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人破案我直接看答案/看见真相的女捕头(121)+番外

作者: 吃西红柿不吐番茄皮 阅读记录

实际郡城粮仓粮食还剩不少,但雪刚开始下,还不知这灾害要拉锯多长时间,刺史不想贸然把粮食都投入进去……

“我知晓了。”伏清合点了点头,“那这些粮食,刺史打算让我们用几日?”

“三至五日,到时路通了,我会在送粮出城前再送一批粮过来……”

“明白了。”

他转头又去看最后一车的棉衣,用手摸一摸还算厚实,但有些不够软和的部分夹在棉层里,布料也有些发灰,不知是从哪里搜集来的旧衣。

聊胜于无吧。

押送人似乎害怕他们又多问些什么,完成交接后马不停蹄便走了。

“伏捕头,现下怎么办?”

伏清合环视四周,远方已有人影在向这边眺望,似乎是有百姓发现了赈灾队伍。

他拍了拍车上的粮食,“这些粮食直接分下去定是不够的,找一处仓库存放粮食。再寻一家借个厨房,搭粥棚……还得分一部分人去搜寻是否有房屋塌毁的,召集百姓们救人……”

数了数自己的队伍,一共十多人,人手有些不足。

现下想通知分部的捕快,也不知如何传递消息。

伏清合转头望向袁承继,“承继,你这几日多跑跑州衙,路一旦通了,你便跑一趟,看看分部能调多少人过来。”

“是。”

“其他人便分成三个队伍,两个人留守仓库,看着粮食。五个人去办粥棚的事宜,剩下人则跟着我一起,把棉服分发下去,搜救房屋塌毁的受害百姓。”

“是!”

第120章 分粥

每个人按照分配的任务兢兢业业开始忙活起来,虽早预料到大雪可能引起的灾祸,但他们依旧低估了其惨痛程度。

言淡几人刚搭起粥棚,尤悠便过来又带走了三人。

那边房屋太过密集,一个倒下,连带着周围近处的一齐压垮。

负责救援的捕快们不仅要疏散群众,还得在废墟中救出压在瓦片房梁下的伤者,或是处理那些早已没了声息的尸体。

如若只有这些,那还只是略微繁琐了些,需要多费力气就可办成。

更麻烦的是被救出的百姓,该如何安顿的问题。

大雪已下了许久,这灾害也持续了好几日。

许多人家本有的存粮,也因家中房屋受损,被雪水泡坏了些许粮食。

再加上灾祸中为了求存,半夜偷抢粮食的行为已在前两日频频发生。

如今百姓皆人人自危,不肯再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捕快们只好寻些家中屋子大的,一家家说服他们,并给些许粮食银钱的好处……

人手实在是不足,因此只得独留两人,在粥棚这边面对一群饥寒交迫的百姓。

粥棚前粥还未熬好送到,人们便已拿着碗蜂拥而至,现场拥堵一片,丝毫缝隙都未留下。

有些受灾了的家庭连完整的碗具都未留下,不拘家中还剩什么能装东西的,勺子盆子都带上了。

言淡借了个还算完好的厨房熬粥,给了屋主一些银钱做报酬。

好在她在家中便做过这个活计,因此对米和水的把控心中有数。

由于粮食不多,还得坚持好几日。

她只能把粥熬得略微稀了些,看着米粒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到锅底,些许泛着淡淡的黑色。

这个比例不算太稀,应该还是能让人填个肚子,维持些时间。

言淡不知为何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想着自己今日晨间还吃了包子,虽然是素的但也比这好上太多……

此刻不是伤春悲秋的时候,她强制收回心神,重新把注意力放回手中的事情上。

浓稠的汤水冒着热气,在层层的水雾中咕哝咕哝冒泡。

时间越久,汤水越浓郁。

分明只是简单的米汤,在此时此刻,却有可能成为某个人救命的稻草,因此言淡的每一步都格外慎重。

她看着熬得差不多了,便麻利把米粥慢慢倒入大桶中,用木盖盖好,又加了层布保温。

然后再次放米加水,开始了新一轮的熬粥。

同样的动作重复几遍,直到装满几个大桶,言淡才熄灭了灶火。

装了粥的桶极为沉重,即使经过了锻炼的言淡也搬抬得艰难,最后还是叫了几个百姓帮忙,将自己份额内的干粮分了部分给他们,才顺利将所有粥桶搬上推车。

即便是有人帮忙,言淡也已累得气喘吁吁,腰上也隐约有些痛意。

她丝毫不敢停留,艰难把车推到现场。看守粥棚的连捕快过来帮忙开路,花费了好一番功夫拨开人群,走到粥棚下。

看着那些布满红血丝的眼睛中迸发出对食物的贪婪,他们木愣愣地看着粥桶,如若不是这一身捕快服还有些震慑力,怕是会连粥带桶直接抢走。

按照分工言淡本该可以休息一会,但看百姓们的架势,只让一人施粥恐怕是维持不住。

她干脆留了下来,让连捕快专心打粥,而自己则在一旁维持秩序。

人群熙熙攘攘,每个人面上皆挂满了愁苦。

有人拿到了粥便迫不及待地喝了起来,又被急促的动作弄得不小心呛到,剧烈咳嗽。

即便如此,他稳稳抱着怀中的碗,一粒米都未撒。

旁边的老婆婆紧紧牵着小孙女,家中的碗已全部压碎,她只能拿出缸中舀水的木勺子。

勺子很大但也大不过一个碗的容量,两人肯定是不够。

所以打满粥后,老婆婆咕隆咕隆连饮几口。

这才又让连捕快加满,这才走到不远处,让小孙女慢慢的吃。

看来刚才那几口,便是她的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