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庄稼汉做夫郎(111)

作者: 花不棱登 阅读记录

小楼:“行!”

从秧塘里扯出来的绿秧苗用稻草捆成一小扎,根朝外平铺在箩筐里,要担到稻田里去种。

这箩筐,周劲肩上一副,小楼肩上也一副。小楼肩上这副形状小些,是周劲用盖竹屋剩下的竹条编的,小楼近来爱不释手,可爱担着它在田里跑。有时去采一些野菜,有时去抓几只泥鳅,都放在箩筐里,担回来,给阿哥看。

目送哥俩去田里,付东缘也回院子干自己的事。

家里活挺多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哥俩昨个儿换下的泥衣,得洗了,洗完还要尽早晒上。

一旦开始犁田耙地,肯定是一天一身泥衣,家里没这么多衣服可换,小楼还是穿的他哥衣服改的,若不趁早洗净、晒干,明儿他们就没衣服穿了。

付东缘将衣服洗了,晒在小楼竹屋边上的长竹竿上。

这儿被他们弄成了一个晒场,底下是竹地板,上头是高高低低的晒架,有用来放晒笼的,也有用来挂鱼干晒干菜的。

这些竹竿里,长得最俊的那根,用来晒衣服。

将衣服的两个袖口从竹竿的一端穿过,付东缘握住衣服的下摆,又拧了一遍水,才将衣服展平。近来风大,仅是披着容易被风吹落,付东缘就想了这个晒法。

把几件衣服晒好,付东缘端着木盆回灶屋,从灶屋墙上拿了把挂在那的镰刀,在柴堆底下翻出把小锄头,又拎了张矮凳和一个箩筐,招呼二狗一起去后院。

菜地边角靠近茅草丛的地方,种着两行土豆,是周劲去年冬季种下的,数量不多,一行二三十株,而今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付东缘要将它们挖出来。

在两行土豆之间搭上小矮凳,付东缘弯下腰坐下,直接上手。一手扯住土豆青绿色的叶子,一手拂开土层,找着土豆的踪迹。

土豆的地下部分不会扎得太深,拂开一层土就能看见。

一株底下往往都有一大窝,大小不一。

数一数,这株底下结了八个,大的有巴掌那么大,小的就像个蛋黄,圆滚滚的,讨人喜爱。

付东缘让二狗再拖个篮子过来,他要大的小的分开放。

一株底下都摘个遍,再用锄头翻翻有没有遗漏的,通常会找到一两个小的,也就拇指指头那么大,付东缘不会放过,都拾进篮子里来。

二狗也帮着刨,刨得颌下、前胸,一身的泥。

忙活一个时辰,两行土豆被付东缘挖了干净。大的放了一竹篮,小的也放了一竹篮。将两大篮的土豆提回窖里,妥善保存,够他们吃上一阵儿了。

安置好土豆,付东缘又提着镰刀来菜地,割了些嫩的土豆叶去喂鸡,剩下的原地埋了,做青肥。

菜豆豌豆的时间也到了,植株已发黄。

菜豆都有及时采收,吃不完的就拿去腌制,做成酸豆角。豌豆是特意留了些,等它老黄,采来剥豌豆仁,晒起来能放得久一些。

将最后一批豌豆采下,付东缘提着镰刀,找到植株的根茎,划开,再将整棵的植株扯下,割成几段,埋在地里做肥。

在菜豆地里忙了一通,时间不早了,付东缘得赶紧去做饭。

米先泡上,豌豆剥出籽粒来,洗净,和米一起泡着。

巴掌宽的咸肉,切成拇指粗细的小块,与白米、豌豆混合,加盐、酱油调味后,填入洗净的竹筒里。

竹筒是付东缘特意叫周劲留的,还叫他替自己开好了口子,方便他做竹筒饭。

锅里放入半锅的水,放上蒸屉,将塞好米粒的竹筒放入,整齐地摆着,再盖上锅盖焖煮。

另起一个灶,烧汤。汤里放的是两天前从墟市割来的排骨,焯过水了,直接放进锅里烧,烧开后放入切成薄片的枞树菌,再加些盐来调味。

将汤盛出来,放进瓦罐里保温,再大火炒两个菜。一道是开胃下饭的酸辣土豆丝,一道是鲜嫩爽口的清炒菜蕨叶。他们家后院外围的溪地旁,长了好多菜蕨,付东缘不时去采上一把。

饭烧好之后,付东缘用竹篮装起,再摆上炒好的菜及盛出来的汤。

“二狗,看着家,看着鸡,我去送饭。”

“汪汪!”

田间地头,热闹非常,每家每户几乎是一家老小齐上阵,大的弯腰插秧,许久都不见抬一次头,小的抱着满怀的秧苗,这儿放一扎,那儿放一扎。

四五岁,正是顽皮的年纪,干两下就没耐心了,蹲在田里捉泥鳅、玩泥巴。

付东缘提着竹篮从别人家的田地里经过,几乎是走到头了,才到自家那块。

“大板,小楼,洗洗手,吃饭了。”

去山边找一树荫,就坐在树荫下的石头上吃。

付东缘摘来两片大山姜的叶子,铺在地上,然后将菜摆上。

“哇!好香的饭!”小楼两眼放光地叫道。

竹筒饭沁着一股竹叶的清香,闻起来特别有食欲。

“是不是饿坏了?先别着急吃,喝几口汤。”付东缘担心这兄弟俩一早上都没喝过一口水,先给他们舀汤。

两个听付东缘话的,捧着汤碗乖乖喝了起来。

午饭吃上了,付东缘只是招呼兄弟两个吃,自己没有动筷,被小楼好一通催,“阿哥你也吃。”

周劲也停下筷子来等他。

付东缘把自己那份拿起来,同他们一起吃,眼睛却不住地朝田里张望,“低头叔忙完了吗?要不要叫他一道来?我这些菜都有多做。”

周劲示意弟弟,小楼立马放下碗筷站起,说:“我去叫他来。”

老低头在不远处的香柏树下嚼馒头,听见小楼叫,他不好意思地退却道:“你们帮我插了秧,还叫我去吃饭,不反了吗?有好吃的该是我分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