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冠六宫(清穿)(356)
而后宁欢便见一位弹琴的乐伎起身跪地,胆怯地向皇帝请罪:“回皇上,是奴婢一时紧张,弹错了几个音,皇上恕罪。”
宁欢眉梢微扬,朝皇帝看去。
皇帝神色淡淡地嗯了一声。
宁欢微微弯唇,正欲走出,便又听那琴伎大着胆子盛赞道:“皇上耳力过人,奴婢早就听闻皇上琴艺卓绝,如今亲聆圣训,更是心悦诚服。”那夸赞的声音娇怯却又柔媚,堪比方才弹奏的琴音。
闻言,宁欢轻轻摩挲了一下衣袖,微微弯眸,静静看着皇帝。
皇帝却是没什么反应,只淡声道:“接着弹奏罢。”
“是。”琴伎似也没怎么失望,同众乐伎应声后便又坐回去准备继续弹奏了。
“曲有误,周郎顾。皇上好兴致啊。”宁欢不紧不慢地从后面走出,似笑非笑地看着皇帝。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我是个倒霉蛋,牙疼引起头疼,最后还给我整发烧了,我真的无语了(抹泪)存稿也没了,明天要是还不舒服可能会请假,宝贝们见谅
第143章
“曲有误,周郎顾。皇上好兴致啊。”宁欢不紧不慢地从后面走出,似笑非笑地看着皇帝。
见似乎有嫔妃主子进来,将将坐下的乐伎们再度起身,看清来人后便齐齐行礼:“参见令妃娘娘,令妃娘娘万福金安。”
皇帝见宁欢进来,脸上霎时有了笑意,他连忙走过去迎她:“回来了,冷不冷?没冻着吧?”握住宁欢的手,皇帝不住问道。
宁欢睨了他一眼,轻轻抽出手:“不冷。”
皇帝一愣,看见她浅淡的面色,再想想她方才的话,略一思索皇帝便知道她怕是躲在后面听见方才那一出了。
他微微翘起唇角,熟练而自然地帮宁欢解下斗篷:“不冷便好。”方才握着她的手也的确还算温暖。
宁欢没有拒绝,默默等着他为自己解下斗篷。
有几个乐伎悄然张望时见到这一幕,蓦地将头垂得更低了些,生怕暴露脸上惊异的神情。
从头到尾没听见令妃娘娘给皇上请安便罢了,反而是皇上一见令妃娘娘来便亲自去迎她,甚至还要亲手为她解下斗篷,竟当真如传言所说那般,皇上宠爱令妃娘娘至极。
皇帝将斗篷递给李玉,又带着宁欢坐在榻上。
宁欢看了一眼仍在福身的乐伎们,淡声道:“都起来吧。”
乐伎们依言起身,又无声垂首而立。
皇帝轻轻揽住她,笑道:“什么曲有误周郎顾,不过是朕直觉几个曲调有些不对,随口提一句罢了。”
他的话虽然很是轻描淡写,但宁欢还不了解他么,还是听出他言语间的几分得意之色。
宁欢霎时嗔了他一眼:瞧你得意的。
到底这么多外人在场,宁欢还是给了皇帝几分面子,无声做着口型。
话虽有些嫌弃,她的眉眼间却带着几分盈盈的笑意。
见此,皇帝不禁低笑一声,他又道:“你不喜欢,换一批乐伎便是。”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将乐伎们吓得霎时跪下请罪:“皇上恕罪,令妃娘娘恕罪!”
宁欢又睨了他一眼,她看向地上跪着的乐伎们:“这首曲子弹完了吗,你们还有几首曲子要弹?”
领头的乐伎恭声回道:“回令妃娘娘话,此曲还有三个曲段,娘娘若是喜欢,后面还有两首曲子。”
宁欢轻轻嗯了一声,淡声道:“那便接着弹奏罢。”
领头的乐伎犹疑着,又看向皇帝。
皇帝见此,神色微冷:“没听见娘娘的话么,自然娘娘说什么便是什么。”
乐伎们一惊,忙齐声应是,而后坐回去准备接着弹奏。
丝竹管弦之声再度悠扬响起。
皇帝看向宁欢,无声询问着。
宁欢轻飘飘地看了他一眼,又转过头去一幅安心听曲的模样。
见此,皇帝不禁失笑,温柔而无奈。
总归是南府精心挑选到皇帝面前的,技艺自是万里挑一的好,乐曲声清泠悦耳得很。
宁欢顺着看去,找到了方才弹错曲调的琴伎,容貌很是娇丽,宫中的乐伎舞伎都没有丑的,但是这个乐伎的容貌在这批乐伎中间仍是出挑。
难怪胆子这么大,宁欢神色玩味。
皇帝的心思一直放在宁欢身上,见她打量便也跟着望去,那方向似乎是方才回话的那个琴伎。
皇帝哑然失笑,但收回视线看到宁欢脸上似笑非笑的神色后,他还是觉得后背一凉,不禁正襟危坐了几分。
他试探地握住宁欢的手。
手上传来的温暖让宁欢回过神来,她笑睨了皇帝一眼,也没收回手。
皇帝温和笑着,心中暗暗舒了一口气。
乐伎们都察觉到宁欢的目光,心中虽有些紧张,却依然维持着含笑仪态,不敢在皇上和娘娘面前失仪。
那名琴伎亦是垂眸认真弹琴,偶尔跟着抬头露出的笑意愈显面容娇美。
宁欢看了一会儿便兴致缺缺地收回目光。
宫里喜欢做梦的人太多了,但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亦或是将来,大概都不会有能幻梦成真的人,她微微一笑。
比起曲乐,宁欢还是更爱看舞伎跳舞,听了一会儿她便略显无趣的将下颌靠在皇帝肩头,还闲不住地拉了皇帝的手来玩。
皇帝的手也生得很漂亮,骨节分明,白皙修长,但半分不显瘦弱,同样有力得很。
对于最后一点,宁欢更是深有体会。
脑中的思绪不觉歪了一瞬,宁欢意识到自己竟想了什么,不禁有几分羞恼,她倒打一耙地捏了皇帝的手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