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万嬷嬷是热忱的很。万嬷嬷可乐意替贵妃娘娘出谋划策,办些差遣事。
特别是关系到赐赏,一旦传开,只要是得了贵妃娘娘庇护的众人,甭管谁知道了,那都会乐呵着。这可是白得一份的赏,多大的美事。落在万嬷嬷心里,那就是下面人平白无故的占了贵妃娘娘的天大便宜。
第69章
宏治九年, 冬,就在年节前,贾皇后没熬到宏治十年的新一年。
皇后薨逝, 宫廷钟声长鸣。
对于宫廷内苑而言,皇后薨逝,又是一场大变天。
燕京城, 内城,贾国舅府。
贾国舅身上当然有祖传的爵位,侯爵。贾侯爵是他爹的庶长子, 其时跟贾皇后关系更亲近的是贾府上的二老爷。
贾二老爷才是贾皇后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对于贾皇后薨逝,贾府里早有准备。真等着这一天到来时,还是颇多人遗憾的很。
宫廷内苑里有没有中宫娘娘,那差别还是挺大的。特别是太子还只是储君, 高高在上的天子还是太子的君父。
宫廷内苑没有亲娘的庇护与照顾,或者说天子跟前少一位枕边人的亲近, 贾氏一族的前程, 太子这一位东宫储君的前程,免不得就容易添了几分的变数。
这变数可大可小, 大的, 东宫储君离着天子还差一步,这一步,万一不成, 那就是没未来了。
“姐姐。”贾二老爷哭得伤心。他在得知亲姐姐薨逝后,他就忍不住大哭一场。
哪怕当着一家子亲人的面,贾二老爷也是如此态度。
被关府里, 说是尊贵体面的二老爷。实则又跟软禁没两样。
贾二老爷能干的事情不多,除了调戏美色, 喝一喝小酒外,他其它的什么也干不了。
在贾二老爷心里,还是亲姐姐贾皇后会心疼他。
至于旁的兄弟,这主要指贾侯爷这一位庶长兄。贾二老爷心底清楚的很。
贾皇后薨逝了,贾二老爷的美好日子可能就要一差三千里。
往前,贾候爷的一些优容未尝不是做给昭阳宫的贾皇后瞧一瞧。
哪一回贾氏一族的女眷进宫,贾二老爷的嫡妻都是一定同行的。
往后呢?
贾二老爷顶着旧事根子,他在仕途上,那就注定没作为。至于嫡子,年纪还小,前程在哪都不知道。
贾氏一族如今的顶梁柱是他的庶长兄贾侯爷。
贾侯爷这等有能耐的舅舅,那才会是东宫储君心头的亲舅舅。
也确实是亲舅舅,贾侯爷怎么说法,那跟贾皇后也是同一个亲爹生的孩子。就是不同母罢了。
这在东宫储君眼中,压根不叫事。反正东宫储君喊贾侯爷,也得尊称一声“舅舅”嘛。
贾侯爷府上的事情,旁人不是理会的。
倒是宫廷之内,贾皇后的身后事宜,那是大肆的操办起来。
治丧国母的身后事宜,从来不是一件小事。或者说还干系着很多人的命运。
丹若宫,主殿内。
万蓁蓁对于贾皇后的谢幕,说实话,她没什么特殊的感觉。
二人交情浅,又不是什么同道好友。于万蓁蓁而言,她跟贾皇后没利益冲突,贾皇后活着,万蓁蓁就瞧着。
贾皇后薨逝,万蓁蓁也不过随众嫔妃的大流去替贾皇后哭灵几场。
宫廷内苑,皇后的治丧是操持大办又如何?这些风光,贾皇后人殁了,那就殁了。一个死人又瞧不见。
万蓁蓁很淡然,她是观众,她是利益不相干系的人。
倒是有些人的心情复杂的很。
哭灵结束,回了金粟宫。
杨惠妃这会儿忍不住开心起来,哭灵时,明明心头欢喜,还要上演了悲伤的戏码。杨惠妃觉得装着心累。
如今回到自己的地盘,在金粟宫内,杨惠妃想事情开心了,她就拿起茶盏吃一吃茶。
说是吃茶,不如说品一品欢喜人生。
想着压头顶的一座大山倒了,杨惠妃真开心。又想到了东宫储君少了昭阳宫的助力。
“喜从天降啊。”杨惠妃感慨一回。
“嬷嬷。”杨惠妃唤一声。
“娘娘,您吩咐。”杨嬷嬷赶紧回话道。
“近日皇后娘娘的治丧事宜是本宫和淑妃一起料理,盯紧了,可不能让下面人走神出差,哪怕有半点的错处,也会成为本宫的大罪过。”杨惠妃吩咐道。
“奴婢明白。奴婢一定吩咐下去。”杨嬷嬷肯定回话道。
这等事情就是杨惠妃不吩咐,杨嬷嬷也一定会盯紧。
要知道宫权多重要,杨惠妃重视,她的身边人也一样。
侍候着掌管宫权的宫妃,那在宫里的地位就是头一等。
有宫权,没宫权,一切皆不同的。
宏治十年,春。贾皇后的治丧事宜结束。
宏治十年,夏。
在万蓁蓁自己都要忘记了宏治帝李子彻曾经提过晋封她为皇贵妃一事时。
泰和宫,帝王下旨,晋封贵妃万氏为皇贵妃。
丹若宫,主殿内。
万蓁蓁接过圣旨后,她还晕乎乎。不是幸福来得太突然,而是这事情她搁下,也以为前面就是帝王开玩笑。
或者说帝王在衡量后,又搁下这等事情。
但是嘛,帝王不乐意提,万蓁蓁对于皇贵妃的尊位又是可有可无,她当然更不会提。就当这等事情没有发生过。
哪料想,兜兜转转,晋封皇贵妃一事还是被帝王落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