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人破案我直接看答案/看见真相的女捕头(228)+番外

作者: 吃西红柿不吐番茄皮 阅读记录

“是。”

话说完,他先行挑选了两人,“这磐县中何处可以买到药物,又有多少大夫,劳烦你们二人跟我一起将药物来源好好查一遍。”

案卷上记录柳虹笙供述自己的药物乃是自制,却未在其住处找到任何药物。

因此伏清合怀疑他如此供述是为了保护共犯,如今共犯为帮其脱罪再次犯案所以暴露其存在。

共犯所用药物和此前一致,那么这药物极有可能便是他所提供,所以才未在柳虹笙处找到药材。

两个年轻的小捕快被捕头选中有些受宠若惊,回答的声量格外洪亮,“是。”

不愧是伏捕头,来了分部也要带新人。

这两人冻得直打颤,衣着打扮一看便是未在冬日办过案,大概率是去年年初进分部的新人。

言淡心中感叹了一句,等袁承继尤悠选完人之后,也跟随着挑了个看上去性子活泛些的捕快,跟随自己离开,剩下的人则继续看守现场。

她虽习惯独来独往,但毕竟不熟悉这磐县的环境,这才选择一人带路。“我姓言,你称呼我言捕快便行。”言淡先自我介绍了一番,随后问清了对方的姓名年龄。

这捕快名为姚冬,在分部已待了六年,如今刚升上二等。

“姚捕快,这附近一共几条巷道可通往古宅,你可知晓?”

言淡回忆起照片中,那凶犯便是站于巷道内,背景还有一辆离去的马车。

这柳虹笙相貌突出,如若行走在路上一定引人注目。因此言淡推测柳虹笙是被马车送到巷道中,所以没被路上行人商贩瞧见,随后从巷道穿行到现场作案。

“这附近啊,有三条巷道。”姚冬边想边挠了挠耳朵,“这三条皆有交汇之处,所以是互通的,古宅处于较为中心的部分,所以三条巷道皆可通往古宅。”

“附近居民不少,又是守岁夜,这普天同庆的好时候,巷道夜间应有许多人经过吧?”

姚冬摇摇头,在言淡注视下,勉强忍住这股痒意,“这也不好说,雪夜案轰动一时,近段时间只要是夜间有雪,许多百姓都不敢单独出门,有人敲门拜访也是非熟识者不敢开门……”

说完实在是痒得不行,他忍不住又挠了挠。

言淡走路间,余光瞥见他的动作。

她见姚冬长得精瘦,还有一对大大的招风耳,在这冬日寒风中吹得红肿,应是有些冻伤了。

所以两人对话间,他才会时不时伸手去挠。

“你的冻伤膏呢?”

姚冬讪笑道:“本是带了一瓶,到了磐县便找不到了,可能是赶路时掉了出来。”

第263章 人际关系(下).冤假错案

言淡停下脚步,从袖袋掏出个小瓶装的冻伤膏,“这瓶给你。”

“真是太感谢了。”

姚冬瞧了瞧这瓷瓶,认出是好东西,越发仔细接过药膏。

膏体冻得有些发硬,他小心翼翼用手指挖了许久也只沾染了少许,只得用了些力,谁知直接挖出了一大块。

“哎呀对不住,言捕快,我取多了。”

“无妨。”这次出门,言淡带的冻伤膏不少,她拍了拍其肩膀,扫落大氅上积累的冰粒子,“这瓶送给你了。”

姚冬惊讶着摇头,“这怎么好意思?”

“别客气,这冻伤膏我带了许多,分你一瓶也还有剩余……你今日好好给我带路便算是报答我了。”

姚冬这才放心将药膏厚厚涂在耳廓伤,后拍着胸脯说,“你放心,虽分部设在了附近的郡城,但因案件原因,我来这磐县次数不少……再加上我夫人便是来自这磐县,因此我对这边虽说不上了如指掌,也算得上轻车熟路。”

“那劳烦你了。”

“言捕快太客套了,辅佐查案是咱们的职责,我定全力配合。”

“那便好,我恰好有许多疑问需要你解答……”

言淡瞧着他将药膏涂好,便让姚冬继续带路前往别的巷道,边走边问道:“那案卷上只说柳虹笙在琴斋卖琴,很受客人追捧,但却未写明其关系近的有多少?这其中有没有家世极好的,或是和衙门相关的?”

“当初查案的时候也从这个方向查过,我特地为此问了住在磐县的远房亲戚,算是知晓个大概。”

姚冬走路间将药膏仔细放到衣襟内的暗袋中,耳朵上的痒意也消散几分。

他对言淡赠药行为有些许感激,因此回答得格外细致,“这柳虹笙脸长得白净俊朗,从幼时便在磐县因相貌出了名……买琴的除了真正爱琴之人,其他惯是些爱附庸风雅自视过高的,柳虹笙的好皮相与名头恰好对了他们的脾性,因此许多人借此与他交际。”

“柳虹笙对待其顾客,不论男女,都极为有耐心。从他那里买了琴的,十有八九均和其吃过饭饮过酒,更有甚者……”他神神秘秘压低了声音,“邀请他去了家中,相处一夜。”

“可你要说柳虹笙与谁格外亲近,那似乎也没有。不论是与他饮过酒还是度过一夜,但只要不再买他的琴,那柳虹笙也便不会理会。”

对待客人都一视同仁,那对待琴斋老板呢?

言淡想到便问,“这琴斋的主人又是谁?柳虹笙为何会心甘情愿为其做事?”

“琴斋主人名为林修渡,林老板常年四处寻找名琴不在磐县,所以将琴斋交由给柳虹笙打理……至于柳虹笙为何会为其做事,这我也不知晓,或许是为了钱吧。他文不成武不就,脱离了琴斋,便再找不着这么舒适又能赚钱的活计了……”

林修渡,琴斋老板的名字并非标注上帮凶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