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有天(176)

作者: 书墨温酒 阅读记录

魏顺知道张英奕想问什么,笑着点了点头,再道:“皇上的确还有一道口谕。”

张英奕陡然垂首,诚意认错:“刑部侍郎一事,的确是微臣失查,微臣听凭皇上发落。”

魏顺见状连声说道:“尚书大人急什么?皇上的口谕杂家还没念呢!”

张英奕叹声,在心里做好了准备,“公公请吧!”

魏顺正声说道:“皇上的意思是,他相信尚书大人您的为人,刑部侍郎的事想必大人您也是不知情,只是往后还需多加审查下属才是,切不可再出查错。”

当朝六部中,吏部与礼部将培养储君视为己任,故有心追随太子,而户部与工部则效命于敬王,唯兵刑两部中立。

如今因贪墨徇私牵扯了不少朝中官员,正是庙堂空虚之际。皇上认为刑部尚书张英奕与兵部尚书宗翰明皆为忠心之人,在此时机不应过多追究。

张英奕贯来肃穆的神情出现了一丝动容,俯首道:“微臣接旨,定不负圣恩!”

叶隐安静地旁观着谢元叡收服人心的把戏,直至发现魏顺的目光投向了自己,当即垂头佯装卑逊。

魏顺意味深长地看着跪在末列的陆寒知,缓步走至他的跟前,俯身说道:“陆主事,皇上听说您在这个案子里出了不少力,对大人您很是欣赏,往后定要好好配合张尚书,莫令皇上失望才是!”

叶隐纤睫微抬,意会地微笑了笑,合手微俯应声道:“臣接旨。”

魏顺凝望着他许久,企图在他脸上看出点别的什么,可此人波澜不惊,临危不惧,什么异样都没发现,可越是如此,魏顺越觉得他没这么简单。

魏顺回身走回前排,慈眉善目地将圣旨交到张英奕手中,“皇上的意思杂家已经送到了,这便回宫复旨了!”

张英奕双手接住圣旨,垂首道:“公公慢走。”

他低头目光紧锁着手中的圣旨,身体像是猝然被人抽走了几分气力似的,不堪重负地沉下双肩,黯然地长叹了一声。

皇上说的不错,他任职刑部尚书,负责监察大齐公道,可到头来是自己的身边最先出事。

若不是先前察觉有异,及时赶回府中找出奸人企图陷害的证据,只怕现在他也要被关进牢狱。

想着,张英奕犹疑地回首望向陆寒知,忽觉其中蹊跷,陆寒知平日待人冷漠疏离,可那天却主动与他提起烧饼的事,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

之前他视陆寒知为趋炎附势之辈,可昨夜陆寒知的那句“刑部只为朝廷办差,为天下百姓正义”,着实道出他的心声。若不是陆寒知有镇国将军府旧臣的身份在身,他们或许能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友。

张英奕遗憾地默叹,带着圣旨向衙门内走去,途径陆寒知时,顿步说道:“一会你同我去一趟铁箭营。”

叶隐点头回应:“是。”

——

拷打声与哀嚎从幽暗阴冷的诏狱传出,其中夹杂着沉声问询,见犯人还在抵死顽抗,问询之人回身拿起满是倒刺的长鞭缓步走到了刑架前。

叶辞川面无表情地听着面前官员的叫喊声,时刻把控着力道,不让犯人就这么轻易死去。

见官员痛晕了过去,叶辞川轻瞥了一眼,向旁边的锦衣卫递了个眼色。

一盆凉水迅即泼到了官员的脸上,彻骨的寒意将人再一次唤醒。

官员奄奄一息地看着面前满手是血的恶鬼,见锦衣卫不肯放过他,又拿着铁烙靠近,他惊恐地颤抖着说道:“我招……招了!与我同行的还有几位官员,我可以指认他们……”

“还有呢?”叶辞川垂眸打量着手中被烧得通红的烙铁,在犯人身前轻拂而过,满是威胁之意。

官员怕得双腿直抖,突然腿间一股潮意,霎时没忍住大哭道:“能说的都说了,别的我真的不知道了。”

叶辞川冷呵了一声,沉声道:“能说的都说了,那不能说的呢?锦衣卫只答应三法司留着你们的命,可不保证人是完整的。本千户再问你最后一次,你说还是不说?”

叶辞川将烙铁丢回了火盆,拿起桌上的短刀一把扎进了犯人的手掌,每耽搁一分,短刀便多扎一寸。

“啊——”官员痛苦地挣扎,终于看清了现实,明白锦衣卫是不会放过他的,认命地喊道,“我说!我在赌场里看见了户部尚书,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的……”

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叶辞川不再和他浪费时间,猛然拔出短刀丢在了桌上,缓步走到水池边净手,见不止是手上,连他身上也全都是血,很是不悦地皱了皱眉头。

“千户大人,这是昨日您审了一夜的罪犯供词。”锦衣卫将供词整理好,躬身走向叶辞川,双手举过头顶奉上。

叶辞川擦干手后接过,确认供词无误便要往外走,临行前说了句:“你们继续审,若有新发现及时呈报。”

一众锦衣卫齐声道:“是!”

叶辞川带着供词路过通政司却未进,而是亲手送到了镇抚使韦游的手中。

韦游惊异地将供词查阅完,心口早已是惊涛骇浪,若说三月前叶辞川刚入锦衣卫时是一只迷茫的幼兽,如今的他便是敢在密林捕猎的迅狼,成长速度令人望尘莫及。

如果继续这么放任下去,北镇抚司哪儿还有他韦游的位置?

韦游的脸色越发难看,将供词抓在手中说道:“本镇抚使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叶辞川淡然地看了一眼供词,当即领会韦游的意思,没有纠结本该属于自己的功绩,干脆地转身离开。

韦游伸长了脖子,确认叶辞川离开后,方才带着供词向通政司赶去,殷切地将审讯结果呈报给孔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