妹妹终有一天,会有各自的出路。
关系再紧密的兄弟,也总要走一条不同的路。
只因我们都是人,完整的,分离的,清清楚楚的每个人。
我支持福禄选择向梁半仙儿学艺,还算一个好兄长吗?”
万成问他:“你是担心?”
叶青竹:“嗯,怕我做不好一家之主,怕害得兄弟不务正业。
师父,我没有读过书。认得几个字,还是柳承教的。
这世间的善恶、是非、真假……
我是凭借直觉活着的。”
万成道:“咱都是普通人,何况神仙也没有十全十美的。
你该对自己的兄弟有信心。
信他们的生死相随。
信他们对你尊敬体谅。
信他们不会辜负自己……”
叶青竹想,师父的确有秘密。
见过那么多人,有几个像万成呢?
他们兄妹几个能遇到师父,得到他的指点,已经很了不得了。
难怪总有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可能他们七个真的苦尽甘来了吧。
雅儿每天做饭洗衣,喂鸡喂兔,加上割草就已经耗时不短。
被柳承言语绕进去答应帮他做毛笔和翻墨。
如此一来,叶七姑娘除了割草挖药材练功,基本不出家门。
五里川的杂草清理过一遍,二十六,谷雨刚过没几天,期待已久的大雨倾盆而下。
雨幕朦胧了远山,院中积水都没过脚踝。
这场雨又暴又长,整整下了一天还不见云层变色。
农人刚放下去的心又提了起来,这雨要是一直这么下,一天一夜过后,地里就要泡烂了。
百姓祈祷老天爷睁睁眼皮。
尤其是经历过两淮洪灾的人,一辈子都惧怕暴雨连天,颗粒无收。
大雨持续两天一夜,如它来的那般急切,停的也很突然。
然而这一场雨,成了几王内战的开端。
从此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真正的苦难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第254章 初定
立夏之后的大湾村,阳光暴晒着土地上的积水。
叶青竹带上菱角和盼儿去西边山谷撒大麻种子,柳承兄妹则留在家做毛笔。
叶青竹曾说:“六子排行小,抢先占了便宜。
大哥就是个普通人,能力有限。
菱角呢,好好跟着师父,我也不操心。
老三和老四你们俩,也尽管各找目标。”
堂远愿望不大,农闲时让他出去跑就行。
若说大富大贵,那都是奢望,不过改善一下家中生活,他很有信心。
叶青竹道:“本钱嘛,没有,老三你看着发挥好了。”
堂远:“那可不行啊大哥,你看这样行不,家里的钱我不动,但是……”
堂远搓着手,看看雅儿,又祈求地看大哥。
叶青竹:“你有屁能放一半憋一半呢?要啥?”
堂远:“嘿嘿~小七,咱几个商量一下,再匀我十只兔子。
三哥保证,以后肯定赚钱还回来。”
小七呆呆道:
“兔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大哥做主就是啊。”
堂远:“哎哟我的傻妹妹,都是你喂着的。
就算我是你哥,那也不能乱动,除非你点头。”
雅儿轻轻点了两下:
“哦,我点了,大哥二姐四哥五姐你们呢?”
盼儿捂着心口道:
“这小丫头,还帮三哥催问咱们呢。”
菱角揉搓着雅儿的小脸蛋儿笑:
“可不是,起早贪黑的,也不知能不能回本。”
叶青竹:“那就这么定了,给你十只兔子做本钱。
盈亏自负,年底算账。
四承子,你可把账记仔细了。
对了,你那个墨天天翻,还没干透呢?”
之前制墨时,收集的烟灰不够细,且使用的是桃胶。
柳承随便拿一块试着用了一下:
“色淡,有沙质,极易晕纸。
自用还可以,距离售卖标准还差的远。”
叶青竹:“你看看还需要什么材料,咱再凑着试一试。
能成墨,可见方法是对的。”
“这次咱们准备充分一点,家里那么多葫芦,掏空几个装松烟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