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大公主李静淑敢告发的原由。八弟,李静淑不太熟悉。
可嫡皇子的份量,万皇后和父皇的幼子,这份量让李静淑敢赌一把。
“母后不怪,我心凉薄吗?”李静淑说出一直以来,关于自己告发的担忧。
“生母,养母,静淑你左右为难。你没有错。错在人心凉薄,错在崔氏贪心过甚。怨了,恨了,也是崔氏之错。你一个女郎,你不过说出真相,无甚错处。”万蓁蓁宽慰一回大公主李静淑。
在心里,万蓁蓁想,真怨错。那也是怨她。她小瞧了宫廷内苑里,崔淑妃这等狠角色。
或者说,万蓁蓁怨了自己本事太小。
可谁能料到呢,那小宫女的背后还有一个亲哥。她亲哥落在崔淑妃娘家的手里。
拿捏亲哥威胁小宫女。这本来万无一失,若是有一失,不过是崔氏一族里,那把小宫女亲哥给打死的纨绔子弟。
这不,人命闹出来。崔氏一族是压了风声。在宫廷里小宫女当然不知道。
她在抵命时,她亲哥已经没命。可一直关注着崔氏一族这一个“母族”“舅族”的大公主,那就发现了真相与机会。
小宫女会翻案,那是再着复仇的成份。
可崔氏一族会失手,崔淑妃万无一失里,有了一失。
也不过是娘家狂妄过了,小辈里有人把下人的命不当命。人狂天收,命中一劫。
旁人想查知真相,在崔氏一族想瞒时,那当然难。
万蓁蓁的背后没啥大势力。或者说她经营的商社能收集一些消息。可那些消息总是浮于表面的。
不像是大公主李静淑,她是混在崔淑妃的小圈子里。
真是亲近了养母的母族,这一个便宜舅舅家。在崔淑妃有意,想让公主跟养母家的表兄弟们亲近。万一结成亲家的首肯下。
大公主李静淑太容易抓到了触角。
公主有身份,有底子,想拉拢了人心。那当然是有心人成事。
养心斋里,在心里,万蓁蓁已经给崔淑妃判了一个死字。
哪怕帝王不罚,罚得太轻。万蓁蓁也允不了。
毕竟一个害了她亲崽的人,若是平安活着,往后岂不是给效仿者一个坏榜样。为儿孙计较,万蓁蓁也得瞧着崔淑妃干净利落的去地府报到。
金粟宫。
杨惠妃听说疏香宫被封禁了。她先是惊讶。
“嬷嬷,这事情没弄错?”杨惠妃很惊讶。搁她的见识,这十分可能是崔淑妃要栽了。
“娘娘,错不了。这等事情奴婢哪敢有半点谎言。”杨嬷嬷也是心头慌慌的。
要知道疏香宫的崔淑妃膝下可有六皇子,她家娘娘膝下就余一位大郡主。
如今的金粟宫里,一众的宫人们跟杨惠妃一样,那都是心头没底,空空落落。
就在人心慌慌时,疏香宫又出事。宫廷内苑,落杨嬷嬷等宫人的眼中,那真可谓是一家独大。
独大的一家,独香的一枝,那自然是万皇后的昭阳宫。
真可谓是皎皎如月,悬如天际。人心阿附啊。
“崔氏……”杨惠妃念叨一回。虽然杨惠妃很想知道,崔氏犯了何等的天大错处。一下子被人拿捏了。
可再一想,自己如今底气全无。杨惠妃摆摆手,道:“嬷嬷,我们不凑热闹,缓缓,离远一点吧。别让溅出来的一身血给污了身。”
避了倒霉之人,杨惠妃这一点本能那是天生的。
哪怕自认为是谷底之人,可杨惠妃还是识趣的,还没想寻死。
真想寻死,在亲儿子李济民殁了时,杨惠妃就能发疯。可杨惠妃没有。
哪怕儿媳与孙子也殁了,杨惠妃还能忍着。就算要报复她心里的敌人,东宫的太子。
杨惠妃也只是算计人心,有些事情她做了。可有心人,也
不过是自己跳的坑。
让杨惠妃亲自动人,她不敢。也不想。或者说杨惠妃还想活着,她真想瞧一瞧一个答案。那便是东宫太子能否笑到最后?
不瞧着答案,杨惠妃不甘心的。这是她活着的一点支撑。
宏治十八年,大公主李静淑改换养母。由崔淑妃转为万皇后。
便是大公主的封号,也由天子赐下,赐为“德阳”。
德阳公主李静淑。德阳县成为公主的食邑。
东宫。
太子妃在跟太子议事。二人以前亲密,如今倒剩下一点外人眼中的和睦。实则感情如何?
太子妃自知,不过为皇太孙计较罢了。二人的感情,可谓是岌岌可危。
“殿下,崔氏命妇请见入宫的牌子,母后已经拒绝掉。”太子妃说着宫廷里,万皇后的一点事情。
“疏香宫出事,瞧着是大事。”太子妃讲着宫廷内发生的一些线索,道:“目前知道的似乎跟皇嗣相干系。”
至于更多,太子妃没查到。或者说主持宫务那些年,太子妃安插住人手。可到底没安插到关键的位置。
一些浮于表面的消息查得到。真是想查清楚,于太子妃而言有碍难之处。
太子李济泰听后,轻轻颔首。
“孤知了。”李济泰回道。
“只还要劳太子妃多关注一二昭阳宫。孤这一位母后了不得。养心斋快成昭阳宫的地盘。”太子李济泰还是在意了万皇后这一位嫡母。甭管是不是继母。
可皇后的尊位摆那儿。权势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