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庄稼汉做夫郎(140)

作者: 花不棱登 阅读记录

没什么疑问,葛家的房子与地是被李家买了,然后转到金贵叔与吉婶手上。

付东缘想,交换的条款应与葛大有关,很大的可能是放他一条生路之类的,不然葛家哪会这么痛快地搬走。

这些无法细问,问了金贵叔与吉婶也不一定知情,李家这么决定肯定有他们的考量。

吉婶与金贵叔来他们村后,西头热闹了不少。这俩都是爱串门的,今天送几颗鸡蛋,明天送几块豆腐,来得最勤的就是付东缘与周劲这院子。

付东缘推说不要,金贵叔就说周劲和小楼可在地里帮他薅草了,他要不收,明天全赶走了,再也不让他们进他的田。

无奈之下付东缘只好收了,不过家里要是腌了什么,做了什么,也会匀一份去他们家。

村西头,除了那些山,付东缘是不常走的。先前觉得葛大这人品性不行,出行要避着他,葛家搬走以后,这个限制就解除了,付东缘渐渐同西头山腰上的墩子家、山坡下的面瘫家,还有只剩孤儿寡母的丹姨家熟络了起来。

丹姨的儿子福宝六岁,胖乎乎的,叫人可甜,付东缘每次经过他们家他都“阿哥阿哥”地叫个不停,付东缘好喜欢这个孩子。

福宝可乖,农忙时会跟着娘亲去地里干活,晒得满头满脸都是汗,也不喊累,还会给他娘弄茶水,提着个竹篮子送去田里。地里没那么忙了,付东缘就叫他来自己家,和小楼一起踢毽子。

西头的孩子拢共没几个,王驼子的孙子王大虎又是个金贵的,磕不得,碰不得,寻常也没见他出来,孩子之间能结伴玩的就这么几个。

四月底沤的那批构树皮做成了纸,能用有十来张,纸晒干揭下来之后非常令人愉悦,且有成就感,只是太费时了。

沤烂后的构树皮加草木灰与石灰蒸煮,要七天七夜。为此周劲在院子里又弄了个土灶,找了口旧锅,砍了好多柴来,不停地煮。

七天后,土灶完成了它的使命,然后被一场大雨冲毁。

接下来还有碓料、清洗、抄纸、压纸和阴干,若是农闲,可以一步一步精细地弄,恰巧撞上了农忙,一家子白天在地里、院里忙,回来之后也不能歇,得合力弄起那木锤子,将构树皮捣得稀烂。

整体下来做得比较糙,就是证实方法是可行的,等秋冬地里闲了,他们再去砍一批构树,再做一次。

水稻抽穗杨花时,付东缘来田里看过,谢花灌浆时也来田里记录过状态。

现在到黄熟期了,他估算了一下产量,发现这两亩地尽管耗尽了周劲和小楼所有的心力,勤施肥、勤灌水,勤治虫害,产量也堪堪和东头的那些地的产量齐平,一亩只产三百斤的粮食。

观察下来,付东缘发现,影响水稻产量的所有因素里,起决定性的是虫害。

卷叶螟、钻心虫、稻飞虱……虫子咬枯了部分禾苗,影响水稻的抽穗扬花,甚至在老熟的时候,也会继续为害。

人工捉,放鸭子啄,无济于事。

下一季,付东缘要教周劲弄诱捕装置。

这一季不弄,是因为他要在这些被虫子为害过的水稻里,寻找抗病性强的植株,再通过人工的选育和杂交,一代代提升水稻的抗病性。

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但很有必要。

小暑这天,付东缘盯了很久的西瓜成熟了。

这颗西瓜是在子蔓上最早授粉成功然后挂果的,经历了一系列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和它同期的几乎都被付东缘摘掉了,由是状态不行,它却一路高歌猛进,茁壮成长,每天都在给付东缘惊喜。

河源村的暑热从端午之后就开始了,小暑之后开始加剧,热得人汗流如注,浑身好似被什么东西糊住。

在烈日酷暑底下干活的男的,没有一个不赤膊的,晒了一天回来,肚子里就像生了一团火,喉咙也被熏得沙哑,发不出任何声音。

付东缘在家里的两个顶梁柱要狂饮井水时将他们叫住,然后告诉他们,地里的瓜可以吃了,不妨洗把手洗把脸,拿水润润唇,然后过来吃瓜。

周劲提了桶水上来,把脸及膀子上的汗都擦擦,弄清爽了再去里头找哥儿。

小楼用他哥剩下的水也将自己拾掇了一遍,洗去汗臭,再欢欢喜喜地进去吃瓜。

吃饭的八仙桌上,碗筷盘碟都被撤去,桌子的中央放着一颗又大又圆还长着深色条纹的绿皮瓜。

付东缘握着刀站在边上,喜眉笑眼,邀请他们共同见证这一幕。

周劲见哥儿要切东西,下意识就过去代劳了。

付东缘把刀给他,然后拿了两个盘子过来。

“咔嚓——”

据周劲讲述,切瓜根本不费他什么力,刀刃刚抵进瓜皮,这瓜“咔嚓”一声就裂开了。

然后响起小楼欣喜地叫声:“好红!”

付东缘见周劲徒手就将西瓜掰开了,要他再切几刀,将西瓜切小点。

这切下来的第一块,付东缘给了双眼直放光的弟弟。

小楼咬了一口,再咬一口,嘴里塞得鼓鼓囊囊,被牙齿碾碎汁水往喉咙里咽,然后眉目飞扬:“好甜!”

付东缘拿起一块,给忙着切瓜的周劲喂了一口。

周劲咬了之后,眉眼之间的欣喜要被小楼内敛许多,但他同样也也得哥儿这瓜种得极好。

因为真的好甜。

第81章 三伏天,割早稻

夜里,付东缘伏在周劲晒得黑红的胸膛上起伏时,还同周劲说起过这事儿。

说吃过西瓜的相公的唇好水润,不像以前,一啃嘴上就毛毛刺刺的,皲裂一片。