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记事(种田)(199)
说着,许慧就提起旁边的罐子直接打开,刚一打开,就能闻到里头冲出来的味道,那味道中带着一股酸,又带着一股淡淡的蒜味,但那股子蒜味似乎又不太明显。
这时候,董仲清已经拿着几双筷子和碗过来,许慧直接将装藠头的罐子放到桌子上,几人跟着坐到桌子旁边。
当藠头拿出来的那一刻,岑嫣才知道,这藠头就是长得跟蒜和葱有些类似,藠头的根部跟蒜苗的根头部分一般大,但这藠头却是跟葱头一般透明的,介于葱和蒜之间的东西。
许是腌制过一段时间,藠头的表皮沾了些许红色,中间部分又带着几分透明,看起来极其诱人。
许慧给没人夹了几颗藠头,岑嫣也分到一些,她小心地将藠头放入口中,一股淡淡的辛辣和酸味冲入口中,刺激她的味蕾。
起初,她觉得这藠头似乎有些冲,尝过一口便不大想继续吃,就在这时,她迅速感受到她的口中散发着淡淡的甘甜,约莫是因为酸和辛辣的碰撞,最后竟然生出甘甜的味道。
她口中的口水被刺激出来,想要再次感受感受那种因酸而带来的甘甜,她迅速将另一颗藠头放入口中,她感觉第二次将藠头放入口中的感觉似乎跟第一次的感觉不一样,这次直接就能感受到藠头散发出酸酸甜甜的味道。
当她把碗里的藠头吃完时,旁边的许慧和董繁枝碗里的都已经清光了。
“真好吃!”董仲清忍不住道。
“我就说不是我嘴馋,实在是这东西确实好吃。”董繁枝想起刚才二哥说她嘴馋,她心里就有些委屈,她才不是那样的人!
东西太好吃,怪她喽?
岑嫣忍不住笑道:“这藠头确实味道不错,只是不知道吴叔吴婶他们是如何种的,何时种的,说不定咱们家也能种些来腌制藠头,到时候咱们家拿来常吃也好。”
“你倒是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咱们刚到这山里没多久,家里很多东西都不齐全,得慢慢种起来才好,等回头我找个机会问问这事。”许慧笑眯眯的,又从罐子里头夹了些藠头出来分。
这时,董仲清才道:“听说文兰的小侄女刚出生没多久,过些日子要办喜酒,还要请咱们过去吃饭呢。”
“生了?”
岑嫣惊讶,她之前去吴家走动的时候,确实瞧见一个略微丰腴的和善妇人,当时吴文兰还同她说,那是她大嫂。
山里人并不似山下的人那般,为了避税,哪怕下头几个儿子都成家生了孩子,也还是不分家。山里人只要是成亲,都会直接分家出去,并不大会跟家里的老人一起住,所以平时来往,岑嫣才没怎么见过吴文兰的大嫂。
“那确实是大喜事,到时候咱们要是过去喝喜酒,还得准备些礼上门哩,送什么好呢......”
许慧起初还是为人家家里添丁进口高兴,可到后头,她就有些发愁,吴家帮了她们家许多,办事可不能马虎,送的东西可就是一个大难题。
第106章 三朝酒
转眼就来到吴家三朝酒这一日,岑嫣早早地就将春节时存下来的兔子毛给拿出来,预备带着去吴家送礼。
洞人会在孩子出生第三日之后办三招酒,这是洞人特有的宴席,专门用来庆祝家里的孩子出生。
而这般的节日,外祖母家的亲戚要准备一些女子坐月子能用得上的厚礼,例如肉、糯米、鸡蛋、糍粑、洞布、洞棉、粮食、银项圈......
一般在这般的宴席上,外祖家要承担一半的粮食和肉,三朝酒获得的那些粮食和补品也能让坐月子的妇人好好补身子。
岑嫣预备了兔毛,许慧备上了一些肉和鸡蛋,这般的礼也算是比较重的,也没人会挑拣她们家的事,一家人欢喜地去吃席。
山里人也难得这般大的酒席,再加上是族长家的小孙女出生,宴席上自然十分热闹,许多人都轮着到屋子里去瞧新生的小闺女。
岑嫣刚到,就被吴文兰招呼着拉过去说了会儿话,后头她也被吴文兰拉着去屋子里看才刚出生三日的小宝宝。
此时,那小宝宝被抱在一个陌生的妇人怀里,那妇人看着年岁有些大,还和吴文兰的打扫长得相似,她心中便有了几分猜测,这人估计是小闺女的外祖或是外祖家的其他长辈。
约莫是因为产妇坐月子时不能开窗透气,所以屋内有些暗,岑嫣只能透过那微暗的灯光凑近瞧那小孩儿的模样。
妇人怀中的小孩看着有些瘦小,就跟家里的兔子一般大,甚至还比兔子小些,看着黑黑瘦瘦的,有些睁不开眼。
岑嫣瞧着这小孩儿的模样,心中也生出几分疑惑,这么小的一个小孩儿最后竟能长成一个高大秀气的女子,那也太神奇了,她很少见过小孩儿,特别是这般刚出生的小孩儿。
就在这时,那个妇人将小孩递过来,似乎是让岑嫣抱,她原本想拒绝,旁边的吴文兰也撺掇她抱,不知怎的,她竟伸手去抱那小孩。
刚出生的小孩骨头没长好,再加上小小弱弱的,抱在她怀里时竟意外地轻和软,起初她无所适从,后来渐渐接受怀里有个小孩儿的事实。
瞧着怀里安静睡着的小孩,她心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动,小孩吧唧着嘴,伸出软软的舌头,随后又闭上,看着可爱极了。
“真像个瘦猴!”
吴文兰忽然蹦出这么一句,倒是把岑嫣给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