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开霁(117)
华瑶伸了一个懒腰。她暗暗心想,自己在这里也很快活,根本没必要和谢云潇吵架。谢云潇正在做什么呢,大概还是在看书吧?谢云潇的父亲曾经说过,谢云潇从小到大,总是喜欢一个人独处,他生来就是沉静内敛的人。
马车途经一块凹凸不平的路面,车厢上下颠簸,华瑶正当出神之际,俯身向前栽倒。她反应极快,右手握着剑柄一转,剑鞘撑住了车厢的侧壁,她安然无恙,不过齐风还是扶住了她。
华瑶穿着一条轻纱长裙,衣裙的面料轻薄又柔软。齐风无意中搂住她的腰肢,恰如摸到了她的肌肤。他的手掌变得滚烫,嗓音越发喑哑:“殿下。”
他低着头,唇角干燥而僵硬,几乎挨上她的脖颈,心里烧起一股猛火,熏得他面色潮红。
华瑶浑然未觉:“怎么了?”
燕雨瞥了他们一眼,插话道:“殿下,请您原谅我不争气的弟弟。”
金玉遐虽然没有抬头,却也知道燕雨所谓何事。
金玉遐接连落下两子,唇边的笑意若隐若现。他既已决定追随华瑶,那华瑶不仅是公主,也是他的主公。他听闻华瑶与谢云潇夜夜同榻而眠,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古往今来,成大业者,绝不能受制于私情。
金玉遐搭了一腔:“斜对酒香偏觉好,静笼棋局最多情。”
齐风没读过书,不会吟诗作词,但他听懂了“多情”二字。他不知道金玉遐说的是他,还是公主。他默默地收回了手,惯握刀剑的指根生有一层薄茧,指头仍在一阵阵地发酸发麻。
心里泛起奇异的躁动,他的神魂无法镇定。他叹声道:“殿下。”
华瑶咬了一小块糕点,冷声道:“你们几个,又是什么意思?”
她理都没理齐风,甚至没看齐风一眼。她抬脚狠狠地踹上软榻:“燕雨,坐起身来,别再看书了。”
燕雨并未注意华瑶的神色。他双手抱头,仍然赖床不起:“殿下,小人求您发发慈悲吧。您原本和谢公子同坐一辆马车,小人也没去叨扰您,您突然大驾光临,小人不胜惶恐,招待不周,要不您去别处转转?”
“兄长,”齐风打断他的话,“慎言。”
金玉遐也抬起头来:“这辆马车,乃至车上的器物、茶食、书本、衣衫,全是殿下的赏赐,燕大人,请你慎言。”
燕雨听不惯文绉绉的话。他很不耐烦地问:“我哪句话讲错了,随口提个意见也不行?你们这些人也太蛮横了。”
金玉遐劝说道:“殿下是主,我等是臣,主臣之次不可乱。”
华瑶只想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整理一下自己杂乱的思绪,这辆马车显然不是一个好去处。正当她思虑之时,燕雨还在念叨:“你是文臣,我是奴才,咱们做奴才的,可不敢和主子争辩。金大人您行行好,别跟我一般见识,我就想看看连环画……”
华瑶打断了他的话:“你再看一眼连环画,我立刻挖了你的眼睛,拔了你的舌头,废了你的一身武功。”
燕雨惊呆了。他转过头,只见华瑶神情冷淡,他连忙认错:“殿下……息怒,我知错了。”
华瑶方才的那一句威胁,也是随口说出的,并未经过深思熟虑。她只想让燕雨闭嘴,燕雨也确实闭嘴了。
恰好车队停靠在路边休整,华瑶立即撇下燕雨这群人,跑向了杜兰泽、白其姝所在的马车上。
华瑶刚一进门,扑面而来一阵兰香桃香,妙丽天然,令人神清气爽。
华瑶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坐到了杜兰泽和白其姝的正中间。
路途漫长,酷暑难消,她们三人在车内玩起了行酒令。她们以茶代酒,偶尔也吃一些瓜果或冰糕。
华瑶妙语连珠,逗得她们不停地笑,华瑶也与她们笑作一团,最终倒在了白其姝的身上。
天色逐渐黑沉,白其姝左手搂着华瑶,右手为华瑶端来一杯茶:“您讲出口的笑话,可真有趣。”
华瑶刚喝了两口水,白其姝便说:“您在我们的车上谈笑风生,不知谢公子会怎么想呢?先前我送了您两位郎君,谢公子就派了他的侍卫,把二位郎君送回到我这儿,我已经得罪了他,现如今……”
她双手轻轻地搭上华瑶的肩膀,在华瑶的耳边吐气如兰:“殿下,您和我如此亲近,若是让谢公子知道,恐怕又在旧恨之上,添了一笔新仇呢。”
华瑶一声不吭。
杜兰泽拉起她的手,劝慰道:“殿下,谢云潇出身于大梁第一世家,他的祖父是内阁重臣,姨母是文选清吏司,舅父是大理寺少卿,他祖父的学生官拜礼部侍郎,谢家上下深受皇恩隆眷。您与谢云潇结亲,颇有益处。”
华瑶感到一阵莫名的烦闷:“可是,他很固执,他不肯顺从我。”
杜兰泽依旧冷静:“请您暂且忍耐,待到婚事既成……”
白其姝嫣然一笑:“您再发作也不迟。”
杜兰泽端起茶杯,倒影落在杯中,波光浅浅浮动:“您在岱州、凉州立下了许多功绩,圣上必然要封赏您。二皇子、萧贵妃对您恨之入骨,而您在朝中无人,难免腹背受敌,只要您和谢云潇成亲,再向圣上表明忠心,便能周旋于朝野之间,可谓一举多得。谢党指派两三位朝臣为您说话,也能助您一臂之力。”
白其姝附和道:“殿下,您把谢公子哄进了家门,凡事由不得他做主,要杀要剐,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