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嫁给黑心权宦(19)

作者: 日更八千六 阅读记录

院中没有多余布置,只有廊前挂着几道白幡在月色下静静飘动。

殿前横七竖八躺着十几个昏厥的黑甲士卒,还有四五个穿着软银甲的影卫,青鸾顺手捞起一把长刀,刚要进殿,余光却见脚下银光一晃,心里顿觉不妙。

原本晕倒的士卒和影卫纷纷一跃而起,将她团团围住。

一个冷面影卫出剑极快,青鸾勉强躲过,挥刀从薄弱处劈开一个缺口,正待突围之时却顿觉背后一凉,她躲闪不急,长剑直穿入左肋下方,鲜血急涌,青鸾回手于袖中发出数根银针,咬牙撞开宫门夺路而逃。

青鸾躲到无人处摘下脸上的帕子压住伤口,回头时却与一个满身酒气的醉影撞了满怀,这一下扯动了剑伤,疼得青鸾直冒冷汗。

她抬头一看,不料这人竟是刚才被她打晕的那个文官。

那文官醉眼惺忪正要抬头看她,青鸾捏不准他究竟醉到什么程度,怕他日后认出自己,于是便咬了咬牙,心道一句“算你今日倒霉”,就装作被轻薄了的模样,抬手给了他一个巴掌。

那文官被打得一栽,青鸾才趁机抄近路回到凤仪宫。

事后她因任务败落而自责了几日,但却忽然收到李慕凌传来的消息,说要杀的那人已经死在了宫宴当夜。

前世她虽然也有疑问,但李慕凌却安慰她只要那人死了便好,她也就没再深虑。

如今想来,那夜应是在她引开影卫后,还有人于暗中下了手。

下手之人是谁,会是另外三条暗线中的一人吗?

诸多疑问萦绕在青鸾的脑海中,她不知应该从何而解,但有两点她却了然。

一是要找到并除去另外三人,否则淮南王府于京中扎根会越来越深,待到他日时机成熟,未免还会重蹈前世覆辙。

二是要在自己青龙这个身份暴露之前取得宁晏礼的信任,否则……

她想起前世自己和亲路上遇伏的情形,以及前几日蒙面男子被追杀的场景,宁晏礼若是得知她就是青龙,那必定是要追杀她到天涯海角了。

彼时别说报仇,便是保命都难。

“你今日何故频频分神?”李昭的声音突然打断青鸾的思绪。

宫宴将近,此时他已穿戴整齐站在青鸾面前,正一脸狐疑地打量着她。

青鸾回过神,转而打趣道:“奴婢在想,殿下见了宁常侍可能将话说得明白?奴婢这一世前程可就系于殿下了。”

李昭闻言气鼓鼓地瞪了她一眼,不满道:“这点小事我怎会说不清楚,倒是你这奴婢可得小心伺候,免得到时候惹了本殿下不悦将你罚入掖庭做粗使。”

青鸾不觉失笑,拖着长音道:“是是是,太子殿下——”。

宫中明显比平日热闹许多,李昭带着青鸾等人一路来到华光殿,老远就已经听到殿上传出阵阵丝竹之声。

陆皇后与李昭先后入殿,兰心、青鸾各在一侧,画屏等人带着一众宫人次之。

此时大多数人已经到了,殿上正中摆着一张龙腾祥云案几,侧面并肩的是一张金凤翱翅案几,殿下两侧相对分别安放着后宫嫔妃亲眷及朝中大臣的席位。

今日是为贺太子病愈又为世子接风,宴席还未正式开始,众人便都不那么拘礼,在陆皇后与李昭入殿前还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说说笑笑。

大殿靠前端的位置上,正有十几位朝臣围聚在一人身边,陆皇后与李昭初入殿时,那伙人似还未有察觉,仍在一起探讨着什么。

殿上嘈杂渐渐降下来,其他众人向陆皇后与李昭伏手见礼,那群人才后知后觉似的发现二人到来,纷纷躬身伏手。

此时,这些人身后走出一人,他身着暗红冕服,行止间自带着一种傲然贵气,向陆皇后和李昭端端伏手道:“参见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青鸾看到那人,不觉周身一凛,仿佛浑身的血液都翻涌起来,她在衣袖下狠狠攥住拳,心中咬牙道出了这人的姓名——

李、慕、凌!

第12章 第12章

青鸾早料到今日会与他在此相见,她提前暗中劝说自己很久,一定要从长计议,定不能在此被察觉出半分异常,但却不想真见他时,心中的恨意竟如此难抑。

她将指甲刺入掌心,试图以疼痛让自己平静下来。

好在殿上众人的注意这时都聚在陆皇后和李慕凌的身上。

陆氏与淮南王府在后宫势力分庭抗礼已不是一日两日,淑妃禁足之事在前朝早已传开,事情偏巧又发生在陆皇后的凤仪宫,更是引人产生诸多遐想。

在五月十五赐宴消息刚传出的时候,百官就不禁感叹,此乃权衡这两方阵营的良策。

一来在淑妃被禁足后为世子接风,可平息淮南王的不满;二来此宴亦是表现对太子的重视,安抚陆氏;三来将原本的家宴改为百官相聚,更显圣恩浩荡,君臣同心。

这旨意出自谁手,满朝文武自然心照不宣。

他们抱着观望心态,想看看陆皇后与李慕凌会在宴上有什么样的交锋。

众人只见陆皇后微微抬起广袖,朱唇微启,“世子请起。”

李慕凌闻言起身,青鸾察觉到他的目光似无意般从她脸上划过,于是便微微垂眸,在李昭身后低头覆手,装作没有看到。

李慕凌眼底生出一抹讪色,那神情不易察觉且稍纵即逝,再看时他眼中已浮现出温朗的笑意。

陆皇后先开口道:“世子为太子病情,特从远道送来青叶疏风草,实在是用心良苦,本宫心中感念,在此谢过。”

陆皇后面上不着痕迹,倒是在“用心良苦”四个字上特意加了重音,言外之意李慕凌怎会听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