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破案我直接看答案/看见真相的女捕头(177)+番外
她思考片刻,“那午后或是晚间呢?学道学子可有夜不归宿的情况?”
“酉时至戌时,我们会一齐上晚课,念诵《玄门早晚功课经》,玄成道兄会在场指导,也会记录到场人名。”
卯时初、卯时三刻、未时初、酉时至戌时……几个重要节点基本上贯穿了一整日。
紫曦观建成后,春明山白日人不少。
凶犯手段残忍,受害者不可能不挣扎求救,在山上作案可能性几乎算作零。
如今的山路并不像现代那样平整,即使是道士们特地请人一起重修了山脚到紫曦观的山路,但也只能说比起以往更易行走,比起现代齐整的台阶和平台还是有些许差距。
好在春明山不算高,言淡和温良体力算是不错,速度保持匀速,用了半个时辰到了观门。
下山相对来说比上山更难,因此速度减慢,可能需要更久,更别提还有到后院的这一段……
需看过那些名单,才能知晓凶犯的犯案时间。
然后通过时间,大概划出时间段内凶手能到的范围,以此推论出作案地点。
言淡理清了思绪,问道:“不知可否请道长帮我去拿来这几处的名单……”
第197章 进展.皮囊案
紫曦观的人逐渐增多,因此近半年的名单有厚厚一沓,内容不少。
好在言淡目标明确,单单看那刘有束的行踪,倒也没有混乱。
刘有束是去年来的紫曦观,至此时有近半年了,此后的早课从不缺席,比起其他弟子称得上是勤勉。
又翻阅膳堂那边的记录,能看出这刘有束也并未总待在观内,几个月的时间,他便有三十多天的日子未在膳堂用午膳。
再看晚课名册,刘有束一共缺席六日,倒也不算显眼。
结合着膳堂记录一起看,便能发现些蹊跷。
这六日与未在膳堂用膳的日子重合了。
刘有束极有可能用过早食后便下了山,花费了一整日的时间去完成犯罪,夜间才回到紫曦观的后院。
这一整日的时间,言淡并不认为是诱拐女子花费的。
刘有束早已在观中便欺骗了那些女子,只需趁下山时将人引到选好的地方,便能将人绑架,不需要太多时间。
他所选的地方离春明山不算太远,来回不能时间过长,不然难以赶回紫曦观。附近应毫无人烟,有个荒废的房子或是地窖囚禁受害者。
今晨被发现的贺彩敏,死亡时间在昨夜,离失踪时间已过几个月。
另一名死者虽死亡时间更靠前,也距离失踪时间许久。
而刘有束未在膳堂用膳的时间,应是去给被绑来的女子送饭……
身上有捆绑的痕迹,这正是被害者无法逃出的原因之一。
凶手并未用到迷药亦或是麻醉性质的药物,‘剥皮’的手法也极其粗暴,应还处于练习状态……
手法不熟,加上受害者反抗,事后清洗身上的血迹,才需要花费一整日的时间……
对于如今的‘作品’,刘有束并不满意,因此将被害者丢回了家中附近……
只因这并不是让他想要收藏的作品……
……
在言淡看完记录沉思的时候,温良也问到了些许线索。
“你说你见过这姑娘?”
蓝衣学子又仔细看了眼画像,“应当不会错,那日我见着殿侧刘兄正和这位姑娘讲着话,虽未见着正脸,但我记得姑娘右侧面颊上有一颗大痣,位置一模一样,梳得也是画像这个发髻。”
言淡在侧旁听见,思忖着,面颊上有痣的是朱绣绢。
她听温良又问。
“刘兄?你可知其名。”
“刘有束……”
“你可见过他和其他人接触?”温良将画像一一又展示了一遍。
“那便不知了。”
“这位刘有束现在可在此处?”
蓝衣学子摇了摇头,“晨间便没见着了,可能是下山了。”
又下山了?
言淡站起身,“我看你们这儿的房间都是两人同住,刘有束的同屋是谁?他在哪?”
这次蓝衣学子倒是能答出来,“刘兄的同屋是曾兄,名为鹤岩……曾兄一向刻苦,从不下山,此刻一定在屋子里苦读。”
说完抬手指向二排偏右的一间屋子。
言淡听完望了望那屋子,又看向温良,“刘有束既然和被害者有所接触,不如问问和其住在一处的曾鹤岩,看看此人行迹是否有可疑之处。”
第198章 匣子.皮囊案
“既然这学道弟子说曾鹤岩常年在屋子里苦读,怕是极少出门,自然不会知晓刘有束在外边的行动。”
温良并不像言淡有金手指笃定凶手,跟来了紫曦观后见到许多人和事,也有自己的考虑。
虽已问出刘有束可能与朱绣绢有所联系,但那学子到底只看见过一次,甚至只是个侧脸,右边有痣的姑娘并非只有朱绣绢一个……所以温良并不完全相信这蓝衣学子所言,仍旧寄希望于找到黑衣道士说的那位学道弟子。
他犹豫片刻,婉拒了言淡,“不过言捕快说得也有些道理,我这边还有几人未问,说不定有人见过道长说过的那位学子。所以,我们分头去问更为稳妥。”
“好,那我便去了。”言淡没有证据,不好直言这两者本就是一人。见温良婉拒了自己,拱了拱手,便朝那屋子走去。
走近过道,从窗口路过时便听见里边的人正在摇头晃脑的朗诵。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