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326)
当然,李大人将近五十年的从政生涯之中也的确是做了不少好事儿,所以,就算是他当真私德有亏,在历史上的评价也还是很高的。
哪怕是对历史人物要求最严苛的评论家,给这位李大人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的。
毕竟在为官的岁月之中,人家真的有很多名留青史的功绩。
但是同时有一说一,完人是真的不算完人的。
虽然这位李大人一直到死也没有承认自己当年背刺过陈梦雷。
不过,看陈梦雷的遭遇,大家难免同情,也觉得他没有必要这么攀扯骗人……也就是说,虽然大家碍于康师傅的面子和李光地的权势,没有直说他当年就是做了小人,但是心里头还是门儿清的。
主要就连康师傅的那个态度,也让人想要站李大人是清白无辜的都难。
这一段儿公案被称为“陈李公案”,一直都是一笔糊涂账——至少是为了李大人的面子,硬是做成了一个糊涂案。
问就是陈老爷子太倒霉了。
大家一起中的进士,一起回老家探亲,偏偏他就被叛贼耿精忠给抓去当傀儡官员了。
好不容易跟他以为的好朋友李光地接上头,想玩儿一出儿无间道吧,最后人家李大人还直接把他的功劳冒领了……
虽然李光地在看着陈梦雷被人攀扯说“附逆”的时候,也站出来帮他求了情,但是还是一口咬死了说那个蜡丸里头的秘密奏折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跟他陈梦雷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就,这行为还真的挺恶心的。
要是这事儿是真的,那这位老李就不但恶心,还很是恶毒,确确实实的小人行径了属于是。
因为没有证人,陈老爷子的卧底身份就没有办法被证实,他也就被当成“附逆”的乱臣贼子被发配了。
本来么,这个攀附逆贼的罪名如果落实了,应该是死罪的,但是最后陈老爷子只是被判了一个发配盛京,也算是减轻了一些处罚的。
虽然老李大概还觉得自己到底是帮着老陈求了情,让他免于死罪,已经算是“有情有义”“仁至义尽”了。
但是估计老陈觉得,你李某人这么凭空背刺、污人清白,再加上自己一家子被流放到盛京之后的凄惨遭遇,还不如直接被弄死了算了呢。
身为一个福建人,陈老爷子一家子被流放到了盛京这种苦寒之地,那日子简直过得是生不如死。
果然,就在流放期间,老陈的妻子和孩子都病死了,他自己也差点儿无了。
好在就在他要撑不下去的时候,酷爱出巡的康师傅恰好出巡到了盛京。
老陈抓住了这个机会给康师傅献了首诗,终于引起了康师傅的注意——哇,没有想到盛京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居然还隐藏着这样牛皮的人才,有点儿沧海遗珠那个意思了。
所以说,这也是合该老陈时来运转,等到了逆天改命的机会。
到底还是才华横溢的进士出身,自己有能力才是是硬道理,不然的话,就算给你机会也不中用啊。
康师傅龙心大悦之下,就赦免了老陈,让他跟着出巡队伍回京城,还给他安排了一个编书的活儿——老陈这么会写诗,又博学多才,还是正经科举进士出身,当过翰林院编修的,编书这活计,正好专业对口嘛。
事实证明,康师傅看人还是很准的。老陈回到京城,不过五年就把那一部著名的《古今图书集成》给编出来了。
这一部大著作号称古代百科全书之最,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够完得成的,足见陈老爷子的功力有多深厚了。
回到了京城之后,有了康师傅的赏识,又有了擅长和喜欢的差事,陈老爷子总算从被发配的阴霾中暂时活过来了。
然后,过去的回忆就难以避免地涌上心头。
特别是看到当年背刺自己、欺君负友的小人李光地居然官运亨通、成了一品大员,陈老爷子更是怒不可遏,当即就开始翻旧账,把当年蜡丸的事儿拿出来细说。
而因为康师傅明目张胆的偏心,他们俩的这段儿公案,到了最后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结果就是,李光地继续飞黄腾达,成了两代帝王的心尖宠,但是陈梦雷却一生凄苦,晚年还因为站队三阿哥的问题被成功上位的四大爷狠狠整治,再次发配到了东北,一直到病逝都没有能够再回来。
莫郁看着系统零零六给他推送的这些关于李光地和陈梦雷的资讯,唏嘘不已之余,也起了些八卦的心思。
【这老陈和老李是同一年中的进士?但是老李可比人家老陈足足大了八岁呢。】
【都是福建老乡,都参加科举考试,怎么人家就能以更加年轻的年纪高中,老李啊,你直说,你是不是嫉妒人家比你更加年轻,更加有才华呀?】
【难怪人家老陈哪怕被流放盛京,也能够靠着唯一一次面见康师傅的机会,以一首诗惊艳,被直接带回京城呢。这就是实力吧。】
【你就说你是不是嫉妒人家能力比你强,还比你年轻,所以才昧着良心做出来那种独吞功劳的恶心事儿吧?】
【听说当时老陈给你写了好多信,想求你做证,把当年的事情真相跟康师傅禀告一下……那个时候你都靠着那个蜡丸事件平步青云、连升五级、飞黄腾达了。但凡承认了一点儿,老陈肯定就能被从盛京捞回来了,那他的妻子孩子可能也就不会那么早就病死了。】
【你自己也是南方人啊,就无法理解南方小土豆被长期发配东北的痛苦吗?关键这可是没有啥取暖设施的古代,你要说现代专门跑去旅游的倒是没有啥,保暖防寒措施拉满,那肯定舒爽得很。不过就算是旅游也没有人搁那儿常住二十多年的,光是个水土不服就能把人给折腾废了,可见老陈一家子当年遭了多大的罪吧……两死一伤,着实惨烈了点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