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逃荒,不死就行(59)+番外
不过在海货买卖这方面,又比不上两位土生土长的本地渔民,所以三人干什么都是一起。
也是出门在外,同吃同睡的多了,互相之间也能了解深一些。叶青竹年纪不大,说话做事还算稳得住,前提是别惹到他。
这不是曾碰到个问价的,那人也不是说有毛病,商人逐利,压价是常有的,但是那人有点过于抠门。别说叶青竹,就连另外两个都忍不住差点动手。
“真是开了眼界,没见过这样的,不卖不卖,还要纠缠,怎的比烂咸鱼还恶心人?!”
孟贵将两人拉远一点道:“好好,别说了。人不是走了?小心再给招回来。”
叶青竹道:“他再敢来就不是瞪他两眼了,我控制不住想动手。”
孙大强:“别说叶子,俺都想动手了,哪个乌龟没憋住,挤出这么个蛋玩意儿,气死俺了!”
三人到底还是年轻没经验,邹海城有一处棚子集,就是专门辟出一块空地,搭上木棚子供各商家交换货品的地方。
小顺村三人也是打听着来的,第一宿直接住在棚子集没动地方。
第二日辰时过后,摩肩接踵到处都是人,好在他们没走,不然连下脚地方都没有。
将带来的海货每样拿出来一袋子,敞开口让人观看。上前询问的不少,大部分不识货,问是什么东西,怎么个吃法。
好不容易有懂的,上来就压价。第一天,孟贵没让出手。
不说三人一路辛苦,就是防雨的油布钱怎么也得挣回来吧?
一整天,出价的跟县里收货那些人差不多,那折腾一趟图什么?
第二天,大半天过去,三人嗓子冒烟,喝口凉水得在嘴里含一会。一口下去,觉得心肝都晾在肚皮外头一样凉快。
好不容易撑到第三天,干粮吃差不多了,三人为了省钱也没住客栈。
都快散集的时候,来了个穿戴不错的中年人问价。那人四十多岁,身材看着挺有福气。
“三位小哥谁做主?海货怎么卖的?”
三人谁也没激情招呼了,叶青竹道:“老板看上哪种了?我们自己家腌制晾晒的海货,干净又实在。”
“哦?你们是渔民?”
“正是呢,这不是过去收货的给不上价,兄弟几个才想着过来闯闯。”
“那可巧了,你们最清楚这东西怎么烹饪才好吃了?”
叶青竹脸色有点绷不住,看着人模狗样的,唉……又是个问吃法的。
“最简单的熬粥,煲汤,又鲜又补。”
“哎?这位小哥不像泰州口音呢,泰州可不说煲汤一词。”
叶青竹下意识的挑了下眉,说习惯了,地方话他比不上堂远学得快。
“啊,是,老家南边葛州的,这不是发洪水,命大逃到这边的。
但是老板,我这两位兄长是真的本地人,不信让他们说两句。
孟大哥,孙大哥?”
“哎哎哎,我没别的意思。这不是走的地方多了,顺嘴一问。
说起洪灾,南边今年可惨呐!你大难不死,可见必有后福。你知道一场洪灾死了多少人?”
叶青竹解释道:“不瞒你说,我落脚在临照县后,这是第一次出远门,没听说到底怎么样了。再说我一个半大孩子,也管不了。”
“正是这话。要不说你命大呢,三十万呐,咱们一个国才多少人口?一场大水说没就没了。”
“多、多多多少?”
出声的是孟贵,临照县陆陆续续有些逃难的过来,听说县令大人没都放进来,好像是什么人不行还是怎么。
叶家七口都是孩子,也是逃过来的,他还以为不少人都活着,只是缺吃喝呢。
“你没听错,是三十万。这里边啊,还不包括逃了的,那些死在半道上的,钻深山老林活成野人的都不知多少。”
叶青竹不知道三十万是多少人,只记得那段时间,前后左右,全是目光呆愣的破布架子在走动。
“不是说,朝廷赈灾了嘛?”
“百年一遇的洪灾,那么好救的?我跟你说,还好你跑到这来,要是留在南边等朝廷啊,啧啧~不见的还有命哟~”
一时间几人都有点沉默,叶青竹很努力,很努力的活着,他的兄弟,妹子,也拼命想要活下去。他们管不了那些饿疯了吃小孩的人,也管不了抢一口米汤就用石头把人砸死的人。
若是他们在椒城县就被抓了、卖了呢?若是何大人不收留他们呢?再可能,金大叔和整个小顺村的人不想他们活下去呢?
不动手,就让人死掉的办法,好多的。
第55章 石磨惹的祸
叶青竹的情绪波动也就那么一会儿,善待他们的,将来只要他还有一口气,会想办法还了恩。
“老板说这些做什么?不是问海货,看看想要哪一种?价格好商量。”
“哦,嗨,我这人呐,年纪越大就越唠叨。碰上你这样活出个样子的,难得嘛。
这样,你这有几种海货?”
“我们带了十三种出来,都在身后车上呢。”
“货,我全要了,你们开个价吧。”
???全要?
孟贵和孙大强互相看了一眼,说实话,他们早就急了,再卖不掉,都想随便找一家同意算了。
天赐的好机会,三人走开三五步,低头嘀嘀咕咕的算账。出门之前,几家人都商量过的,现在就是再统一一下,别自己人出岔子。
谈价钱就得是孟贵来了,家里总卖海货,经验老道那么一点。
“俺们不坑人,你做大生意的也别使劲压。”
孟贵用手指一样,比划个数,一排大小十三个袋子,完事儿之后看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