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世清道:“就剩一个?”
言世清笑了笑,“他今年十几岁了吧,难道在他之后就没有入学的吗,偏偏把他略过去了。”
言世清心道,满门武将只一个读书人,这让他不得不多想,若非他身子养好了,大抵现在还扮着女装,估计也得去读书。
言世清皱着眉道:“你打听打听,陆允诚可有什么弱症或是急症。”
这一打听就不得了了,陆允诚去年在书院晕倒过,再一打听幼时的确身子不好,还是三年前来读书的。
三年前,陆允诚十二岁,已过了启蒙入学的年纪。
他幼时体弱多病,他父兄也不常提起,而后身子养好了,虽能习武可因病根却不能参军。
读书时发病还有小厮照料,战场上生死瞬息之间,谁能照料得了他。
言世清听完这些心里不太好受,比起因为这个他更愿意是陆允诚品性有瑕,性子不好,因为体弱并非他所愿。
不过言世清还是将这些如实告诉言月莹了。
若是崔家知道这些还要把女儿嫁过去,他无话可说,如果崔家不知是陆家有意隐瞒,那就更不得不说了。
本来言世清还觉得此事并非陆允诚所愿,倒不如给陆允诚塞张条子,让他自己和崔家说,也别见了,找个借口这亲事就断了,这种私事也不用告诉外人。
不过后来一想,陆家故意隐瞒,倘若不告诉崔家,亲事突然断了崔家没准儿乱想,这不是陆允诚的错,那更不是崔如英的错了,所以他还是告诉言月莹了。
言世清他每月回去两次,这会儿还回不去,就给传了封信,
言月莹看完信还愣了愣,白玉有瑕,陆公子身有旧疾,去年还犯过病。
一方面言月莹觉得可惜,既为崔如英也为陆允诚,人样样都好,可这旧疾会不会复发什么的谁也说不准。
陆允诚若是当初像她弟弟一样把病彻底治好就好了,估计也不会像现在这样。
言家也是如此,言世清病一好就去军营了。一家武将,就陆允诚去读书了。
听崔如英陆允诚边塞诗写得极好……
当真可惜。
这事儿言月莹悄悄告诉了崔如英,没当着楚玉珠的面说,私下打听来的,贸然传销出去对陆允诚也不好。
不过大是大非上言月莹还是分得清的,可惜是可惜,但陆家做得不对,“这陆家也是,这么重要的事都瞒着。”
崔如英还没反应过来,她眨眨眼睛,反应了一会儿才道:“我和陆夫人说一声吧。”
不过此事也非陆公子所愿,就别揭人短处了,借口推掉过几日的邀约就是。
陆家这是有意隐瞒,唉,旧疾治好了倒没事,可是去年还犯过病,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再犯病呢。
若是拿这事去问,陆家大抵会说身子已经养好了,根本不必过于担心,又或是说别的什么。
可以后的事儿谁说得准呢,说句不好听的,哪日旧疾复发,还不得崔如英照顾。
如果日后有那样的日子,那还是算了吧,言月莹说得对,这种事儿还瞒着,还不如提前说了。
不在意的自然不在意,若是在意的等日后发现,那不得跟着大闹一场。
还是陆家想着嫁都嫁过去了,日久生情了也许发现了就不会闹,就算闹了没准儿那会儿都有孩子了,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二更
倘若事先说好,崔如英没准儿还会考虑考虑,可这样故意瞒着,算什么呀,陆家都瞒着了,那还考虑什么。
只见过一面,又没什么情分可言。
言月莹安慰起她道:“京城公子那么多,以后肯定还有呢,你别往心里去。”
可别因为这事儿坏了自己的心情。
其实做这事也难,不成倒还好说,日后亲事若是成了,言月莹岂不是里外不是人了。
若非真的交好也了解,她是不会揽这事儿的。
崔如英点点头,“这回多谢月莹姐姐了,这种人家我是不会嫁过去的,一辈子不再发病还好,若是发病出了什么事,我这岂不是跳进火坑了!”
言月莹道:“就是,不过你私下也托人问问,万一打听出的不准,别耽误大事。”
崔如英点点头,言月莹能和她说,那就是有九成真。
二人说了会儿话就分别了,崔如英先去了安定侯府,和陆云蓁说了说。
陆云蓁听完又是气愤又是窝火,这样要紧的事儿也瞒着,陆家做事当真是不地道。可别说是等这见第二面的时候或是想等定亲前再说,那个时候再说早就晚了,临到头悔婚,再议亲该如何是好。
或是根本不打算说,嫁了人还不是受陆家拿捏。
陆云蓁道:“我还当不读书的老实呢,一家武将心眼可不少。”
崔如英义愤填膺地点点头,“就是就是!”
陆云蓁道:“那头我回绝了,以后再见更好的。”
崔如英想了想道:“若回绝,就别提陆公子有旧疾的事了。我读过陆公子的诗册,他边塞诗写得很不错,想来生病也并非他所愿。亲事不成,日后还有用得着地方,何必揭人短处呢。”
陆云蓁点点头,原本她想陆家问的时候,直说令公子还是先养好身子再说议亲的事。
不过做事留一线,还是算了。
陆云蓁借口自己有事推了几日后的宴会,过了两日陆家夫人又邀约,陆云蓁依旧借口推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