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人破案我直接看答案/看见真相的女捕头(178)+番外

作者: 吃西红柿不吐番茄皮 阅读记录

声音洪亮中带有一丝沙哑,应是读了一会了。

言淡敲了敲门,房中人并不理会。

直到敲门声越来越响,那读书声才稍作停顿。

曾鹤岩读得正顺畅,被突然打断。开门之时本有些怒气,想开口骂得对方抱头鼠窜,谁知一开门猛然便见着了个令牌。

那令牌不是纯金,上边雕刻了大鹏纹路也较为简洁,看上去并非名贵之物,但当中奉公门三个大字却不容小觑。

“奉公门……”曾鹤岩视线下移,触及黑色捕快服立即清醒过来,态度也恭敬不少,“见过捕快大人。”

他虽已读书,但身上并无功名,因此仍旧端正地行了礼,才直起身等待问话。

“你和刘有束可相熟?”

听见被问的主体不是自己,曾鹤岩松了口气,“我们住在一处,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但极少说话。”

言淡走进房间。

看那两边床铺中间隔着口箱子,书桌上干干净净只有本书籍……

打开柜子,一共六层,书籍占了四层,最下两层则放了些杂物。

她仔细观察了一会,指着柜子里问,“哪些东西是你的?”

“最上边两层和最下一层是我的,其他是刘兄的。”

言淡点点头,边翻看着书本边问,“刘有束说过下山会去哪么?或是有没有常去的地方?”

“刘兄平日和我聊的不多,即使提起,也是与道法相关的。”

“道法?”

看那书柜里属于刘有束的位置,除了科考要用的,的确也夹杂了《道德真经》《南华经》《文始真经》等书籍。

言淡仔细看过,突见到下方隔层中,有个方正的灰尘痕迹。

应是平日放了个匣子,日积月累边缘便留下了些许印记。

她指着这处问:“这里放着什么?”

“何处?”曾鹤岩凑近看了看,思索片刻,“我记得应是个上了锁的匣子,刘兄平日宝贝的紧,不让人碰。”

“匣子里是什么你见过么?”

“不清楚,兴许是银两吧……有几次下山时,刘兄带了这匣子,我猜测应是要花钱置办什么……”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出自于《礼记·大学》

第199章 紧急状况.皮囊案

‘有几次下山时,带了这匣子?’

这话说明,凶犯并非每次下山都带匣子?

言淡转头望向曾鹤岩,和缓的神情逐渐严肃起来,“几次?”

“什么?什么几次?”他并未听懂。

“我问你,他带箱子下山有几次?你又是怎么注意到的?”

曾鹤岩被那目光触到,感觉到内里的冷意,不自主退后半步,“具体几次不大记得了……只看到刘兄夜间回来的时候抱着那匣子,因为扰了我的睡眠,所以印象才深刻些。”

夜间回来,便是没有上晚课了。

正是自己猜测的犯罪时间。

糟糕,今日他下山带了匣子,那……

言淡绕开挡在前边呆愣的布衣书生,飞快朝外边跑去。

按之前的规律来看,刘有束用完早膳至少是卯时三刻之后的事。

仰头看了看太阳,虽不知具体的时间,但现下至少已过正午。

即使现在立刻下山也至少花费半个多时辰,还需得说服包捕头让他派人在范围内进行搜索……

来得及么?

回忆起芦苇地中狼狈冰冷的尸首,又想起泥地上那行孤独的脚印,以及少女斑驳的皮肤,其友人后悔的泪水……

言淡疾跑到温良前边站定,她瞥了眼旁边围观的人,将温良拉到角落,“刘有束极有可能是凶手……”

“可……”

她抬手阻止了对方发出疑问,“他晨间便带着疑似剥皮工具的匣子下了山……在贺彩敏之后失踪的还有两名被害者,她们十分危险。”

言淡察觉到举起的手臂发麻,指尖也微微颤抖。

她连忙放下收拢到袖笼里,“来不及解释了,现在得尽快联系其他人进行搜捕。”

知道了事情的紧急性,温良不再多问,顺着这番话的思绪,他也迅速发现了难点。

“可是如今已接近未时……等我们下山,再到奉公门,至少也……”

是,来不及。

怎么算都来不及。

言淡深吸一口气,“边走边想。”

她飞速朝院门走去,不一会便来到了小径前。

焦急使人有些脚步不稳,这山路上可容不得分神。

言淡在跨下一个陡坡时,没有抓好树干,脚下踩到一滩湿泥,略微滑动便差点摔下山去……

猛然的惊吓,反而使驱动过热的大脑冷静了些许。

心中蓦然划过了刚刚见过的一个人。

伏捕头。

奉公门捕头皆能使用专人训练好的信鸽,他们佩戴了特制的鸽哨,也有独属于捕头的暗号……

只需让伏捕头用信鸽联系包捕头,便能迅速召集捕快,进行地毯式的搜索……

早一些搜索,失踪的女子便多一分生机。

言淡眼前微亮,速度加快,脚下比起更加稳健。

跟在其身后的温良本就留意着前方,以防言捕快不留神摔下去。

观察女子不再慌神,动作灵活起来,猜想应是有了应对方法。

不愧是言捕快,这么一会就有了对策,果然聪明绝顶。

言淡不知身后捕快再次对自己产生了崇敬,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便是不停祈祷……

伏捕头不要下山了啊!

希望他在下山前崴了脚,言淡不自觉便诅咒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