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太子李济泰观政太久,对于自己父皇的笔迹不会认错。
那由人带笔的,那笔触上的不同。李济泰瞧一眼就知道。
至于谁代笔,李济泰是太子,他想知道时,自然能知道。就因为知道了,对于昭阳宫的态度,李济泰就是非常重视。
大哥殁了。李济泰瞧着少一块挡路大石。哪料想,如今又来一个更利害的。
对于万皇后,李济泰更重视。哪怕万皇后的背后没娘家支持。
可万皇后在禁军之中收揽人心,父皇不曾阻止。这便是要害之处。
更不肖说,万皇后膝下还有两个亲儿子。一想着七弟八弟这两个弟弟。这也成太子李济泰心头的拦路石。
“辛苦太子妃了。”太子又是宽慰一番嫡母。
“为了东宫,我没什么辛苦的。倒是殿下多有忙碌,您才辛苦。特是父皇跟前,从来揉不得沙子。殿下观政,小心谨慎,我瞧着都心疼的。”太子妃关心切切。
瞧着太子妃一双眸子里的关心不似做伪。可太子心中一声叹息。
回不去,二人的关系再回不到过去。没法子,东宫的女眷除了太子妃生下皇太孙。
余下诸人,不是没怀孕的。可怀了好几胎,就没一个能平安诞下子嗣。一人尚可说意外,三五人,七八人,人数太多了。
这般多的女眷小产,太子想说意外,那不是打脸了太子妃的料理内宅一事上,那是疏忽了,又或者恶意了?
这两个答案,哪一个都不是太子想听的。因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宫不宁,这便是太子身上的失分项。偏生太子妃做过了。瞧在皇太孙的体面上。太子还要容忍一二。
只能时不时的,太子偶有暗示。让太子妃不要再过了。真就是过头了,于东宫的大局不利。
太子跟太子妃议一议事。关于宫廷内苑,这一对夫妻都关注着。
等太子离开后,太子妃很失落。
太子妃抿紧了唇,她的心头空落落的。她觉得委屈,可委屈也没地方讲。
“太子妃娘娘。”陪嫁嬷嬷想劝话。
可这些日子以来,劝话的,相劝的,太子妃听得太多。她摆摆手。
“嬷嬷,本宫也想生了子嗣。膝下一子,孩子太孤单了。可……”太子妃的一双眸子里真委屈。
那是她一人能生的吗?没太子配合,太子妃拿什么生孩子。
“嬷嬷也瞧见,太子不爱宿于本宫的寝殿里。”太子妃讲道。
“只是夫人那一边一直催促。您委屈了。”陪嫁嬷嬷是瞧着太子妃过什么样的日子。在陪嫁嬷嬷眼中,太子妃真委屈。
可谓是有苦没法子吐。陪嫁嬷嬷讲道:“明明是那些狐媚子不争气,太子妃您是光明磊落,如何她们出差子,尽数就怨怪到您身上。”
太子妃有没有动手害人,做为陪嫁,陪嫁嬷嬷能不清楚吗?
就是太清楚,陪嫁嬷嬷替太子妃委屈。
“嬷嬷,想洗了本宫的委屈。再往后,再有狐媚子怀上太子殿下的子嗣。总要想法子护了胎。本宫不希望东宫再有小产之事了。”太子妃真无奈。
可再无奈,她还得做事情。不可能颓废的。不为自己计较,便是为了亲儿子皇太孙计较,太子妃还得鼓起了勇气,拿出了能耐来。
“奴婢明白。”陪嫁嬷嬷忙应一声。
一日天光,一场好梦。
对于万蓁蓁而言,醒来,不是一场好梦。
她去了皇子所,去瞧了自己的两个亲骨肉。李济昰不止忙碌学业,他还要照顾弟弟。
至于李济孝,这孩子真遭罪。
奈何太医治了,可不知道如何?待孩子养好后,不,应该说遇火遭,呛烟一回。这是落了后遗症。
“济孝。”万蓁蓁瞧着见礼的小儿子。
再瞧着陪了小儿子的大儿子。万蓁蓁的心头难受。
小儿子李济孝如今成了一个哑巴皇子。他不讲话了。
这事情闹了万蓁蓁心里堵得慌,特别的难受。
至于李济昰,他还是跟往常一样的有耐心,那是哄一哄弟弟,哄一哄亲娘。
可瞧着大儿子的懂事,万蓁蓁的心里更不舒坦。
憎恶自己的错?万蓁蓁没有揽别人错于自己的道理。
来一趟皇子所,万蓁蓁不过是坚定了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决心。
疏香宫。
待万蓁蓁走一遭时,她瞧见的,便是疏香宫内,一份萧瑟,一片孤寂。
万蓁蓁领着宫人们进了殿内。在主殿里,万蓁蓁瞧着的还是孤寂。空空落落的一切。
等着往后殿去,在后殿里。万蓁蓁见到了崔淑妃。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崔淑妃向万蓁蓁见礼问安。
万蓁蓁没有喊起。她只是静静的瞧着,瞧着崔淑妃保持见礼的姿态。
崔淑妃的礼仪很好,好的让教导嬷嬷也挑不出来一丝一毫的毛病。
那举止之间的法度,万蓁蓁觉得自己比不了。至少这般的姿态,不动不摇,坚定如青松一般。
可这般的女孩,心太毒了。或者说立场不对,万蓁蓁瞧着只觉得可憎可恶。
“免礼。”良久后,在崔淑妃坚持不住,已经摇摇欲坠时。万蓁蓁开口了。
“谢皇后娘娘恩典。”崔淑妃忙态度恭敬的回道。
“本宫来,可没甚的恩典。”万蓁蓁的语气淡淡。
“本宫来,不过是想瞧一瞧淑妃的笑话。”万蓁蓁的一双眸子里,那目光冷漠如冰,寒气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