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261)+番外

作者: 云间刀 阅读记录

谭亚禅突然就紧张了起来,好像面前的不是儿媳弟弟,不是亲戚,而是来查他的。

谭亚禅眼神一瞟,一边说一边思量,怕自己说错话。

为了不涉及鸿胪寺内部的潜规则,谭亚禅反而将那些周边国家的来访接待的情况说得很细,听得筠哥儿连连点头,眼中兴味甚浓。

于是等谭亚禅说完部分饮茶解渴之时,筠哥儿夸赞道:“叔您口才真好,跟听故事一样,茶楼中的说书先生要是都有您这口才,那茶楼还不每天爆火?”怪不得谭叔在鸿胪寺任职呢。

鸿胪寺是什么机构?鸿:声也;胪:传也。鸿胪寺,在中原王朝历史中,鸿胪寺在汉时就有了,主管外交和番外事务。对外代表的,就是国家的形象,传达的,是国家的声音。无论在之后的朝代如何演变,鸿胪寺里的官员,形象,礼仪,口才,都是必备的基础技能。

筠哥儿的本意是用通俗的话语来赞叹谭亚禅这个做叔叔的口才能力,但是无奈谭亚禅自己爱想多,于是在谭亚禅心中想的是:

谭大人你这口才也不能浪费了,正好,等陛下清查了鸿胪寺,谭大人以后也有了谋生的路子,免得说陛下不近人情!

所以筠哥儿有些不解地看着脸色突然有些紧张的谭亚禅:??

“呵呵,筠哥儿说笑了,跟你说着,叔这一时没收住,倒是说了不少废话。”尴尬,掩饰,心虚。

筠哥儿还在恭维:“哪里哪里,叔你说的都是细节,可见叔平时有多用心仔细。”

“只是叔,你觉得那些个宗属国国力如何?王室财力,百姓生活又如何,可能从接待和沟通中有所印象?”

如今谭亚禅已经是鸿胪寺卿,鸿胪寺的记录他也应该明白才是。

谭亚禅看着突然问这些的筠哥儿,心里更是七上八下,喉咙咽了咽,“筠哥儿你此行是为了……”

筠哥儿看谭亚禅如此模样,再如何也看清谭亚禅的紧张了,筠哥儿沉思片刻,道:“谭叔以为,鸿胪寺设立是为了什么?”

“接待小国又是为了什么?”

“小子今日来,真只是私下来往,想着鸿胪寺作为接待安排外宾的机构,探查对方的来意和该方的实际情况,应当比旁的机构官员更加清楚。”

筠哥儿想着说都说了,又是自家人:“今日我所言,也全是肺腑之言,只谭大人也是我叔叔,故而多问了一句,想到了一些事,毕竟……我听闻,南齐陆氏,粮食产量颇高,又有橡胶木等珍贵材料向外兜售,其富饶程度,怕是超乎想象……”

可在鸿胪寺的历年来的说法中,南齐等小国,穷啊!都得仰仗我们中原王朝这个宗主国!东西也不要命的往外送。

“今日让叔多心,是小子的不是,小子多言之语,也望叔多加思考,涉他国内情之言,勿复他人耳。”

“小子先行告退,叔勿送。”

谭亚禅思索着筠哥儿的一言一行,久久无言,就是谭太太送了人回来,谭亚禅还在那里悟道。

“你们爷俩说什么呢?傻了?”

谭亚禅听到谭太太的声音,起身,有些激动的握着谭太太,“夫人,这鸿胪寺卿竟也不好当啊!”

不等谭太太明白,又道:“贤侄这是来警醒我,又给我送机缘了啊!外邦小国,险些误我性命啊!”

谭太太一愣,神色担忧,“性命?何至于如此严重?”

谭亚禅却不再细说,未探清附属国情报,以至国库连年损失,往小了说是失职,往大了说是卖国,尤其是鸿胪寺历代以来的潜规则,这些个附属国会送一部分东西给鸿胪寺,宗主国赐下的回礼也会被留下少许,两头吃,这也是鸿胪寺难开张,但是开张就暴富的原因。

但是牵扯上附属国乱来,隐瞒国力,卖惨等,鸿胪寺便彻底有罪了。

你说常年以来都这样?但是现在你就是鸿胪寺卿,有问题肯定是找你。以往的鸿胪寺卿不一定逃得了,但是现任的他一定逃不了。

所以他死定了吗?当然不是,不然筠哥儿也不会刻意提醒,那难道是让他提前做好假账?当然不是,这玩意儿谁做谁加快死亡。

筠哥儿给的是第一手信息,陛下要对鸿胪寺改革了,对周边国家,附属国,甚至是朝贡的政策进行改革了,不是陛下不维系周边国家的关系,而是减少自己的冤枉钱,更有效的进行维系。

而他们这个常年摸鱼的部门,将迎来第一轮风暴。

他这个鸿胪寺卿是迎风起飞,带领鸿胪寺拥有更多的权限和作为,还是被风吹到,陛下砍树重栽,就看他能否把握得住机会了。

“夫人,贤侄大恩呐!”

“为夫这些日子会比较忙,有劳夫人照顾好家里,英娘和孙女儿更是要照顾好,贤侄那边若有需要,只管满足就是!”

他谭亚禅,也要搏一把了!

站在了陛下改革的风口他要是都飞不起来,那还真不如回家养老了,好歹还安全,能留有性命。

而筠哥儿则哼着歌轻快的回了家,到了书房,稍作思考,提笔挥就,待字迹已干,将其折叠,“有劳师父交给陛下那里。”

谭叔自己心虚,又这么快就上道领悟,那计划也可以加快了。

陛下如今已经真正意义的正位,那在这一年之中,也该有政策的变动。

而这政策的变动,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都同样重视,也同样不希望有误。

这是这个帝王执政手段和侧重的体现,也是臣子去分析帝王该如何应对的研究实例。

“不过我还小,就只能交给爹爹咯,反正爹的身体这些年也越来越好了,也该做些史书留名的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