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绵绵(53)

作者: 词枝 阅读记录

“像小美人鱼用嗓子换来了双腿,行走在不属于她的地方,最后总会感到累的。”

所以她在那句所有童话故事的结尾里都会出现的话,“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出现以前,就勇敢地承认自己错了。

喜欢错了人,这不丢人。

大胆地承认自己喜欢错了人,这也不丢人。

所有给自己带来伤害的关系,都应该勇敢地丢弃掉。

只是她现在才明白而已。

陈绵绵并没有讲太多,含蓄、平直而又克制地,三两句话将这几年一笔带过,好像不愿再提。

池既走在她身边,步伐放得很慢,神情也很淡,垂着眼,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这是她第一次对别人讲这件事,难免有些忐忑。

陈绵绵等了他一会儿,难得像那种交卷后等待老师批改点评的学生,有些轻微的局促。

好半晌,池既依旧没有出声。

陈绵绵张了张嘴,笑了一下,“……很傻吧?”

她顿了顿,“我也知道很傻。如果他们不懂的话,你应该懂的。”

像他们这种地方出来的人,天生就会比泡在蜜罐里的长大的人更早熟,更敏感,更会察言观色,更能看清世态炎凉,很难做什么不切实际的梦。

而她还是做了。

陈绵绵这几句话出去,池既还是没有说话,她垂下眼,已经在准备接受来自学长的说教了,等了好半晌,才听见他说。

“没有。”

“……什么?”她问。

“我没有觉得你很傻。”池既停下脚步,看着她,认真地说。

那神情太专注,几乎看得陈绵绵一愣,顿在原地。

“有些情感本来就是没有逻辑可寻的,”池既看着她,“我们都难以预测。”

“喜欢上一个人,甚至还是看起来不错的人,这当然不是你的错,也不必为了这种事情自责。”

心脏倏地停了一下。

陈绵绵依旧愣在原地,看他如此认真地对她讲话。

她向来是有防备的,或许是因为原生家庭,或许是因为成长环境,又或许是人际关系中得到过的不真诚,总之,很少对别人坦诚。

但此刻她在流言蜚语之下,犹豫许久的第一次坦诚,得到了柔软的回应。

有人轻轻托住她的情绪,真诚而坦荡地告诉她,喜欢上了不那么合适的人,那并不是你的错。

连呼吸都停顿了片刻,陈绵绵移开视线,想要打破这微妙的气氛,插科打诨般开口道,

“那你在想什么?”

沉默了那么久,都没有开口。

池既好像丝毫不介意她对于这场氛围的打破,顺着她的话往下,“我只是在想……”

“你当然不是一个轻易动心的人。”他顿了顿,“那么……你是被哪一个瞬间打动的呢?”

你是被与程嘉也有关的哪个瞬间打动的呢?

陈绵绵闻言,停住了脚步。

此前在脑海中浮现过无数次的场景,在这一瞬间,全都定格了。

回顾过无数次的第一次见面吗?灯火通明的舞台上,发光的侧影吗?校园里,操场边的遥遥一瞥吗?又或是走廊上擦肩那次,带着余温的外套吗?

其实都不是。

池既说的对,她并不是一个轻易动心的人。上述种种,都只是在安全范围内的情绪,并不会给她带来什么波动,更别说明显的喜欢。

她真正对程嘉也动心,其实是在最脆弱的那一夜。

始于一次无心的遇见。

第28章 新年快乐2

大一那年冬天,她第一次感受南城的寒冷。

不同于家乡的干燥生冷,这里是湿冷。

阴森森的寒气从袖口衣摆的缝隙中钻进来,无孔不入地侵入,似乎骨头缝里都浸满了尖针一样的冷意。

手脚冰凉,连呼吸都是冷的。

但南城不下雪。

最低气温徘徊在零度线以上,往年细碎的雨夹雪已经能够引起一众南方人的震惊,大惊小怪地从温暖的室内出来,观看那些微薄的、落地就消失的小雪花。

陈绵绵接到电话时,也是那样一个夜晚。

彼时她刚结束一个家教,裹着厚厚的围巾从那户人家里出来,推拒掉那家人让她留下吃饭的邀请,往上捋了捋帆布背包的肩带,穿过楼梯间,行走到马路边。

一步一步,迈上天桥。

这城市向来车水马龙。市中心的写字楼方方正正,每一个窗格里都亮着灯,商场巨大的led屏幕闪动着光鲜亮丽的奢侈品广告,车辆川流不息,从远方驶来,从天桥下穿过,速度之快,一辆接一辆,去往不知道哪里的远方。

陈绵绵孤身一人站在天桥中央,双手揣进外套的兜里,安静地看着这座城市。

很奇怪。

明明她刚刚还在和这里的人打交道,跟家教的学生说再见,跟路边卖糖炒板栗和烤红薯的阿姨说不用了,摆摆手,笑着拒绝卖糖葫芦的叔叔,但此时此刻,她还是觉得,她并不属于这里。

高楼,霓虹灯,高速行驶的车辆。

这些都和她无关。

有时候情绪来得莫名其妙,谁也难以抵挡。

陈绵绵就那么站着,安静地看了一会儿。

目光扫过商圈广场上立着的一大颗冬青树,彩灯绕了一圈又一圈,闪着光的时候,陈绵绵才意识到,圣诞节好像快到了。

圣诞之后,约莫就是春节。

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冬天大概都是需要温暖、热闹、和家人团聚的时候。

不知道奶奶现在怎么样了呢?

陈绵绵偏着头想。

是不是还在眯着眼织毛衣,一边听着老旧电视机里传出来的国产剧的声音,一边戴着老花镜,慢悠悠地踩着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