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341)

之前的噶礼就是这种情况,李光地也一样,至于赵世显就更加不要说了,那都是被好几个御史反复弹劾都能够全身而退,甚至晋升河道总督的牛人。

那可是河道总督啊,一年到头朝廷往河道总督府上拨过去的工程银两,不知道有多少,少说也得好几百两,这些银子随便搞搞,那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肯定是没有啥难度了。

可以说,只要昧着良心,把这个工作当成发财而不是服务黎民百姓,那肯定就是个轻松愉快、还钱多的肥缺。

康师傅居然把有贪污前科的赵世显弄到江南那边儿去做这个肥缺儿,不是真爱这很难收场。

事实上赵世显到了河道总督的位置上之后,果然也开始了疯狂敛财的模式,让后来的四大爷一上台就把他抓了处置了。

至于噶礼,也是类似的情况,要不是他跟他老婆丧心病狂地想要弄死他亲生老娘,逼得老太太跑到宫里头告状,也不会倒牌子。

李光地就更加不要说了。

本身他就跟这俩人才触犯的不是一种性质的法律,所以处罚稍微轻一点儿也没有啥关系。

但是阿山就不一样了。

这一位堪称是五毒俱全,是做出了诸多“英雄事迹”,让人一看就血压上升,恨不得直接做了他的类型。

【这位阿山也是个人才!听说他最喜欢做的就是打着朝廷的名号给管辖范围内的百姓加税——还美其名曰,火耗。】

【康师傅宁老是不知道。这老小子打着宁的名号干了多少坏事儿,搞得那些老百姓还以为宁是个暴君呢——毕竟徭役那么重,怎么可能会是明君做出来的事儿呢?】

【这老东西升任了两江总督之后,更是放飞了自我。听说他直接就让手下的官员为了迎驾挪用库银三十万两,当然这三十万两里能够有三万两真正用在南巡的事儿上就不错了。】

【至于其他的钱去了哪里?】

【那当然是阿山的口袋里啦。然后他在分出来一小部分当做肉骨头分给跟着他的那群狗们,这样就能够继续把这事儿源源不断地做下去了。】

【江南那地方富庶啊。但是再富庶也经不起这么折腾的,小心以后被史书上来一笔“千古一帝一生之中的几大污点”系列哦。】

【啧啧啧,果然这一次阿山这老小子又跑这么快,让我康康这老东西这次来是干啥来的?】

莫郁暂时停下来召唤系统零零六,果然系统零零六很快就给了他一些他想要的信息。

【嗷!原来阿山这次来接驾,居然是想要顺便告状来的。】

【哪个英雄敢跟堂堂两江总督阿山大人对着干啊?】

【哦,原来是江宁知府陈鹏年啊……】

莫郁默默想了一下,试图在记忆中找到这位陈鹏年陈大人的信息,但是总觉得没有啥印象。

好在系统零零六绝对不会让他失望。

很快地,一份儿补充的材料就放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什么?阿山要借着康师傅南巡的机会,让所有州府全部加税,还要足足加三成火耗?这简直是丧心病狂了有没有?】

【结果江宁知府陈鹏年坚决不同意,甚至还扬言要告御状……】

【所以这次,阿山甚至还带着弹劾陈鹏年的奏折来的吗?这可就热闹了,那可得看看他到底要如何表演了。】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爬走!

第143章 捷径

阿山此人,也算的上是大清王朝的一个传奇人物。

因为是八旗子弟的关系,这位阿山大人并不是走的科举考试的路子,而是直接靠笔帖式入仕的。

所谓的“笔帖式”其实就是“翻译官”,乃是有着正式编制的官员。

听起来还是挺高大上的,但是其实就是个翻译——这就要说起清朝的公文行文习惯了。

因着是满人政权的关系,大清基本上所有的正式公文,包括奏折,圣旨等等,全部都要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书写——说到这个,就因为这种传统,那个民间传说里头的“篡改传位遗诏”事件,就纯属瞎说八道了。

因为按照这个传统,康师傅传位给四大爷的那个遗诏肯定就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

所以就算康师傅真是想要传位给十四阿哥,也应该是满文、汉文各自表达这个意思,那肯定不可能直接把十改成“于”就完事儿了的。

而且人家书面正式的称呼才不是四阿哥、十四阿哥这么随意的。

应该要用“皇四子”和“皇十四子”才对。

所以说,不管是满文还是汉文,都完全没有可能直接把“十四”改成“于四”的。

不然的话,就会变成“皇于四子”,那也太奇怪了。

就是因为有这种需求,所以朝廷里头就需要一些既懂满文又懂汉文的人来做翻译。

而且,这些人必须要有八旗的出身——问就是,只有自己人才能更容易办好这个重要的差事。

可以说,这个笔帖式就是一条进入仕途的捷径,当然还是要照顾自己人,而不是那些外族人了。

所以,笔帖式全部都是八旗出身的子弟,这个差事也被称之为“八旗子弟出身”,意思就很明白了,你们普通汉人那是根本没有资格的。

还别说,整个康师傅的时代,从这个笔帖式的职位平步青云,最后位极人臣的就有好几位。

其中还有个老熟人,索尼大人,也是走的这个线路。

索尼也是从笔帖式一路做起,最后成为内阁大学士,人称索相,简直就是笔帖式界的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