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时雨(125)
总归生病是能康复的,疟疾在现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其他的病症,平时她生活多注意预防。
工作上的困难她也能克服。
最无力的是一些性别上的弱势。身为女性,注定了她独自外出办公的危险系数比男同事大太多,很多时候领导自然倾向将任务交付男同事,为了自身安全着想,她不方便的工作并不会瞎争,否则她真遇到意外,等于平白给人添麻烦。
别说她是第一个被派遣到这个使馆的女性外交工作者,在其他差不多条件的使馆里,她也相当少见。
所幸,对于一个艰难战乱地区的小馆,任务多、人手紧张,即便她不如男同事好用,也不可能让她清闲。另外,王远有照拂她,她也没辜负王远,但凡给她的工作机会,她尽力超出要求地圆满完成。
工作带给她极大的成就感。
虽然有少数脆弱的时刻,虽然内心深处渴望回到和平的祖国,但她在工作报告中所写的“无论在如何困难艰苦的条件下,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对外重要任务”,同样是真话。
2021年的春节,是林蝉第二次在N国过年。
和去年一样,春节前夕,她前往N国外交部拜访当地外方官员,并赠送春联等物品,对外界推广传统节日。
返回使馆,她又和同事们忙活着贴春联、挂灯笼,春节的仪式感半点不能少。诸如此类的事务林蝉早已驾轻就熟,毕竟在A国实习期间她就干过。
最大的挑战在于,今年她负责主持使馆的春节招待会。
周时寂已经于去年春天结束A国的任期,回到国内。
这个春节是他几年来第一次在国内过年。
国内和N国的时差约莫6个小时,他和林蝉依旧没能在国内的除夕夜通上话。
他在零点前先睡了,等定好的凌晨五点钟的闹钟唤醒他,他才打给林蝉。
身处N国还在过除夕夜的林蝉接起了来自他大年初一的视频。
周时寂人去了阳台,先将手机镜头对准京州深冬的银装素裹,让她欣赏她喜欢的雪景,才把镜头转回他自己的脸上。
N国常年高温,林蝉穿着短袖T恤,电风扇在一旁呼呼直吹,她仍旧热得满头大汗。
那条小金蝉的项链,她留在了国内,就锁在观湖澜湾他卧室的衣帽间里,她出国前就告诉他,既然她在N国肯定不会戴,带在身边怕丢,索性保存在家中。
她唯一戴着的和他有关的配饰,就是他送她的小黑表,以及当初在A国寺庙里求到的红绳,如今褪色得厉害,仍旧被她缠在小黑表上面。
此刻她手里端着搪瓷杯,白色的搪瓷杯上印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她却不是用来喝水,而是吸溜着螺蛳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林蝉在和周时寂通视频已经不会顾及自己的形象是否狼狈。此刻临时接起电话,手机架在一旁,她边通话边抓紧时间填饱肚子。
她脸上的那点淡妆还没卸,花得一片斑驳。
加上画质的问题,周时寂总觉隔着手机屏幕瞧不真切她的模样。
自从她去了N国,两人的联系比过去又少了许多,连微信上的记录都肉眼可见地没几句话。还包括邮件的往来。周时寂倒也不希望她为了挤出空隙和他絮絮叨叨而牺牲她休息的时间。
距离最近的一封邮件是他写给她的,在小年当天,她还没回复。距离最近一次两人通视频,是一个多月前的12月31日她的生日当天,却也仅仅短短的十分钟。距离最近的一条微信消息也是他昨晚睡觉前发的。
有时候她的一些琐事,周时寂反倒是通过王远获知的。譬如王远拍了一幅林蝉写的春联,说林蝉的字被大伙儿夸了,而他作为熟悉周时寂的人,感叹的是林蝉的书法一看就是跟周时寂学的。
周时寂也有些意外。他只在那一年春节手把手把手教过林蝉,林蝉专门模仿他的字迹,拿他的几幅字当字帖。如今却学得八分像。他猜测是林蝉后来又偷偷练字了。
见他半晌没动静,林蝉以为自己这边信号不好,画面卡顿了,她狐疑地把架在支架上的手机拿起来。
周时寂这才薄唇微勾:“我在仔细瞅你而已。”
林蝉象征性地捂了一下脸:“我是不是又黑了点?”
周时寂说:“没有。不过又清减了点。”
重新拿起被她当碗用的搪瓷杯和筷子,林蝉愈发有底气地大口嗦起螺蛳粉,然后语焉不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厨房大师傅是我们自己那边过来的,但没有食材,吃中国饭的机会还是少。”
把搪瓷杯里的螺蛳粉往镜头前晃一下,她又说:“转达同事们对你的谢意~”
她现在吃的螺蛳粉,还有其他像火锅底料等方便携带的食品,前阵子她生日的时候,收到了很大一只包裹。
是周时寂送她的28岁生日礼物的其中一部分。他交由老乡带给她的。
而帮忙带东西的老乡,出自周家的企业。
周家的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在非洲的一些国家一直有商务往来,去年竞标了华国支援N国的一个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始往N国这边派遣员工。
于是林蝉得以收到千里迢迢的来自周时寂的礼物。
周时寂早就考虑到她肯定要分一部分给同事,所以数量准备充足。
当然,所谓的“充足”不过相对而言,最多让她打打牙祭,他隔一阵会再寻机会找人给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