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莫郁心里头吐槽的那样,太子会变成这样,这全都怪他自己吗?
康师傅这个当皇阿玛的就没有一点儿责任吗?
林如海心中自然也跟明镜儿似得,不过他是个聪明人,深切地明白看破不说破的道理——他沉默的时候,康师傅就拿他当成自己人来随意倾诉内心深处的烦恼。
若是他真得为此感动,真的把康师傅当成了自己人,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不管是他附和还是反驳,劝解还是进谏,最后都是一样完蛋。
毕竟康师傅可是出了名的小气记仇,很多事儿他自己说可以,但是你跟着说就肯定不行。
连他自己亲自教养长大、视若珍宝的太子都中过招,何况是他这种外臣呢,最后受伤的肯定就只会是他这个外臣啦。
林如海心中门儿清,故此不管康师傅跟他说啥,他都只做一副倾听状,总之坚决不表态就是了。
康师傅没法,也只能放他回家,不过临走之前,康师傅还是给他出了一个难题。
那就是要把这个事儿回家跟他儿子林默玉转述一遍。
本来呢,这种事儿不需要这么麻烦的。
莫郁原本也在宫中当差,要是康师傅有什么想法,大可以直接传召莫郁入宫,把这些问题再当场问他一遍就行了。
可是康师傅不知道怎地就不想这么做——你要说他体恤莫郁是个孩子,不想他来回奔波劳累吧?但是但凡要是有个什么出巡的活动,莫郁也肯定跑不了伴驾陪游的任务。
总不能是进宫嫌远,出巡又不嫌了吧?
那就还真的有够双标的了。
所以,基于一种不知道为啥的理由,林如海就成为了康师傅和莫郁之间的“传声筒”了。
而莫郁也果然没有让林如海失望,满满地都是干货,不管是口头上还是心声里,莫郁已经把林如海想知道和不想知道的信息都给出来了。
这些当然也是康师傅想要知道的消息。
不过林如海当然不会把所有的信息都上报——至少那个什么废太子的事儿就不能说。
太子被废应该已经是早晚要发生的事儿了。
这个事儿不管什么时候发生,它都是个大炸雷。
所有跟这个事儿扯上关系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故此,虽然这是康师傅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林如海却还是决定不明说。
太子废不废原本就是康师傅自己的事儿。他才具有绝对的主动权。
只要说康师傅自己打定了主意要废掉太子之位,那么根本没有什么人能够阻止他。
虽然说现在的朝政也都是大家商量着来,但是很明显,经过大半辈子的耕耘,康师傅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年仅八岁,啥都不会的小孩子,只能默默躲在皇祖母孝庄皇太后身后瑟瑟发抖了。
现在的他,完全可以力排众议,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并且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毕竟,他几乎已经是这个世界的最强者了。
事实上,历史上发生的事儿跟康师傅现在的想法差不多。
康师傅就是以一己之力把太子给废了,然后再立再废……整个儿就是主打一个折腾,然后再看看文武百官,特别是各位阿哥们的反应。
这种行为搁在现世来说,就是一种标准的“服从性测试”了属于是。
通过这种状似疯癫的行为确定这些目标人群的服从性——那些不管他这个万岁爷干啥都只会山呼万岁,觉得自家万岁爷什么做的都是对的人,肯定是最为服从的。
那些什么话都不说,只会静静看着他发疯的,是高手,一般来说不是千年的老狐狸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
啥,你说真正淡泊名利或者早就站好队了的那些人,谁又能够说这种人设不是一种故意为之的设计呢?
当然,还有一批是持反对意见的。
这一批似乎跳哒得最凶,反对得最激烈的,有那种刚烈的老臣甚至都要搞一把“撞柱”什么的来劝谏。
这种类型其实是康师傅关注的重点。
毕竟谁都害怕底下人们造反,要是“反骨”太多,心保不齐就会偏移,到时候肯定就要倒戈相向了。
而康师傅之所以要折腾出来这么多事儿,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害怕——他害怕太子和阿哥们渐渐长大真的要造反取代他的位子。
他现在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但是显然心还不老。
不说再跟上天借个五百年了,就算是五十年都行啊。
所以,这太子之位可以给你,但是要朕给你才行。
你们自己抢来的不算。
总之,康师傅在这么一种扭曲的心情之中开始瞎整。先是派了更多的粘杆处的精英们潜入太子、各位阿哥还有主要的一些朝廷要员们的家中刺探,生怕错过一点儿风吹草动。
然后又开始变着法儿地折腾阿哥们。
在现在这个时间线,大阿哥被提前监禁之后,太子的问题就愈发暴露了出来。再叠加上一些贪污腐败、结党营私问题,这位太子殿下更是首当其冲。
康师傅在这次南巡的路上就已经训斥过太子了,奈何这位兄弟是不见黄河不死心,非得继续纠结一群人马准备“逼宫”。
这一下子可不就捅了马蜂窝了。
太子也彻底与皇位无缘了。
这中间的过程中还牵扯到了老八和老十四。这俩一个是明晃晃地把野心给展示出来——爷就是最强的,爷就要当皇帝,一个是低调内敛——“啊?什么皇帝?你们是说要我做皇帝??这个真做不了。”
反正最后算总账的时候,前头这几位阿哥都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