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勾连上一些名门亲戚。万蓁蓁沉默片刻,她问道:“陛下之意,是想替我谋一门贵亲。这干亲,是认的。还是需要记录上族谱?”
“陛下,我一时糊涂了,倒怕理解错了。”万蓁蓁问道。
“记录上族谱。”李子彻肯定的回道。
“认人为爹娘,忘记自己出身啊。”万蓁蓁感慨一回。
“陛下,不成的。我不能做这等不孝之人。连自己的爹娘都不认。”万蓁蓁轻轻摇摇头。
“蓁蓁,你若不愿,万一失了后位……”李子彻讲道。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陛下,我只想守了孝的根本。爹娘生我,爹娘养我。不能大祭于他们,已是愧疚。若不认他们,我宁愿死了。”万蓁蓁就差咒诅发誓言。
前程虽好,可爹娘都不认了。那还算人吗?
有人可能觉得换一个爹娘呗。可万蓁蓁不成的。
她是胎穿,在羊水里,那就泡在亲娘的胎宫里。
她只不过少喝了一碗孟婆汤,觉醒了前前世的宿慧。可这些,不代表她不认了亲爹娘。
前世,或者说今生。在成为流民儿,在被万太监收养前。
那时候万蓁蓁若不是被爹娘护着,她哪能活下来。要知道,大灾之下,人尽相食。
人没吃的,人可食人。
那等悲惨面前,爹娘护了她。爹娘没了,她却是活下来。
她由爹娘生养,她由爹娘护持长大。这等大恩,前世今生没能报达。又岂能认了别人做爹娘。
万蓁蓁还要守了本心。有些事,总不能逾越的。
“蓁蓁,你既然决定了,朕不勉强。”李子彻瞧着眼神倔强的万蓁蓁,他轻轻点头。
“谢陛下。”万蓁蓁破涕为笑。本来眼眸子里含了泪,想着前世今生的爹娘。万蓁蓁不想落泪。
这会儿落泪了,却又笑了。万蓁蓁觉得自己守了本心。心里有寄托。那等感觉不一样的。
“蓁蓁,你啊,罢,罢。朕这一辈子,在你跟前总是软了三分脾性。”李子彻感慨一回。
“也是陛下乐意让了我。若不然,我倒不知如何是好了。”万蓁蓁微低头。
万蓁蓁也懂,面前的枕边人有时候确实是让了她三分。至于没让的地方,枕边人是皇帝,是封建时代的天子。
天子嘛,那肯定有自己的立场。
人与人之间,立场总有不同的时候。万蓁蓁从来不勉强于人的。
“陛下,我不是讲了世家的坏话。”万蓁蓁抬眼,她神色坚定。
“我只是觉得世家太利害。哪怕是出嫁了,生了孩子的女子。那也多半心念着娘家。在孩子与娘家之间,有时候还是选择了娘家。这等情况,在皇家亦然。”万蓁蓁的话语之中,那是意有所指。
“我就是觉得,孩子乃自己的延续。这般做法,不合人性。”万蓁蓁指一指自己。
“像我,我就会心疼了济昰、济孝。都说为母则刚。世家对于出嫁女的影响太大。陛下,若我录入世家族谱,万一坏了立场,那就太糟糕了。”万蓁蓁一本正紧的讲道。
“尽是胡说。朕眼中,蓁蓁岂会被世家小利所动。你啊,你心疼济昰、济孝的慈家之心,朕瞧着准。这哪能做假。世家攀附,也不过虚情假义罢了。”李子彻摆摆手,他貌似觉得万蓁蓁这话,说着不让相信啊。
可真的不信吗?
这答案只有李子彻这一位帝王自知。
第90章
天子想册立皇后, 中宫之位空缺多年。此时有心思,当然得让下面人体贴一下圣心。
对此,帝王只是暗示一二, 御史之中,自然有体贴圣意之辈出面。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 关于册立继后之事,那是闹得沸沸扬扬。
东宫。
太子妃在陪着太子,她在安慰着太子的心情。关于册立继后一事, 对于东宫的影响很大。
“殿下,不过是一些御史在嚷嚷罢了。父皇没有开口,哪有一些人做乱的余地。”太子妃宽慰着太子。
“母后已经去了多年。若是父皇无心,下面人岂敢张口。”太子的看法, 那是看得透彻。如今天子权柄最重。
灭国之功犹在。特别是这一回父皇赏赐太多。
此时君臣俱欢颜。这等时候闹出来册立继后一事。没龙椅上的天子点头,没得着一点暗示, 太子一点也不相信那些御史敢咋呼。
太子就是看得太明白, 他能被册立东宫储君的原由。那便是占了一条,他乃嫡子。
对于嫡子身份, 或者说对于自己立身的根本, 太子看得很重。
一旦有其它的嫡子,到时候挑战是谁?当然是东宫。
“……”太子妃沉默片刻,又道:“若父皇一心册立继后, 殿下,我们能阻止吗?”
“不能。”太子给出肯定的答案。
君父之威犹甚,岂是太子能阻止的。
“满朝上下, 也没谁能阻挡了君父之意。”太子的态度很肯定。对于大事大非,他看得明白。
“既然阻止不了, 殿下,倒不若尽量寻一个让东宫不那么吃亏的决策。”太子妃建议道。
太子听罢太子妃的建议,他沉默片刻,道:“尚不知谁人得君父圣意,能被册立为继后。”
目前的天子尚没有表露心意,这等时候真急不得。
“既然急不得,尚未揭晓答案。殿下在担忧何事?”太子妃关切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