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庄稼汉做夫郎(114)

作者: 花不棱登 阅读记录

放着这么大的一块地荒着,朱有梅做不到,说:“可恶的是那贼,不是我这地,村长您应该主持大局,将这贼抓出来……怎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陈六的听自家婆娘没大没小的,眼皮一跳,大动肝火道:“你怎么跟村长说话的!就是一块破地,在这折腾什么?”

陈德骏微笑着拦住,说:“农家人心疼土地是应该的。西头这么多田,怎么就两家姓陈的被偷了,其他的都相安无事,你可有想过?依我看,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将你这地儿卖了,卖给有心种粮食的,也算是对你这片地有交代了。”

陈德骏这话一出,陈六家与陈大脸家纷纷商量起来,都觉得可行。

既然决定卖了,现在就是要定个地价。

“陈六家的。”陈德骏唤道。

朱有梅忙不迭探了个头:“村长。”

陈德骏问她:“你这地一年能产多少粮食?”

朱有梅想了想,答:“五斗。”

听到这个数,付东缘在脑袋里快速地换算。半亩地产五斗粮,一亩地产十斗,一斗十二斤半,换算下来就是亩产一百二十五斤。

这也太少了。

现代的农田,多数都能达到一千斤以上,产量是古代的十倍。

一斤粮食三文,一亩地种一季稻,收成是三百七十五文,种两季是七百五十文。

更可怕的是,付东缘默默计算的时候,周劲悄悄凑到他耳边说:“陈六家的地,产不出五斗粮。”

也就是说这亩产上一百斤都难。

那辛苦一年,也赚不到什么钱啊。

付东缘默默思忖,影响古代水稻产量的因素是什么呢?土地的肥力?水稻的品种?还是虫害、天气?

那边,陈德骏问完陈六家的,转头问陈大脸家的。

陈大脸家的答得比陈六家的快,直接说了个:“八斗。”

他家的地也就半亩,产量却比陈六家的多了七八十斤。

“何秋香,说话带点脑子,你那地能产出八斗的粮食?”村西头的开始大声质问。

半亩八斗,亩产和村东头那些肥田都有得一拼了。

何秋香直气壮道:“我那田一年上多少次肥啊,产量自然高。”

“还上肥,青叶都没见你堆过!”

田地的定价是根据产量来的,产量越高,地价自然也越高。

何秋香抨击这个站出来说话的人:“面瘫儿,你们家要买不起就少说点话,叽歪什么?”

“你这破地还真当有人买了!”

两边眼瞅着又要吵起来了,陈德骏连说了几个“好了”,将这些吵闹声截停,拍板道:“都按五斗卖。”

“一季五斗,两季十斗,算成三年的粮价就是一两多些,倒不用算得那么精细,干脆点。陈六家的,你家这块卖一两银子,大脸家的,你家那块比陈六家的大一些,但离路边远,也卖一两银子,可有异议?”

一两银子的地价,已经超出朱有梅和何秋香的预期,她们哪还有声音?

既是定好了价,现在就要问买地的人了,陈德骏又主持道:“西头的各位,家里可有缺田少地的?”

他口中的西头的各位,家家户户都缺地,但家家户户也都缺钱。

叫他们拿一两银子卖这样一块烂地,和要他们的命没什么两样,所以一个两个都不吭声了。

朱有梅知道自家田地能卖一两银子时,心里可高兴了,喜形于色,可听村长问完,西头的这些都默不作声,没有一个有意愿买,立马变了脸。她怎么就忘了,西头的一个个都是穷鬼!

陈大脸家也是同样的心。

价出了,没人愿意买,事情就卡在这儿了。

主持大局的陈德骏开始扫视人群,问:“西头的人都来了吗?怎么就这几个人?”

心思活络的陈六替村长扫了几眼,说:“没见到葛家和周二家的。”

“叫两个人去叫叫他们,看他们是什么个意思。”陈德骏发话。

陈六立马拉着自家兄弟去了。

他跑近的那个,叫自家兄弟去远的叫葛家人。

付东缘和周劲密切关注着,哪用得着他叫,自己转悠着转悠着就走了下来,倒是去叫葛家的那个去了一会儿,回来道:“葛家的说,他们不买。”

葛大入狱后,葛家花了大笔的钱财去牢里捞人,哪有钱买地?陈德骏说:“那就不管他们了,剩下的几家都商议一下,有哪家想买的?离得近的,合买也行。”

一直在场看这闹剧起来的,依旧默不作声,没有表露出丝毫的意愿。陈德骏知道他们拿不出钱,就去看后来的周劲与付东缘,问他们是什么意思。

付东缘很直接:“一两银子不买,五百文倒是可以考虑。”

此话一出,陈六家的急火攻心,亢声道:“这是维持生计的农田,你当是卖什么?卖不出去就贱卖?”

“在买家眼里,它只值这个价。”付东缘语气平稳道。

在场的除了付东缘,没有人再出过价了,陈六家的想叫价,也不知要怎么个叫法,只能去看村长。

陈德骏对这两块地卖多卖少不是很在意,他只想着尽快将这事儿解决,尽快同西头的划清干系,他也看陈六家的,说:“既是有人愿意买,低些也无妨,你们怎么看?”

朱有梅想说那就都别卖了,这地他们留着,但还没开口人就被陈六拉到身后去了,不让她说。

瞧出村长不是很想搭这两个婆娘的陈六上前道:“五百文,成啊,卖了咱们去东头好好种,省得两头跑了。”

陈德骏满意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