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游戏的种田日常(40)
“是啊,怎么一直不见他人。”
宋柳在一旁沉默片刻,笑了笑:“再等等,可能一会儿就回来了。”
“哥哥,白胡子老头去哪了?”宋小幺拽了拽宋柳的衣袖,道。
宋柳这才一拍脑门,已经有两日不见白坠那个家伙了!
自己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顾兰泱身上,根本没去在意其他的。
“娘,你们这两日有见过白老头吗?”
宋母摇了摇头。
宋二思索了片刻,也说没看见。
“最后一次见他还是三天前。”
不知为何,宋柳觉得这个白坠和顾兰泱一起消失,有些古怪。
他俩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想不通。
宋柳将阿斗叫来,问了问近几日的事儿。
“阿斗,去问一圈,看看手下的有没有白坠的下落。”
宋柳没有问顾兰泱的必要,如果他要消失,没有人能够发现他的踪迹。
一刻钟过去,来人报信。
说没找到白坠。
好,真好。一个两个都突然出现,突然消失,还消失的一干二净。都是好样的。
宋柳有些恼,许久将那口气叹出来。
“说白了也就是萍水相逢,露水之情也。”
少年嘴上这么说,实际上却一次次拖延出发的时间,直至夜色将至。
星辰已经在天空显现出微弱的光芒,日月即将更迭。
其他人也不催他,就在一旁等着。
最终,宋柳坐上马车,挥了挥鞭子。
“不等了。”
或许,与他,与他们,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千斤运扬长而去,离开了长宁镇。
离开城门的那一刻,后面的城楼上传来一阵告别的呼唤。
“宋老板!有空就回来瞧瞧!”
“有空就回来啊——”
是乡里街坊的呼唤。
路途遥远,好在千斤运又快又稳。
这一路上,并没有往日里的欢声笑语。
因为他们大哥好像有些受挫,一路上都不怎么说话,兴致不佳的样子。
“真是的,亏我以前还觉得他是个汉子。”宋二嘀咕着,“结果他一声不吭的就走了,连封信也没留下。”
一旁的宋母连忙查看大儿子的神情,用手肘戳了戳小儿子。
“少说些,别哪壶不开提哪壶。”
宋二抬眸偷瞄了一眼对面坐着的大哥,识趣地闭了嘴。
沿途风景甚佳,尤其是越靠近南方,越靠近平江,风景就越是美羡。
不到七天,千斤运就驶入了平江。
初到平江,风尘仆仆。
宋柳在酒楼简单梳洗,就带着一个包裹匆匆出门。
他此次来到平江,临走前单少爷托他将这个包裹送到古方路的徐府。
说是自己十分交好的挚友。
宋柳不敢多耽误,随意拦下一辆板车,就去了古方路。
其实自己跟单少爷相处下来,对他还是有一些印象的。所以觉得他的挚友应该跟他一样,是一个纨绔子弟,总之没想到竟然是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气度不凡的读书人。
“见过徐先生,在下宋柳。”
徐临有礼有度,举手投足中都不失风雅。
“宋兄不必多礼,落座即可。”
宋柳将自己带来的包裹递给徐临,说:“这是单少爷托我带与你的,还有一封信。”
说着,将随身携带的信件递了上去。
徐临先打开了信封,简单查阅。
“单兄说让我多多照料你,看来你们关系不错。”
“哈哈,其实就是在下会点厨艺,幸得单少爷青睐。”
“宋兄不必自谦。”
徐临说着,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少年。
面相端正,容貌甚佳。
难得,难得。
“若是宋兄今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我府上。千万不要客气。”徐临嘴角带笑,道。
宋柳还真就思索了起来。
眼前这人他在了解平江的时候,听说过不少关于他的事迹。
白鹿洞书院,南方三洲的第一学府。而这位先生,正是这书院有名的教书先生,都说这徐先生学富五车,教学精细。带出来的学生十个有八个考上国子监,剩下两个则是去了应天府书院。
不说把自己的老三小幺塞进白鹿洞书院,就算是有幸旁听两节这“平江第一先生”的课,也算肚子里有墨水了。
少年似乎终于敲定了什么,一脸真挚地道:“在下真有一事。”
“哦?尽管说来。”
“您,能不能让我家弟弟妹妹听您的两节课。”宋柳开门见山,而后又道:“一节也成,就是想叫您给他们启蒙一下,毕竟第一先生的名头在这摆着。还望先生不要怪我唐突。”
这少年,还是一个少见的豁达明镜之人。徐临心下衡量,点头作应。
“好,等你安定下来,就领着令弟令妹到白鹿洞书院听学。”
宋柳立马展颜,起身作揖。
“多谢先生!您可真是济弱扶倾,博施济众——”
“诶,拍马屁的话就不必了。”
徐临被他逗得发笑,连忙拦下。
……
次日,一家子出门看宅子。
跟着牙人走了两三家,要么就是小太,要么就是太大。好不容易有个大小合适的,价格却犹如天价,并且身在闹市。
“只剩下古方路的一家宅院了。”牙人领着几人走进古方路。
古方路位置有些偏远,远离街市酒楼,周遭大多是一些文玩字画和小型书院。
相对安静和疏远,价格也会实惠一些。
这最后一座宅子还真不错,大小合适,有大小两个厨房,分前后两个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