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记事(种田)(295)
等他走后,许慧往外觑了一眼,道:“我记得从前他似乎有些皮,如今倒是变了一个模样。”
“再如何调皮的孩子,只要不是歹毒到杀人放火......”
董承志这话还没说完,董仲清就接了一句。
“爹,去年中秋可放火了。”
爷俩刚说完话,岑嫣忍不住笑出了声。
众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过了片刻,董伯年才道:“之前放火的那事,我倒是听说了,这两人倒不是有意的,只是不大会挑地方,所以那日便把山给点着了。”
“给山放火这事啊,倒是说不准,咱们哪怕是咱们这个年纪,到山里烧草木灰,不也时常担心把山给点着了吗?”
农人们一辈子和田地打交道,若是只依靠粪肥来种地,那肯定是不够的,很多时候还需要焚烧柴草的草木灰来做肥料,且焚烧也会将田地里的一些虫卵给烧掉,关于在山里烧火的这件事还真不好武断地说不好。
“但他们总得小心啊?要是那次将山给点了,咱们的粮食岂不是都完了?”董承志的语气似乎也有些不好,严肃了几分。
许慧倒也不是认同吴思华,她只是说烧火的这事,但被董承志这么误会,她心里也有些恼了,将手里的夹着粑粑的筷子停下,正预备再说,就被岑嫣给打断。
“爹娘,要我说这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长辈平时得注意教小辈。咱们祖祖辈辈都要种地,那就必须得跟火打交道,而孩子对于烧火的这事没多少分寸,得平时好好教才成。比如烧草时应当注意将隔火带清出来,比如烧火的时候注意风向和烧火的位置,烧火的位置该如何选......”
平时若是不教这些事情,只一味觉得孩子看过之后就能回,等孩子闹出了事情再去教训,可就悔之晚矣。
“烧火不是挺简单的事吗?不过,嫣娘说的这些,我平时倒是没注意,如今一想,还真是这回事。”
董承志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开始思考他当初是如何学会去地里烧火的,好像他也就是看着别人烧,自然而然就会了,倒是没特意学。
想到此,他忍不住又开了口:“还真有人这么蠢?看都看不会?”
听着父母和妻子说的事,董伯年脑中灵光一闪,他最近还在琢磨如何教导山里的孩子们,毕竟山里的孩子学读书是考虑到下山置换东西的实用性,倒不必跟着他学科举考试那一套,如今他倒是有几分思路。
“爹娘,嫣娘,你们倒是助了我一个大忙!”
他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随后将碗里的粑粑给扒干净,飞快上楼记录。
岑嫣跟着上楼时,就瞧见他正在写烧火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她有些惊喜:“我刚才不过是这么一提,你倒是将此事给记录下来了。”
“是啊,山里的孩子不必科举当官,学习这些东西才是最实在的,只是,等我将这东西写出来之后,还得跟吴伯和族老们商量一番。”
“嗯,除了烧火的事,咱们还可以往里头加些别的东西。”
“待我写完这个,娘子帮我想,到时候这个就作为我教导学生们的基本书籍。”
岑嫣点头:“等到山里的沟渠挖出来之后,咱们就开始把坐纸张的材料给弄出来,等到年底时,山里的孩子们也能有课本读书了。”
这时,董伯年已经飞速地将东西给写好,他停下笔,将毛笔搁置在旁边,认真地审查纸张上的内容,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放下心来。
“其实,我从前的愿望也只是做一个教书先生,如今在山里也能实现,已经很好了。”
岑嫣的眼睛闪了闪:“教书先生?”
“嗯!”
“我还以为你是想要做官呢?”
毕竟大多数读书人的最终梦想就是考选科举,当官发财。
“官场的束缚太多了,一辈子平安喜乐也就足够了。”
人生在世,富甲天下也不过百年,平凡生活也一样,顺心而为才是最重要的。
董伯年看着妻子的模样,想象着未来儿女的模样,想着以后一家几口其乐融融,他和妻子白头偕老,静看花开花落,山间四季更迭。
“娘子,你喜欢山里的日子吗?”他很多时候就想问此事。
“山里的日子?”
想起繁华家业最后变成一场空,想起流亡的生活,再想着来到山里的之后,一家人齐心协力地将日子给过起来,再也不用担心朝廷更迭的战乱和流民,她莞尔一笑,轻轻地点头。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董伯年很欢喜,至少娘子和他的想法一样,他伸手将妻子拥入怀中。
“娘子,我会努力的......”
“哎呀,这是在书房里呢,仔细待会枝娘她们过来。”
岑嫣用手轻推,哪知董伯年却不依不饶,仍旧搂着她,他此时正在品味妻子身上诱人的清香,身上似乎也变得火热起来。
“嘭!”
岑嫣一时不察,竟被拉到了他的腿上。
感受着粗壮而硬实的双腿,岑嫣立马就想跳起来,她回想起从前夜里那火烧般的疯狂。
察觉到怀里的人儿挣扎,董伯年两只手死命地搂住她,嘴里不住地道:“娘子,你别动,我,我......”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就跟夜里的声音一样,岑嫣知道他这是动情了,她侧过眼就瞧见董伯年微红的眼:“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