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462)
而在主公边上竟还站着孔明,还是他们前不久才分开时候的样貌,一如既往看着自己的那双狡黠明亮的眼睛。还有关将军和子龙将军都在……
还有一个穿着古怪的姑娘和一众故人站得很近,此时也正盯着自己,像是能看到自己。
边上还有不少和那姑娘穿着差不多形制的衣物,在这个陌生的建筑里拍摄或闲聊,还能看到有一个举着小旗子的人在和一队人讲刘备入川的故事。
“士元,怎么睡了一觉像是懵了。”诸葛亮开玩笑地说,走上前去先和庞统打招呼,拉着庞统的手走到众鬼面前。
庞统这才反应过来怎么一回事,从这建筑和这么多陌生古怪的人推断,应该是后世的世界吧。而能够见到这么多的故人,当然是因为他们,已故。
短暂的震惊悲伤后,庞统大笑起来,依次与各位鬼魂行礼见过,心里头对自己死后的事情还是很好奇的,问刘备:“主公,后来事情可顺利?”
刘备点头,只说了顺利的那部分事迹,不想刚重聚就又惹得大家落眼泪。随即又将吕思彤引荐,简单说了一下如今的情况。
庞统是个聪明鬼,很容易就能听懂理解刘备所说的事情,虽困惑费解,有不明白的地方只先埋在心里,眼下还是先做足了礼数。
“统感激姑娘恩情,有礼了。”庞统作揖深鞠一躬,吕思彤碍着人多不敢有太过显眼的举止,忙给诸葛亮使眼色。
诸葛亮说如今不兴这样的大礼了,被行礼之人不会觉得被尊重,反而会有负担感,后世就连见了官吏都不必拜下鞠躬,他们那时候的礼节互相保留就好,与后世人的相处,就入乡随俗吧。
庞统略有惊讶,但还是立刻应下。
吕思彤盯着庞统看了又看,比划着和自己的身高差距,应该是目前为止所见的鬼魂里最小巧的一个了,哦不对,最小巧的是曹冲。
尤其是当庞统和诸葛亮站在一起的时候,真可谓是小凤依龙啊。
要说样貌丑陋倒也不至于,只是过于普通了些,以至于看惯了高颜值的鬼对比之下就觉得丑了。
刚才匆忙走进来着急到坟头,都没将祠堂仔细欣赏,这会儿一人众鬼悠哉走在小道上叙旧,这边游客比较分散稀少,小吕也能搭话几句。
众鬼说一些刘备入川之后的事情,益州也是人才济济,他们很快就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拿下汉中,给了曹操天大的压力。
庞统听得万分欣慰,向来能说会道的聪明鬼此时竟是说不出一个字来,只拉着刘备诸葛亮的手掉眼泪,道:“统恨未能亲眼所见那一日……”
眼看着话题要变悲伤,吕思彤转移话题说:“唉,不得不说你在刘备心里的位置还是高于诸葛亮的。”
老熟鬼们疑惑,小吕向来对诸葛亮很是喜爱,通常是拉踩别人,今天怎会拉踩起孔明来了,而且他们也不是偏心孔明,实打实地来说孔明在主公心里肯定是断层第一的位置。
庞统闻言不悦,说:“我二人皆效力一主,共同辅佐,何须争论个高低亲疏。”
老熟鬼刘备则看出几分,心知她怕不是又要说什么奇怪野史,缓和下气氛也好,便顺着话题询问:“小吕何出此言,是后世专家的说辞吗?”
吕思彤故作失望,说:“庞统死时你痛哭流涕,之后每每提及总是悲痛不已。可是你对孔明呢,唉,他鞠躬尽瘁,死的时候你眼泪都没掉一滴,之后更是只字不提他。还不能说明庞统比诸葛亮重要?”
老熟鬼们和赵云都知道刘备是比诸葛亮先死的,所以这句话传入耳中没有疑惑和生气,而是一种脑子被人掐住停止思考的感觉。
庞统不知道其中缘故,大为震惊,不说和谁关系更好一些,主公乃是仁德之君,孔明又是他三顾茅庐请出山的核心谋士,后来两人的关系怎会发展到孔明死了一滴眼泪都不掉,甚至从此不再提及孔明,怎么会如此呢?
黄忠若有所思,试图理解帮忙解释,他常在博物馆打工,倒是听过不少类似的奇怪问题,属于是后世人们一种异类的冷幽默。好笑的人觉得好笑,不好笑的人觉得很冷。
至于最开始问出这个问题人,到底是幽默还是认真的,就无从考证了。
后来还发展成真有人信了,搬运这个问题来论证刘备的虚伪。
类似的问题,黄忠还听到过:姜维一个魏国人投降之后忠心耿耿,刘备怎么都不见人家一面。
又或者是:诸葛瞻明明是诸葛亮的孩子,为什么诸葛亮一点带兵打仗的本事都没教他。
听了黄忠的解释后,众鬼还是不太理解其中的“幽默”所在。
千年的代沟,的确是很难跨越。
吕思彤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这种幽默,抬起自己的手,然后指了指远处的游客,说:“那边那个人,是不是比我的手还小?”
“自然如此。”
“那为什么呢?怎么会有这么小的人呢?”
“因为是在远处,自然就小。”
吕思彤又说:“近大远小,道理我都懂,但是人为什么那么小呢?”
“……?”鬼魂们更懵了,突然用一种关切地眼神盯着吕思彤,平日里分明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能说会道,怎么突然语言混乱就连最基础的认知都出问题了。
诸葛亮抬手捂在她脑门上,不像是有生病的样子,疑惑道:“小吕怎胡言乱语,难道是中邪了。”
关羽想起昨天吃晚饭的时候提到过的地方,如果说的话不正常,是要去一个叫作精神病院的地方。于是他认真询问:“要不要送精神病院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