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些时间,或者说晚几日。
万蓁蓁也得到消息,秦王殁了。不止万蓁蓁得着消息,金粟宫的杨惠妃也知道了最新的消息。
尔后,杨惠妃病了的消息传到昭阳宫。
对此,万蓁蓁做为皇后,她当然是先免杨惠妃的请安。再差太医去金粟宫替杨惠妃治病。
昭阳宫里。
帝驾前来,万蓁蓁跟枕边人宏治帝讲了杨惠妃生病一事。
“秦王府那一边,尚不敢告知真相。惠妃求情,也说子嗣为重。可怜天下父母心。”万蓁蓁讲一回,杨惠妃肯定是怕吓着怀孕的儿媳。
“待济民媳妇生了,再告知不迟。”李子彻的态度也明白。
“嗯,此法,为子嗣计较,也确实合适。”万蓁蓁点头,她当然同意的。
说了关于秦王府的事宜。李子彻来,可不是为着杨惠妃病了这一点小事。
李子彻有事情要跟万蓁蓁商议,他道:“朕近日精力不济。太子颇多分忧……”
万蓁蓁一听帝王提及朝堂上的事宜。她静静的听一听。往昔也有这等情况,她就带了耳朵,不带嘴巴。
反正帝王想说什么,万蓁蓁管不着。她能管着的便是自己的嘴巴。不应该多嘴的时候,还是闭紧一些的好。
可这一回的情况不一样,万蓁蓁只听帝王讲道:“朕想着,来年济昰兄弟要搬去皇子所。蓁蓁,你不若搬到养心斋,与朕住于一处,如何?”
养心斋,帝王在泰和宫的寝殿。
一听帝王之语,万蓁蓁给惊住。话说,万蓁蓁没闹错的话,帝王如今的情况并不算太好。
要不然,这男女之事中帝王不会太克制。眼下嘛,帝王
让万蓁蓁搬去养心斋,这是做甚?
真是二人亲腻一些?万蓁蓁不信。
“不过小住,你乐意,便是多留于养心斋。待嫔妃晨昏定省时,再回昭阳宫便是。朕信蓁蓁,宫务还得你操持辖制。”李子彻摆明态度。
宫权还是万蓁蓁这一位皇后掌管。
“陛下,你我夫妻。多是亲近,我哪能拒绝。”万蓁蓁没有拒绝。
往常,她想踏足泰和宫的范围,总要提前招呼一回。
如今得帝王的话,光明正大的踏足泰和宫的范围。哪怕是养心斋,万蓁蓁知道的,这于她看似一小步,实则一大步。
“善。”李子彻轻轻颔首。
说是搬去养心斋,也当是来年事。可如今嘛,偶尔里,万蓁蓁也会去一趟养心斋。
在养心斋里,万蓁蓁不止有自己的寝殿。还有自己的书斋。
在书斋内,万蓁蓁瞧见了一些奏本。历年的旧本。
初见时,万蓁蓁惊讶。还跟枕边人宏治帝问一回,可是人摆错了地方?
得着李子彻笑而不语。万蓁蓁懂了,这哪是人摆错了。
“朕瞧过蓁蓁用心描摩,倒有八分似朕的笔迹。”李子彻提及另一事。
“尚需要努力,让人一瞧,还是一眼太假。”万蓁蓁回道。
“无妨,大差不差。”李子彻执起万蓁蓁的手,二人落坐于书斋的小榻上。
“朕近日精力疲乏,倒想累着蓁蓁一二。你替朕读一读奏本吧。”李子彻讲道。
“……”万蓁蓁心头震撼。可对于帝王的提意,万蓁蓁愣神片刻后,她轻轻颔首,她答应下来。
“只要陛下吩咐,我没有不允的。只陛下真要如此做吗?会不会惹人非议声。”万蓁蓁问道。
“天家事宜,朕一言决之。若有非议,不过臣子逾越了。”李子彻的态度坚决。
对于枕边人这一位帝王,万蓁蓁算了解。她有一些猜测。
秦王殁了,东宫势大。还是一家独大,未尝不是让帝王觉得威胁了。
至少万蓁蓁如今对于东宫都是避讳一二。跟儿媳太子妃董氏相处时,也是更和善一二。谁让东宫的前程瞧着太光明了。惹不得,惹不起。
疏香宫。
崔淑妃对于近日发生的事情很关注。她在知道了最新的消息后,她感慨万端。
“陛下待皇后娘娘真信任。”崔淑妃讲道。
“……”崔嬷嬷只能听着。
“嬷嬷,看来惠妃是注定要消沉了。哪怕她不甘心,没了秦王,惠妃已经没了前程。”崔淑妃给了结论。
“如今瞧着,东宫势大。”崔嬷嬷讲道:“娘娘,您瞧,往后是昭阳宫会势起,还是东宫会一直势大下去?”
“拿捏不准。”崔淑妃在迟疑片刻后,给出这样的答案。
“如此,六皇子殿下,这又怎生是好?”崔嬷嬷一脸的着急。
“济远尚年少,本宫不急。且待来日。”崔淑妃态度淡然的讲道。
“可蜀王、凉王已观政。娘娘,六皇子殿下一年大过一年。也快到指婚的年岁了。”崔淑妃不急,崔嬷嬷很着急。
“嬷嬷,你急了。急不得,关乎到济远之事,还当从长计较。”崔淑妃的态度坚定。
就在这主仆二人商量时。有宫人来禀话。
“说说,又出什么事?”崔淑妃很淡定。
“禀娘娘,婉妃娘娘殁了。”宫人禀话时,态度还是有一点惶恐不安的。
崔淑妃听后,她惊讶一回。
摆摆手,让禀话的宫女下去。崔淑妃的目光落在崔嬷嬷身上。崔淑妃吩咐道:“嬷嬷,差人查一查,到底怎么回事?”
“昨个本宫请安时,还瞧着婉嫔的气色不错。如何会今日就殁了,这宫廷内苑,还能见鬼不成?”对于婉妃的死,崔淑妃压根儿不相信什么意外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