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375)

作者:北有佳鱼 阅读记录

因为过于热衷于赚钱,不注重子女教育和资源积累,薛家终于变成了四大家族里头最先倒牌子的一个。

原著里薛蟠的表现就是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了——哪怕贾家的子弟再不堪,好歹也是粗通文墨的。

就不说贾珠这种科举好苗子了。

哪怕是贾珍、贾琏这种在读书方面名不见经传的,也能识文断字,应付寻常的人情世故和各种差事。

但是到了薛蟠这里,他却是连家里头的生意都不会打理,至于什么识文断字、诗词歌赋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这个原著里头也有不少篇幅介绍。

比如那个著名的、狗屁不通、无耻下流的“哼哼文”,就是他薛大爷的杰作。

这么样的一个人,偏偏却是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唯一的继承人。

他的才能本事不说比贾珠等人了,便就是个普通人都比不上。

更别说他还有个十分出色的妹妹薛宝钗了。

但其实人家曹老反话正说,明褒暗贬,对这位宝姑娘的真实评价也不怎么样。

这本身就很是讽刺了。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薛家一无是处,不管是看上去很是不堪的嫡子薛蟠,还是看上去还挺好的嫡女薛宝钗,都不怎么行。

这种情况在整个四大家族其实也都是适用的。

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出来原作者的功力了。

再一次在系统零零六那里重温了原著之后,莫郁也是再一次忍不住感叹这可真是一部经典名著。

这短短八十章原著里头的信息量,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中间又有各种隐喻、反讽,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无怪乎在后世专门发展出来一门学科,用来研究其中的奥秘了。

当然感叹归感叹,敬佩归敬佩,这也并不耽误莫郁吃瓜看戏。

为了方便称呼,他决定还是按照原本的名字称呼薛蟠,主要是,这个“私生子”的设定他多少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而且他原本也根本就没有想到过,居然还有再遇到薛蟠的一天。

上次见到这位仁兄,还是在他的身世曝光,被薛家现任族长薛二爷赶出来的时候。

让人诧异的是,薛姨妈作为他的养母,也并没有流露出多少感情,任由薛二爷把他撵走,跟之前那十多年的朝夕相处是假的一般。

母子情分是一点儿都没有。

薛宝钗也是一样,并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兄妹情。

果然是薛家一脉相承的冷心冷血。除了金钱、利益,什么都不爱。就,这么看来的话,还挺专一的了。

原著里头薛蟠好像就跟他娘薛姨妈和他妹妹薛宝钗不同,虽然诸般无状,但是至少心中还是有些人情味儿的。

不管是他对自己当成真正兄弟的柳湘莲等人,还是对母亲、妹子,甚至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林妹妹等人,都很是关心。

从这一点上来说,倒是真有点儿不像薛家人了。

一定要说的话,跟贾琏倒是有点儿相似,如此,他进了贾家,也不算是十分违和。

林如海派去打听消息的人很快来回复,原来今儿薛蟠来林家原是受了他养父贾敬的差遣。

贾敬自从上次想开了,从城外的玄真观进入到了自己家的宁国府“修炼”之后,很是鼓捣了一些事儿。

不过他就算是鬼迷心窍,一直想要“修道成仙”,也比贾珍在宁国府一个人说了算的时候略好。

原因无他,这位好歹是科举出身,不能说是一点儿脑子都没有的。

虽然痴迷修仙,但也有偶尔短暂清醒的时候。

这个时候他还是会思考一点人生的。

比如宁国府的未来什么的。

本来么,他如果有这个心,就在他们宁国府的几个旁系里头多找找,总能找到几个还不错的苗子的。

要拯救贾家,果然还是得靠科举。

他当时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后来不是因为自己家里头遇到了那么多糟心的事儿,他一个不小心看破了红尘,跑去玄真观出家了,还真说不准,宁国府就在他手上发扬光大了。

至少,有他在的话,贾珍不至于那么放飞自我,宁国府也不至于废得那么彻底。

现在么,他迷途知返,重新投身红尘之中,虽然有些晚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救。

原本他要是好好找一个贾家旁支子弟培养起来,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毕竟贾家人多,那么多人里头,总有家境不好但是人品、才华出众的孩子,如果能够帮扶一下,日后东山再起,也未可知。

贾敬一开始也的确是这么想的,他甚至都已经着手开始物色了。

直到他不知道抽什么疯非得把被薛家赶出来的薛蟠收为养子,悉心培养,这条自救之路才终于算是被堵死了。

开什么玩笑,你养成谁不好,非得要养成这一位?

您老难道不知道这位就是原著里头最著名的薛大傻子吗?

不但天生顽劣,说不听、浑不吝,甚至还随时可能因为跟人争闲气打人、杀人哦。

想到原著里头这位薛大傻子的种种丰功伟绩,莫郁就忍不住想要摇头叹息。

惹不起,惹不起!

一句话说来,薛蟠他就是那种可以连累你直接被诛九族的那一种极品熊孩子哦。

就问你害不害怕。

作者有话要说:

小修了一下。

※号部分引用自原著“护官符”原文。

第161章 黑化

贾敬显然是不怕的,他甚至还觉得自己做的挺对。

这其实还是说明,老爷子这么多年过得挺好的,以至于到了这么一把年纪,还活得这么天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