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破案我直接看答案/看见真相的女捕头(122)+番外
看小孙女吃着吃着,老婆婆捂了捂干瘪的腹部,忍不住抹了抹眼泪,又用袖口擦了擦孙女粘到米汤的嘴角……
言淡看这些人匆匆来,匆匆去。
极少有人闹事,即便有一两个嫌粥少的,也在言淡抽出刀后,瞬间不敢多言。
她面色严肃地维持着秩序,每个人只能取一样的量,不能代取,也不能重复。
有人看着言淡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思忖她应该还算心软,因此对着她哭诉跪求,诉说家中的不易。
连捕快担忧地望了言淡好几次,就怕她心软开了先河,导致后几日不好办。
言淡咬了咬嘴唇,好歹坚持住了。
毕竟这灾害中谁都不容易,粮食只有这么多,如今给你多一些,便有可能剥夺了其他人生存的机会。
言淡是个凡人,不能做到完美。但她不会以自己的喜好做取舍,只能尽量公平。
就这样长长的施粥队伍越来越短,直至桶里的粥完全舀尽,队伍中却还剩几人。
他们穿着薄薄的棉衣,手上面上均有冻伤甚至溃烂,这些人却毫无所觉,只眼巴巴的看着桶里。
连捕快也有些不好受,把几个桶翻过来倒过去,用勺子刮过桶壁的每一寸,最终又积累出了半碗。
他擦了擦汗水,打量了几个人,把最后这点粥平均分到了每个人的碗中。
几人颤抖着手,一点点抿着碗里最后的一点剩粥。
他们眼眶中好似盈着泪水,小心翼翼地慢慢咀嚼,仿佛这样那粥便能变得更多一些。
吃完直到他们离开,言淡保持沉默,张了张嘴,最终也没能问出那句话。
因为她心中知晓,粮食只有这么多,每日的都有定数,是不能随意加的。
两人默默站了一会,这才收拾了东西,还到了厨房中。
第121章 葬礼
赈灾第四日。
即使在所有捕快的不懈努力下,这片区域的百姓人数依旧少了一百多。
一百,如若是平常时刻听见,言淡一定不会觉得是个很大的数目。
但当这一百多,变为街角哭泣孩子的母亲,变为把吃食让给父母饿死的男人,变为抢夺粮食时被踩踏而死的孤儿……
一个个数字被具现化到眼前,即使每日拼尽全力也无法拯救他们,言淡这才真正认识到,在灾害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尸首太多,任其在家中停放,极有可能造成疫病。
即使是冬日,尸首腐烂较慢,也不能排除其产生病菌四处传播的可能性。
好在古代的人虽不知瘟疫来源,但根据经验也知晓灾害尸横遍野,其后瘟疫横行,因此也总结出了及时处理尸体的措施手段。
于是这日的夜间,变为了所有捕快一起‘清理’尸体的时刻。
把他们挪到空地上,在其亲人的阻挡和怒骂中,一把大火点燃所有,消除一切病源的可能性。
这里一向信奉死者为大,要处理掉他们亲人的尸体,曾经施与过再大的恩惠也不能熄灭他们的怒火……
冲突是必然会产生的,面对失去理智的人们,争夺尸体的过程中不少捕快身上皆承受了不同程度的拳打脚踢。
此刻即使用武力威慑也收效甚微,甚至引起更恶劣的后果。
言淡不如其他捕快力气大,眼看着尸首被他们的家人抢走藏起来。
只能另辟蹊径,找周围居住的街坊邻居,不厌其烦一遍遍讲产生疫病后传给其他人,后果不堪设想,可能大家都会受到影响……
她知道这样利用百姓的恐惧,手段有些卑劣。
但如今捕快们太累了,已没有太多精力应付更多纠缠,只能依靠群众的力量。
言淡一家家的奔跑,她的嗓子在这几日维持秩序的时候就有些哑了,如今更是有些说不出话。
好在她的努力起了作用,疫病严重后果让其他百姓不再作壁上观,纷纷过来搭了把手,阻止这些激动的亲属,又把尸首一个个带了回来。
这把火终于点了起来。
捕快们在附近砍了几棵树,问清了这些死者的姓名,最后由伏清合一个个刻在了削好的木板上。
众人等火熄灭,把所有的‘黑灰木炭’埋在巨大的坑中,把墓碑安放在其上。
亲人们陆续上前磕头,捕快们也一起,完成了这场简陋又盛大的葬礼。
黑烟缭绕中,每张悲泣面孔映入其中,发出沉痛的低鸣盘旋升起……
他们在为失去的亲人哭泣,也未明日是否能存活而彷徨。
葬礼之后,这群捕快们这才终于有了喘息的时间,带着一身伤痛回到临时住处。
临时住处是间空房子,其中没有家具,也难以找到被褥。
捕快们只得捡些柴火,众人围成一圈席地而睡,勉强能取暖。
连日来的艰难疲惫获得拳打脚踢,难免有些许捕快产生对百姓的不满,这个时候便又需要伏清合的调和。
他如同这个捕快家庭的大家长一般,每日观察着大家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对每个人都嘘寒问暖,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加以安慰。
让伏清合欣慰又佩服的是,这个大家庭中最小的‘女儿’言淡,她的心态却仿佛一直稳定,不论是身体或是精神上的压力都无法使她动摇分毫,还能在这个大家长疲累之时接过其手中的重担。
第122章 生病
赈灾第五日,雪终于停了。
太阳照射着路面,一点点融化着连日积累起来的雪堆,众人也萌发出了希望……
伏清合却病倒了……
白日本该是捕头召集大家集合出发,却在角落发现了昏睡着的伏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