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262)+番外

作者: 云间刀 阅读记录

他这个小娃娃,还是陪太子读书玩耍的好。

有爹娘的孩子,就是好哦!

“姐姐也快收到信了吧,也不知道姐姐黑了没,瘦了没,哎,太让人操心了!”

第110章 汉时丝路今重启

林筠在这些日子,基本就是翰林院和东宫两头跑,你说詹事府?太子还太小了,还没那么快入詹事府学习呢。

但林筠也知道蛋糕不能独吞,否则只能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因此他提议可以将一些寓言故事或者说有启发的成语,名言等改编成小故事,讲给小太子听,耳濡目染,等以后大一点入了詹事府也能快速进入状态。

目前詹事府的成员们都表示同意,并且在筠哥儿的基础上迅速做了补充,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能走到这一步的,要么背后有乡绅世家支持,要么有绝对的情商和能力,尤其是,他们年纪都不算小,他们对于小孩儿每个程度能学多少,心里也有个数。

于是他们也开始轮流去见太子并试图引起太子的兴趣,而林筠因为颜值和年纪,以及真的能“夹”,完全没有老大人们的严肃和面子,一举夺得小太子芳心。

老大人们对此也只是笑笑,表示羡慕不来,而后大手一挥让林筠多来陪太子“玩耍”。

他们都看出了林筠对太子的喜欢和教导的争取,也知道自己不开口,林筠自己也能趁年龄优势,在这一两年占据优势,因此大方让渡。

而林筠也知道他们能看出来,但毕竟他只是个后辈,流程规矩不能乱,谁先打破规矩,谁就会被围攻,被掀桌。

而鸿胪寺内部则陷入了茫然,他们鸿胪寺一年也就忙几次,鸿胪寺卿这几天在乱忙什么?

金陵姑苏,一条船扬帆北上。

朝堂:

“陛下,臣左都御史林海,弹劾鸿胪寺上下尸位素餐,不辩真假,任由番邦使臣糊弄,窃我国库之银,滋他国野心,损我朝民利,助他国国民,其罪之恶,若不加制止,与叛国何意?”

鸿胪寺卿谭亚禅心道:来了,终于来了!

“陛下!臣冤枉啊!”

作为鸿胪寺卿,谭亚禅不得不出来顶上,哪怕他以前知道陛下要动手,却不能确定陛下究竟要动到哪一个地步,如今也是真的豁了命出来搏一把了,好歹有个准备,但准备再多,也得先行喊冤,先把戏台给搭起来。

鸿胪寺少卿也跟着出列,更是指责林如海哗众取宠,胡乱攀扯,鸿胪寺上下清清白白,矜矜业业,岂能被人诬陷叛国乎?

礼部官员也随之出列,望陛下圣明,不要被小人蒙蔽了双眼。

而礼部尚书却没有立马出手,而是疑惑地看了眼林如海和谭亚禅。

林如海作为左都御史,监察百官,一般的弹劾不需要他出手,只需要让手底下的来做就行,而谭亚禅和林如海有关系也不是什么秘密,结果林如海如今一出手就是针对鸿胪寺?是大义为公,还是当今有意林如海大义灭亲?

又示意了礼部的其他官员,让他们暂且勿动,看看情况再说。

当今严肃道:“叛国之罪,不可胡言。”

又对万公公道:“把奏折呈上来。”

万太监接过林如海奉上的奏疏,交到当今手上,底下的百官看着当今展开奏折,目光在奏折上移动,随即,怒气上涌:“混账!”

“把这奏折给诸位臣工都看看!”

奏折随之在百官中传阅,而看过的臣子无一不是又羞又怒。

羞的是,他们自诩天朝上国,竟一直被周边小国欺瞒,数次当成提款机冤大头薅羊毛,而他们竟没有察觉发现。

怒的是,那么多朝贡的回礼,那么点破烂带回去那么多东西,那可是他们的钱!他们的钱!有没有谋取百姓的钱他们不知道,但是他们到手的钱肯定是少了!

而礼部尚书则脸色深沉,鸿胪寺的回扣,除了打点鸿胪寺自己,多数时候也会给礼部一些,若是真的算起来,他们礼部也逃脱不了责任。

“陛下,臣请严查!”

“陛下,番邦小国如此欺辱宗主国,实乃有异心,臣请战!”大皇子及时出列,抓住机会请战。

“陛下,臣请战!”

“臣请战!”

随着大皇子率先出声,一众武将也跟着出列表态,多年没打仗,他们武将地位愈发低迷,好不容易有了几乎,自然不能放过。

“陛下不可!”户部尚书赶紧站出来道:“如今国库空虚,周边国家也并非都是我朝附属国,其来朝贡也是为表尊敬,鸿胪寺有罪,但我朝既已给出了,便没有再以此为由出兵的道理。”

“若是出兵,一则国库无余粮,加重百姓负担,二则使周边小国物伤其类,不利于周边稳定,如此,受苦的,便是周边地区的百姓,还请陛下三思!”

原本观察的礼部尚书也不得不出来,“陛下,王尚书言之有理,周边邻国虽从我朝打了秋风,但俗语云,远亲不如近邻,也正是有几十年来的朝贡体系,因为我朝的慷慨,这才让我们一直维持了周边地区的稳定,若是陛下此时发兵,实乃师出无名,让小国以为我朝穷困矣!有失我朝颜面。”

礼部尚书一言既出,武将们顿时怒目而视,“你什么意思?周边安定那是我们呕心沥血,豁出命去打出来的!不是求和买出来的!”

礼部侍郎出列:“孔将军此言差矣!孔将军将太/祖设定的朝贡贸易定义为和亲,意欲何为?!”

“你你你……你强词夺理!老子的意思是那些个小国不把他们打服了,他们只会得寸进尺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