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327)

【人家都这么惨了,只要是个人,都不能无动于衷吧?但是你老李就真的是死鸭子嘴硬,咬死了不松口啊——是啊,独吞功劳这个事儿那往小了说是人品不好、私德有亏,往大了说,那就是欺君啊。反正不管怎么样,肯定不可能冒这个风险的了。】

【可怜老陈还一直等着你良心发现、救他于水火之中呢!这多少还是有点儿天真了。难怪等他终于认清楚你的真面目之后,就开始各种发文骂你,跟你绝交呢——要是我也得跟你绝交呀?】

【人品不行,能力再强也是个祸害。也就是康师傅能够镇得住场子吧,这才成就了“一代明相”的美名了。】

【不过康师傅这人就是心软,特别是对有些才华、能力的官员们,就更是如此了。】

【为啥到了康熙朝后期,那些贪官们胆子越来越大、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艰难,就是坏在了心软这两个字儿上头了。】

【要是知道贪污腐败被抓住了只会被判罚几十两银子,那谁不敞开了贪啊……所以说,在这一点上,康师傅您还真的不如四大爷。】

【好吧,论理财,那你们所有人加起来都不如四大爷厉害。也就是有四大爷在,不然康师傅和乾小四你们祖孙俩,一个“千古一帝”,一个“十全老人”,哪里会过得这么潇洒啊。还到处出巡,各种下江南?哪儿有钱啊!】

【说到这里,又忍不住想要怜爱一下四大爷了……摊上这样的爹和儿子,宁真的不容易啊。一家子都不中用,只有靠你自己扛了……难怪就当了十三年的皇帝就无了,纯粹是累死的吧……】

莫郁兀自在心里碎碎念,完全没有注意到在场所有人的脸色全都变了。

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李光地了。

当年陈梦雷的事儿,他还真的是有点儿心虚的。

有时候,就是那么一念之差,就再也没有办法回头了。

不过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他陈梦雷再能耐有啥用,最后成为李中堂的,还是他李光地。

本来这个事儿,大家碍于万岁爷的宠信和他的权势,都没有人敢放在明面儿上来说的,但是偏偏这位林家的小公子不按牌理出牌。

这孩子看着挺机灵的,怎么一点儿人情世故都不懂呢?

他爹林如海那么通透的人,怎么就养出这么一个口无遮拦的孩子呢?

哦,也不对,不能说是口无遮拦。

这孩子根本就没开口啊。

但是想也不可以!

他老李不要脸的吗?一辈子的老脸都要丢光了啊啊啊啊!

已经六十多岁、位极人臣好多年的李大人感受到了社死当场的窘迫,同时也很害怕康师傅重新翻旧账——到底是做过亏心事儿的,哪里能够一点儿都不放在心里的。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他们万岁爷根本没有关注他的这点儿小事儿。

因为林家那小娃娃紧接着就连万岁爷都给编排上了——什么“心太软”,什么放纵官员贪污腐败,什么喜欢出巡浪费银钱……

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也有不少官员们为此烦恼纠结,但是这也是随便能够说的吗?

一个不留神那可就是轻则被骂贬官、重则流放边疆、甚至满门抄斩的下场啊。

李光地战战兢兢地看着康师傅,生怕他当场爆发把在场的众人都给拖下去砍了——毕竟,所有人都听见了这一番评价,光砍一个林家小子已经不足以平息他老人家的雷霆之火了吧。

不只是李光地,在场的其他官员们也是同样的想法。

就连太子和十三阿哥也噤若寒蝉——这种时候,谁敢上去触他们皇阿玛的霉头谁是傻子,还是闭嘴保平安的好。

好在直到最后康师傅也并没有这么做,他沉默良久之后,忽然转头问了李光地一个:“直隶的灾情,如今如何了?”

作者有话要说:

已精修。

现在这个作息是越来越混乱了呜呜呜,明天一定!

第135章 旧账

李光地心中正是七上八下的时候,冷不丁听到康师傅这么问了他一句,让他顿时心尖儿一颤,当即打起精神、毕恭毕敬地躬身回禀道:

“回万岁爷的话,河间府的灾民事宜具已安排妥当了,微臣已按万岁爷先前示下,免了他们今年的税赋,黎民百姓俱都感念万岁爷恩德,山呼万岁呢。”

康师傅最为关心的就是国计民生,特别是对于这种受灾百姓的安置问题,一贯很是上心,故此,听了李光地的这个回禀,他的脸色缓和了许多。

他其实也知道李光地这个人并没有那么完美,不过么,因为这位老李同志在当年的三藩叛乱时期做过不少贡献,所以他还是不想因为这些事儿追究老李的责任。

所以说,第一印象还是很难改变的,只要这老伙计没有做出来太过于出格儿的事儿,康师傅还是挺乐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人哪能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呢对吧?

反正都这样了,用谁不是用呢。

这老李能力不错,便就是有些小瑕疵,也不打紧嘛。

康师傅一贯都对他看重或者喜欢的臣子很是宽容,这也是他被史学家们诟病的毛病之一。

可以说,康熙朝后期,举国上下的官场之中那种散漫、腐败、疯狂搜刮民脂民膏的风气,就是他这种“仁政”一手造成的。

本来么,这个事儿,大家伙儿都已经是心照不宣了。谁料到莫郁这个外来者博古通今,知晓过去未来事,还偏偏能够通过心声外放,所以现在好了,搞得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